骨性III类错牙合颌骨生长方向的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leq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通过对骨性Ⅲ类不同人群(不同生长型、不同性别)进行研究、比较,能够对其颌骨在不同生长期的生长发育变化有所了解,有助于正畸医师临床上的判断、预测与治疗。  研究方法:  1.样本的选取:选取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到天津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骨性Ⅲ类患者540例,其中男女高角、均角、低角各30例。根据骨龄颈椎CVM分期法分为三组:cvs1-2为生长发育高峰前期组、cvs3-4为生长发育高峰期组、cvs5-6为生长发育高峰后期组。均于正畸治疗前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  2.通过viewbox4.0软件对头颅侧位片进行定点、测量,获得颌骨标志点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  3.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均以均数和标准差表示。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做三组不同性别间,不同生长型间和同性别同生长型相邻阶段间的比较;检验显著水平为P<0.05。  研究结果:  骨性Ⅲ类上颌骨生长方向:高峰前期与高峰后期两组相比较:不同垂直骨面型男女PP-FH角、C轴角均增大。PP-FH角、C轴角角度变化量示:女性>男性。对于不同垂直骨面型,PP-FH角、C轴角角度变化量示: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  骨性Ⅲ类下颌骨生长方向:  均角组:高峰前期与高峰后期两组相比较:男性下颌角减小,SG/NM比值增大,Y轴角减小。女性MP-SN角、Y轴角、O-plane角角度减小,SG/NM比值增大。Y轴角、SG/NM比值角度/比值变化量示:男性>女性。  低角组:高峰前期与高峰后期两组相比较:男性MP-FH角、MP-SN角、Y轴角减小,SG/NM比值增大。女性MP-FH角、MP-SN角、Y轴角、O-plane减小,SG/NM比值增大。MP-FH角、MP-SN角、Y轴角、SG/NM角度/比值变化量示:男性>女性。且在生长发育高峰前期、高峰期至与高峰后期,无论男性或女性,其Y轴角先增大后减小。SG/NM比值先减小后增大。  Y轴角、SG/NM角度/比值变化量:低角组>均角组;  高角组:高峰前期与高峰后期两组相比较,男性SG/NM比值减小,Y轴角、O-plane角增大。女性MP-SN角、Y轴角、O-plane角增大,SG/NM比值减小。Y轴角、O-plane角、SG/NM角度/比值变化量示:女性>男性。  研究结论:  1.骨性Ⅲ类无论男女、不同垂直面型,上颌骨整体有顺时针旋转趋势,且高角组顺时针旋转程度>均角组>低角组。女性上颌骨整体顺时针旋转程度>男性。  2.低角、均角无论男女,下颌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整体有向前上逆时针旋转趋势。低角组下颌整体向前上逆时针旋转程度>均角组。男性下颌整体向前上逆时针旋转程度>女性。低角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先顺时针旋转在逆时针旋转,最终整体有向前上逆时针旋转趋势。  3.高角下颌骨整体有向后顺时针旋转趋势;下颌整体向后顺时针旋转趋势女性>男性.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头颅侧位片测量正畸前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不同面部生长型切牙的唇舌向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向倾斜度,探讨骨性Ⅲ类错牙合在垂直向不调时切牙和磨牙的代偿机制,为临床
三叉神经痛是人类最痛苦的疾病之一,临床上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都不确切,究其原因还是对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缺乏较为深刻的认识。以前学者们研究较多的是周围病因学
目的:探讨保留下颌骨连续性、保存囊肿邻近重要组织结构、改善颜面畸形并减少对颌骨发育影响的巨大下颌骨囊肿的治疗方法并评价其疗效。 资料和方法:选取我院口腔颌面外科20
该文对两种类型的唇腭裂畸形未手术患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单纯腭裂未手术的患者和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仅修复唇裂的患者.考虑到青春期生长发育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又分别将这两种
目的:通过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复合自体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下前牙拔牙位点即刻保存的动物实验研究,观察其修复牙槽骨的能力,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取健康雄性2月龄新
目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普遍的睡眠相关呼吸疾病,主要表现为睡眠期间上呼吸道的反复性阻塞和机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