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SR模型的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河北省涞水县为例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ker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的需求剧增,需要占用大量耕地。而我国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土地供给约束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农村居民点土地低效粗放利用现象严重。因此,探索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通过建设用地内部挖潜来缓解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需求的双重压力,对推进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理论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基础,并对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三部分,以PSR模型为依托,从驱动力、状态、响应三个方面筛选评价指标,构建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第四部分,以河北省涞水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对涞水县农村居民点的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利用2000年-2009年数据,对涞水县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横向的总体评价,得出结论:⑴涞水县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总体评价指数的绝对值并不高,说明其进一步提升的潜力空间很大。⑵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是一个可持续的动态过程,必须重视反馈能力建设,提高响应子系统各因子对集约利用目标的贡献值,在不断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对土地的负面压力,保持并提高资源、环境的优化状态。再次,利用各乡镇数据,对涞水县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纵向的综合评价,并利用聚类分析法进行等级划分,得出结论:①涞水县各乡镇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偏低。②涞水县各乡镇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区域差异显著,呈阶梯状分布,主要是受经济区位和地形条件的影响。第五部分,有针对性的提出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第六部分,结论。总结本文的主要结论,对论文的不足进行讨论。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开放式课堂也日益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形式.笔者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尝试在开放式的语文课堂中培
系统地阐述了管道完整性评价的内涵和评价思路,也扼要地介绍了各种检测技术的原理和适用特点.最后讨论了管道剩余强度和剩余寿命的评价预测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有效运用,为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
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语文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文字的阅读和表达能力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能力.小学语文课堂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拼音、汉字
残疾儿童是社会弱势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残疾儿童,其生存状况和受教育状况令人堪忧。残疾儿童的教育问题能否得到解决不仅关系到义务教育能否落到实处,还关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目的是要通过习作练习,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且写作能力是对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最直接体现,而且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
我国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衡和中学教学条件的简陋,严重制约了中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不强,厌学情绪比较普遍,同时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这也严重影响了他们英
教育是目前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当中的重要内容,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有了教育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创新型人才,有了教育我们的社会才能够不断的得到良好的发展,所以说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小学数学将情境教学引入课堂中去,因为这种方法对于教学效率有着明显的提升作用.但是目前,实际的小学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