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浸入边界法的柔性蒙皮减阻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O140731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水下航行器表面敷设柔性蒙皮能显著降低其流体阻力,是提高航行速度和降低能源消耗的主要措施。本文基于柔性表面减阻技术和振动控制理论,构建了一种用于流体减阻的柔性蒙皮结构并完成了其详细设计,同时完成了基于浸入边界法的流固耦合控制方程、数值离散及数值计算,并对柔性蒙皮的减阻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和分析。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完成了柔性蒙皮的结构设计。从降低流体阻力的设计需要出发,基于柔性表面减阻技术和振动控制理论,构建了一种双层柔性蒙皮结构,其由外层柔性壁面和内层弹性支撑组成。外层柔性壁面在固定内层弹性支撑的同时发挥柔性表面减阻的作用,基于柔性表面减阻技术完成其参数设计;内层弹性支撑为分布式双层隔振系统,用于抑制湍流脉动,基于振动控制理论和稳定性理论完成其参数设计。其次,完成了基于浸入边界法的流固耦合控制方程及数值离散。柔性蒙皮结构复杂且会产生大变形问题,故引入了适合其模型特性的浸入边界法。从N-S方程出发,得到流体和柔性蒙皮浸入边界的耦合方程,采用笛卡尔网格和曲线网格分别对流体域和固体域进行空间离散,采用改进的二阶龙格-库塔方法进行时间离散。基于流固耦合控制方程及数值离散方法,完成了基于浸入边界法的柔性蒙皮数值算法流程。然后,完成了基于浸入边界法的流固耦合数值计算。基于浸入边界法控制方程及数值离散,通过MATLAB完成了基于浸入边界法的流固耦合数值计算,包括建模、边界约束、仿真参数设置和仿真计算等过程,并通过Para View和MATLAB完成其后处理过程,通过圆柱绕流算例验证了基于浸入边界法的流固耦合数值计算的有效性。最后,验证了柔性蒙皮的减阻性能并分析了各参数对其减阻性能的影响。通过基于浸入边界法的流固耦合数值计算,对柔性蒙皮进行了仿真计算。通过计算阻力系数和相对减阻率,验证了柔性蒙皮相对于刚性平板具有良好的减阻效果,同时分析了柔性蒙皮各设计参数对其减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数值计算的范围内,柔性蒙皮的减阻效果随着柔性壁面的厚度增大和弹性模量减小以及弹性支撑的弹簧刚度减小、阻尼系数增大、中间质量增大和分布间距增大而增强。
其他文献
毫米波通信系统配置大规模天线阵列,致力于满足未来无线通信系统更高速率以及更高容量的通信需求,是未来无线通信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传统预编码技术中需要配置与天线数量相等的射频链路,导致硬件成本与功耗成倍增加,不利于大规模MIMO的实现,因此混合构架的预编码方案成为毫米波大规模MIMO的有效解决方案。本文主要研究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混合预编码算法,针对现有全连接结构混合预编码算法存在计算复杂
时间序列预测及交通流量预测是预测方向重要的研究内容。时间序列预测在金融市场价格预测、温度预测、太阳黑子预测等场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交通流量预测是智能交通系统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相对于时间序列预测增加了空间相关性。时间序列预测及交通流量预测因为其具有时间相关性,在预测时要求当前时刻的预测结果仅与之前时刻的信息有关,不能涉及之后的时刻,否则会造成信息泄露。因果卷积近来被广泛应用于序列建模任务。它通过
目前,深度学习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行业各领域内,然而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成长以及数据量的飞速发展,串行化的神经网络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现在的需求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NN)是一种结构简单、具备可以逼近任何非线性函数能力等优点的三层前馈型神经网络,被广泛应用于模式识别以及多种预测等领域。但是,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选
苏铁类是一个古老的植物类群,至少在晚古生代就已存在,被誉为活化石。因此,对晚古生代苏铁类植物化石进行详细研究将对苏铁植物的起源、演化等具有重要意义。到目前为止,对苏铁类化石的研究多为显示外部形态特征的印痕—压型化石,而保存有内部解剖构造的矿化化石却很少涉及。本文采用醋酸纤维揭膜技术对采自云南曲靖晚二叠世宣威组地层中的一块保存有精美解剖构造的苏铁类茎干化石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建立了一个新属:水城茎属S
应急撤离系统在国外已经更新迭代,国内的研究也逐渐开始。垂直滑道式海上船用应急撤离系统因为其撤离速度快、受到的风载小、可靠性高、非工作状态占用空间小,受到人们青睐。本文针对垂直滑道式海上船用应急撤离系统的人员撤离过程与系统不同状态下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探究。确立了垂直滑道式海上船用应急撤离系统的整体方案;并且验证大中型邮轮在高海况下的时域、频域响应;在此基础上对该系统的推出装置的动力系统进行了分析计算
刚性机器人在日常生活的使用已经屡见不鲜,甚至在一些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自适应能力与人机交互性差,刚性机器人难以在非结构化的环境中应用,而柔性执行器凭借自身柔性化特征可弥补这一缺陷,从而使得软体机器人逐渐成为科学家们关注的新兴事物。伴随材料科学和制造工艺的发展,将仿生技术与工程应用相结合创造软体机器人的技术渐趋成熟。在此背景下,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混合驱动(水压驱动和射流驱动)的水下柔性臂,主要
水下运动目标辐射噪声测量系统的主要用途是测试水下目标辐射的噪声源级、水平指向性,并分析其LOFAR、DEMON谱等辐射噪声特性,为水下目标减振降噪以及声呐探测性能试验提供实测的噪声特性数据。早期的水下目标辐射噪声测量多采用单声压水听器,这种方法原理简单,实现难度较低。但随着减振降噪技术的发展,水下目标的辐射噪声强度也随之大幅度降低,有些水下目标的辐射噪声甚至已经达到与海洋噪声相当的程度,采用传统测
氢电混合动力车在减缓能源短缺、改善环境污染、促进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双向DC/DC变换器(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BDC)是电动车和氢电混合动力车研究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低压侧动力电池与高压侧直流母线之间电压转换和能量传输的载体,是解决混合动力系统电压不匹配问题,节约空间,提高动力系统稳定性的重要一环。本文针对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的兴起以及人体感知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研究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不同于传统的开关、控制台指令等方式,使用手臂动作控制设备具有自然、便捷的优点,而基于无线感知的动作识别不需要用户佩戴额外设备,且不受光照声音等环境因素影响,对智能家居、工业生产以及其它特殊领域提供高效服务的意义重大。多普勒雷达作为一种成熟的无线感知设备,以稳定的电磁波频率探测环境中存在的运动信息,让高精度高可靠的人体
海浪作为一种十分复杂的海洋环境自然现象,不同于静态自然景观,无论是从时间还是空间的角度,其展现出的形态都具有高度随机的动态效应,而如何建立高仿真性与实时性的海浪模型一直都是计算机虚拟现实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课题,并且随着对海洋认知的不断加深,无论从军事、经济还是科研的角度,课题的重要程度越加地明显。当前对于海浪建模的理论方法主可以要分为基于物理模型的建模、基于几何模型的建模、基于海浪谱的建模以及基于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