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以《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两个中文译本为范例,讨论儿童文学的汉译。 自十九世纪以来,翻译在其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取得一定发展。然而,儿童文学翻译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原因如下:其一,长期以来儿童文学被误认为思想及语言浅显且文学性低,处于边缘化地位。儿童文学翻译不过是译者采用通俗易懂的词语、句子就原文意思进行语言转换。其二,少有专业人士愿投身于儿童文学翻译事业。儿童文学翻译多由创作儿童文学之人兼为。因而,其翻译与创作混为一谈,尚未独立。 事实上,儿童文学在题材、主题、以及故事结构等方面都有不同于成人文学的价值标准。基于译文读者的特殊性,儿童文学翻译的难度可与成人文学翻译相提并论,并有其独特之处。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译者须尤其注意到译文读者是有特殊审美观的儿童。在忠实于原文意义的基础上,译文需确保其语言风格符合本国儿童读者的语言风格,并使他们通过阅读译文得到与原文读者同等的审美感受、启发和教育。 本文以接受理论和翻译美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两个中文译本,探讨英文儿童文学汉译的策略。即译者应该从儿童读者出发,用儿童观点去透视原文,选用富有儿童语言风格的语言翻译儿童文学作品,使原作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意境得以再现。翻译过程中,应以归化为主,异化为适当补充,以适应儿童文学读者对儿童文学翻译的特殊审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