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网架结构体系静力分析及施工模拟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ffrey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生产以及文化、体育事业的不断进步,社会对空间结构尤其是大跨度高性能空间结构的需求大大增加了。针对这一需求,本文探讨一种将斜拉桥思想应用在空间网架中的新型斜拉网架结构体系,并分析了该结构体系的受力状态,以期提高其跨度水平。由于斜拉网架结构体系中索张拉顺序等因素的不确定性,本文无法采用传统结构试验对其进行研究。而计算机仿真能够模拟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可以反复对结构体系进行受力分析,所以本文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对斜拉网架进行静力分析。仿真分析最终得到了斜拉网架在使用阶段和施工阶段拉索内的预应力值,以及这两个状态下的位移值,主要内容有:本文对使用状态下的斜拉网架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根据斜拉网架杆件的内力分布规律,分批调节索内预应力,直至所有的上、下弦杆内力减小到限定的范围内,最终得到斜拉网架中索的合理预应力值,随后分析了斜拉网架在合理预应力作用下杆件的内力分布规律,并指出该体系有待改进的地方。为了提高斜拉网架的跨度水平,本文提出将轻质高强材料——碳纤维索引入到该结构体系中,因为碳纤维索轻质高强、下垂度小、热膨胀系数小,与钢索相比,能够大幅度减小结构自重,从而减小杆件内力和索内预应力值。本文采用逐级降低荷载的方法对斜拉网架进行仿真分析,最终得到自重状态下斜拉网架中索内的预应力值,并分析了该状态下杆件的内力分布情况以及结构体系的反拱规律。本文对所研究的工作做了总结,认为斜拉网架在合理预应力作用下能跨越本文的设计跨度;本文提出的碳纤维索比普通钢索具有优势,可以应用在大跨度预应力结构体系中。
其他文献
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RPC)作为一种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与普通混凝土、普通钢材相比,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高耐久性等特点。用RPC代替普通混凝土、普通
桥梁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桥梁结构一般都处在交通枢纽上,确保结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近年来对桥梁健康监测的研究和实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桥梁健康监测
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动态位移检测是对传统的用传感器测量位移方法的变革,该方法具有远距离、非接触的优点,并能自动记录数据,实时处理。针对在测量高层结构在风振动作用下
土水特征曲线(Soil-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简称SWCC)是非饱和土力学最重要的本构关系之一,在非饱和土力学的研究和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SWCC众多的影响因素中,土
钢结构节点破坏是历次震害中建筑钢结构破坏的主要形式,一直以来钢结构节点抗震性能是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工形截面梁柱节点弱轴连接和隔板贯通式钢管柱梁柱节点连接是常见
弦支穹顶(suspen-dome)是一种新型的预应力钢结构,相对于单层网壳和索穹顶结构,它更经济、合理和美观,而且可以实现较大跨度。目前这种结构形式已开始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的建筑
近年来轻型门式刚架结构在工业以及民用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此类结构的斜梁、柱子的截面形式,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根据其受力特点而采用的变截面形式。就压杆整体稳定而言
单轴对称截面悬臂梁的整体稳定性,国内外的理论及试验研究都存在明显的不足,限制了实际应用。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以ANSYS为主要工具,运用有限元法,考虑自由端作用集中荷载(分别作用
本课题研究旨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在必要的勘查资料基础上,以超前、创新、绿色和环保的原则,树立高校建设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做好污水处理与回用,防止环境污染,并且要节约水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客站的功能要求也不断提高。为实现铁路、地铁、轻轨、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的“零距离或短距离换乘”,“房桥合一”结构体系在新建的大型铁路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