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安全问题连续第四年位居“最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之首。其中,调理类速冻食品由于饮食文化的交汇逐步由区域性市场发展成全国性市场,实现了东西部、南北方相互渗透的格局,成为大众日常消费的主要食品之一。然而近几年,调理类速度食品安全事故频有发生,严重影响着消费者的舌尖安全,因此维护调理类速冻食品安全,守护民众食品安全,尤为重要。本文以整个调理类速冻食品供应链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以风险管理理论为指导、以食品安全管理的体系理论为原则,阐明并分析我国调理类速冻食品目前在安全监管上留有的问题,如法律法规标准不健全,监管部门存在监管漏洞,生产者职业道德滑坡,维权机制不健全,消费者的主体意识薄弱,部分媒体违背伦理道德和职业操守,食品安全检验机构建设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借鉴外国先进经验的同时,于政府、企业、消费者和新闻媒体等多元角度,从调理类速冻食品生产实施过程的监管要求、安全规范要求、法律法规等多方面对调理类速冻食品安全症结提出对策和建议,包括政府优化食品监管,加强调理类速冻食品企业管理;企业优化主体建设,加强调理类速冻食品风险管理;消费者、新闻媒体等第三方发挥主体责任意识,积极参与监管等。同时得出结论,调理类速冻食品的安全监管,需要食品生产经营者、政府及其监管部门、消费者、新闻媒体、检验机构等食品安全参与者履行好自己的责任,统筹协调、互相监督、综合施策,构建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调理类速冻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