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产品同质化带来的竞争加剧和顾客需求多样化的环境下,制造企业需要新的价值创造方式以获取竞争优势。制造企业服务化是目前走出这种困境的一种战略导向,即企业由卖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包”转变。制造企业服务衍生以实物产品为载体,利用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在产前、产中、产后阶段赋予服务,通过服务创造价值并满足顾客需求。同时,由于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给企业带来约束,生产者责任延伸(EPR)这一环境战略要求企业延伸自身的产品责任,在产品生命周期内提高环境绩效。而服务因其无形的特性,在能满足顾客所需功能的同时达到节约资源的功效。由此,生产者责任延伸成为制造企业服务衍生的一种激励,在此情景下制造企业服务衍生受到何种影响的问题需要得到解决。因此,本文将以现有研究为基础,综合运用理论与实证方法,探讨EPR视角下制造企业衍生的影响因素,达到为制造企业服务衍生提供指导和建议的目的。本文从生产者责任延伸的视角提出制造企业服务衍生相关理论,首先界定EPR视角下制造企业服务衍生的概念,并将其划分为基础性服务衍生、提升性服务衍生两个维度。其次基于EPR和制造企业服务衍生的关系分析,深入探讨EPR下制造企业服务衍生的过程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提出,包括外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方面,并与元分析统计的结果相互佐证,提取得到EPR下制造企业服务衍生的7个关键影响因素,外部因素有客户需求、供应商合作、政策导向,内在因素有经济绩效预期、社会绩效预期、服务化战略导向、高层支持,由此构建EPR下制造企业服务衍生影响因素的概念并提出相应研究假设。最后以长三角地区制造企业为调研对象,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对获得的188份有效样本数据进行结构方程实证检验,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客户需求、供应商合作、经济绩效预期、服务化战略导向、高层支持对基础性及提升性服务衍生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2)政策导向、社会绩效预期对基础性及提升性服务衍生的影响并不显著。结果可为制造企业服务化理论提供补充,同时为制造企业服务衍生和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