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手术处理颅内动脉瘤后的近、远期疗效(附140例随访分析)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_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采集自2000年~2007年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袁贤瑞教授主刀进行的1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病史资料做回顾性分析。随访患者术后有无动脉瘤再出血、术后生存质量的恢复来评估开颅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效果,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所有140例共计161个动脉瘤均得到手术处理,术中完全夹闭动脉瘤156个。140例患者出院时,预后优良率(Karnofsky记分≥60分)为95.0%(133/140),死亡率为2.9%(4/140),术后再出血率为1.4%(2/140);得到中长期回访的患者中预后优良率为99.3%(135/136),死亡率为0,动脉瘤再出血率为0;患者术前Hunt-Hess(H-H)分级分别为0级(未破裂动脉瘤)15例,Ⅰ级1例,Ⅱ级63例,Ⅲ级30例,Ⅳ级27例,Ⅴ级4例,预后优良率分别为100.0%,100.0%,100.0%,93.3%(28/30),85.2%(23/27)、75.0%(1/4),Logistic回归分析认为术前H-H分级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0.001);巨大动脉瘤(直径≥25mm)组10例,预后优良率90%(1/10),死亡率10%(1/10),x~2检验提示巨大动脉瘤组比中、小型动脉瘤组预后差(P<0.005);围手术期死亡4例,死亡原因为动脉瘤再破裂出血2例,血管痉挛所致大面积脑梗塞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组9例,术中破裂率6.4%(9/140),预后优良率88.9%(8/9),死亡率为11.1%(1/9),x~2检验提示术中动脉瘤破裂组预后优良率与未破裂组无统计学差异(P>0.1);术前出现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患者75例,均在6个月内明显好转,6个月以后恢复不明显;以SAH起病患者125例,早期手术组(末次SAH起病3天内)15例(12.0%),中期手术组(末次SAH起病3~14天)16例(12.8%),晚期手术组(末次SAH起病14天以后)94例(75.2%),Logistic回归分析认为手术时机的选择与预后无明确相关(P=0.077);术前CT Fisher分级对预后的影响需进一步的研究(P=0.050)。结论:开颅显微手术妥善夹闭动脉瘤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可靠方式,手术的效果取决于患者术前Hunt-Hess分级和术者的显微外科技巧;巨大动脉瘤患者预后相对较差;围手术期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瘤再破裂出血、血管痉挛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可以通过全面的术前准备和积极的术中处理措施尽量减小术中颅内动脉瘤的破裂出血对预后的影响;术前出现功能障碍的患者康复关键期是术后6个月;手术时机的选择和术前CT Fisher分级对预后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从重要性的概念出发,比较了会计和审计重要性的联系和区别,会计和审计重要性的相同点表现为基于客观经济的需要而产生,具有数量和质量的特征,二者运用主体及对主体的要求
汉代儒学神学化产生于汉武帝时期,经过谶纬神学的发展,最终在东汉章帝时期完成,但是汉代儒学神学化却是一个复杂的演化过程,其中杂汇了各种因素,这些因素都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政治
本论文在论述农业发展银行支农与农业发展银行支农业务发展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详细的对盘锦市农业发展银行支农的现状及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此为基础
当今社会,品牌化的管理思想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酒店业也不例外,而酒店品牌的好坏成为决定酒店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圆满举行等良好机遇的推动下,中国
本文所讨论的小区,不同于社区的概念,众所周知,社区的概念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一般而言,社区的范围等同于城市居民委员会或农村村民委员会治理的范围,因此,社区的范围大于或等
港口码头征收补偿评估中,除了传统的房屋(含装修)、土地、设备、林木外,构筑物的价值占有很大比例,其工程量的确定及评估方法,以及码头整体评估方法,是该项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运用联合分析方法探讨了网络团购中对消费者购买选择行为偏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消费群体在网络团购时最关注的是团购价格,其次依次为餐饮种类、到达所需
分析了绿色科技概念的内涵和意义,生物技术在绿色技术中的特殊地位,指出了绿色科技发展对人才教育的影响及发展和应用绿色科技面临的困难
对于叶轮机械而言,转动部件与静止部件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工质的泄漏,这部分没有经过主流的工质对做功是没有贡献的。因此需要利用转子密封对其进行封严以降低其泄漏、减少功
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目前,各高等院校在不同层面将实践课程纳入了必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