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絮凝酵母SPSC01对于Cr(Ⅵ)吸附的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吸附是指利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生物质材料的吸附作用,去除废水中存在的污染物特别是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的过程。与离子交换、沉淀等传统方法相比,在处理工业废水的过程中,尤其是当处理低浓度工业废水时,生物吸附法具有运行成本低、生物吸附剂回收处理简单、吸附效率高等优势。生物吸附法所具有的这些优势已经成为促进其发展并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处理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利用酵母细胞作为生物吸附剂来处理重金属废水污染的研究得到广泛开展。具有絮凝能力的细胞很容易与液相分离,这就为大规模处理操作提供了便利,但是目前关于絮凝细胞做生物吸附剂的研究还较少。本文中,选取了一株具有絮凝能力的酵母菌株SPSC01作为生物吸附剂,并对其去除Cr(Ⅵ)的能力进行了研究。实验过程中,对溶液pH值、吸附平衡时间、初始Cr(Ⅵ)浓度,初始菌体浓度和温度等因素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pH对于吸附过程影响显著,它不仅影响自絮凝酵母去除Cr(Ⅵ)的能力,同时还影响吸附平衡时间;在最适pH条件下(pH为2.0),30至40℃温度区间内,温度对于吸附过程几乎没有影响。实验过程中分别采取Freundlich和Langmuir两种吸附等温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拟合结果得到对于以上两种不同的模型,其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08和0.9836,这表明吸附过程中即存在单层吸附同时也存在复杂的多层吸附。用硝酸消化法测定菌体表面铬离子的存在形式,发现菌体表面的铬离子全部以三价铬的形式存在,因此可以证实,自絮凝酵母吸附六价铬的过程中存在着氧化还原反应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通过对吸附过程进行动力学研究,得到了一个能够准确描述自絮凝酵母吸附Cr(Ⅵ)过程的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其他文献
根据川西地区周公山构造周1井在二叠系玄武岩中钻获工业气流的气体组分、碳氢同位素值等地球化学表征,并结合以往研究与勘探成果,对天然气来源、勘探前景进行了论证。研究表明,玄
主要是在美国,教师专业化策略从提高教师地位转向注重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而我国教师专业化政策开始注重通过实施教师专业标准的外部控制,亟需推动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内蒙古阴山北麓丘陵区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中段,是内蒙古自治区典型的贫困带,生态和经济的恶性循环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对资源的不
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为禾本科(Gramineae)羊茅属(Festuca)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抗病性、耐寒、耐干旱等特点。本研究采用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Zn2+、Cd2+两种重金属
国内公路普遍采用人工收费方式,公路收费亭、特别是高速公路收费亭,车流量大、车辆怠速下和启动时尾气排放严重超标,导致收费亭内污染严重、空气品质恶劣,严重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
《小河殇》是当代才华作家舒婷回忆知青生活,以诗人特有的笔触,用诗一样的语言创作的一篇精美的散文,体现了她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全文紧扣“河是我们的避难所”展现了一
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让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来换取一时经济的繁荣无异于饮鸩止渴。正是这种清醒,推动着人类文明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人们把
为研究改性沥青混合料最佳拌和及压实温度的确定方法,根据工作性对沥青混合料压实效果的影响,提出一种确定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及压实温度的新方法:和易性试验法。通过改性沥
由于中国革命的历史渊源,作为与美日冷战政治斗争的手段,人民外交是传统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政策思想和重要实践形态。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中日关系正常化特
本文关注在我国建立教育认可制度的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两个问题:一是体制基础的不对称,一是与原有制度的衔接。强调要着手推动教师教育的走向开放,以专业性认可补充行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