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隐喻的认知视角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uihui1986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隐喻观认为隐喻是一种用于修饰语言的修辞手段,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因此,传统隐喻研究主要限于文学和修辞方面。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隐喻的本质和作用被重新认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证明隐喻在本质上是认知的,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现象和思维方式,是人类用来认知世界的概念工具,它普遍存在于语言和思维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   诗歌是隐喻的海洋。中国古典诗歌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唐诗更是中国诗歌的精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唐诗折射出了唐朝的人文、政治以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也彰显出中华文明的灿烂和辉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各国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唐诗为越来越多的朋友所喜爱,越来越受到重视。有鉴于此,该文选取唐诗为研究对象。   本文利用西方认知语言学的丰硕成果,以唐诗为语言素材,分析唐诗中的隐喻现象,从汉语及其文化的角度为现代隐喻理论提供相关佐证,有助于把隐喻研究置于更广阔的跨文化视角,对中国的隐喻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唐诗的探索研究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本文对认知语言学关于隐喻的主要理论,如概念隐喻理论、意象图式理论、换喻、拟人隐喻、通感隐喻等理论做了介绍,借鉴西方隐喻研究的理论成果,对唐诗中隐喻的喻源、隐喻的特点以及隐喻背后激励诗人创造隐喻的主体体验、政治经历、社会习俗、宗教以及人生观、宇宙观等深层的文化因素做了分析与阐释。   全文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方法、语料收集以及论文的主要结构。第二章为理论部分,系统分析了隐喻的概念、认知基础,认知语言学关于隐喻的主要理论,隐喻的分类、构成以及诗性隐喻等。第三部分对唐诗的历史地位、特点以及认知方面的研究做了简要介绍,对唐诗中的隐喻现象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第四部分对唐诗隐喻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模式进行了剖析和挖掘。第五部分为本文的结论。
其他文献
在中国,许多学者也加入了礼貌研究的行列。他们研究了礼貌理论以及英语中的礼貌策略,还把礼貌理论与语用学、翻译、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等联系起来进行探讨。顾曰国(1992)的研
作为传播文化、加强交流的一个重要手段,电影已经成为跨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字幕作为电影交际的载体,它的重要性也日益彰显。本文以关联理论及关联翻译观为指导、
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将随其功能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改变将形成各种各样的语言变体,即不同类型的语域。Halliday对语域下的定义是:“语域是一个语义概念,可定义为若干意义的
学位
学位
20世纪西方的文论,美学重点经历了由作者转向作品文本,又由文本逐步转向读者的转移的大背景,接受美学便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孕育发生的。接受美学的最根本的特点,是把文学提到文学理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多义拟声拟态词占日语拟声拟态词总数的三分之一,具有重要的地位。现有成果对拟声拟态词的研究集中于从音韵、形态、句法方面进行考察,对其多义性的考察尚不多见;且从认知语义学
近二三十年来,我国翻译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有的学者孜孜不倦于引介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将国外的翻译理论应用到中国的翻译实践,有的则苦苦钻研中国的传统译论,还有
电影作为一种集声画为一体的特殊艺术形式,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发挥着传播文化、娱乐大众、教育大众的诸多功能。在电子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电影拥有比平面文学作品广泛得多的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