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因诱导的自噬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炎症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fei3306543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发生于神经系统,病理上以炎性细胞激活为特征的免疫性疾病。小胶质细胞(microglia)是MS中被激活的一种免疫细胞,可分泌对机体有害的炎性物质,加重了损伤。EAE模型中,自噬可以减少氧化蛋白聚集,避免产生一系列反应导致病灶扩大,预后不佳。最近许多研究的表明,促进自噬可以减轻炎症并改善MS或EAE的病情严重程度。诱导自噬从而负性调控炎症级联反应,可能成为MS及EAE药物治疗的有效靶点。咖啡因(caffeine)是世界上消费最广泛的精神兴奋剂。主要存在于咖啡,茶和能量饮料等饮食来源中。咖啡因可以改善代谢和炎症反应,对自噬也有一定的诱导作用。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是自噬的重要调控靶点。有研究报道咖啡因可以调控肝脏细胞中m TOR信号通路。本文旨在探讨caffeine对EAE炎症和自噬的具体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为MS患者的治疗恢复,提供更多可能。第一部分:咖啡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炎性细胞浸润及脱髓鞘的保护作用方法:本部分研究建立EAE小鼠模型,分别使用caffeine剂量(10/20/30mg/kg/d)从MOG35-55免疫后第0天开始干预,从临床评分,HE染色炎症细胞浸润,LFB染色脱髓鞘评分等方面对咖啡因保护EAE的作用进行评估。结果:1.CFA组:小鼠无发病,饮食正常,精神良好,体重逐渐增加。EAE+water组:MOG35-55免疫后7天左右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食量减少,体重减轻,精神状态不佳,毛发稀疏光泽下降,活动减少,随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尾部无力及肢体无力或瘫痪症状。在免疫后16天左右症状达到高峰,随后症状逐渐缓解,尾部及四肢无力症状有所减轻。EAE+caffeine(10mg/kg/d)组:MOG35-55免疫后7天左右出现症状,发病症状和病程与EAE组相似,累计症状严重程度较EAE组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EAE+caffeine(20mg/kg/d)组:小鼠发病较轻,体重下降较少,较EAE组评分降低(P<0.05)。EAE+caffeine(30 mg/kg/d)组:小鼠发病程度及体重下降较EAE组明显减轻,与EAE组相比评分降低(P<0.05)。2.HE染色结果显示:EAE组HE评分显著升高,炎性细胞数较CFA组明显多,脊髓内小血管周围有明显的细胞浸润和“血管-袖套样”。在EAE+caffeine(20mg/kg/d)及EAE+caffeine(30mg/kg/d),评分与EAE组相比降低(P<0.05),而在EAE+caffeine(10mg/kg/d),评分所代表的炎性细胞数减轻程度不明显(P>0.05)。3.免疫后16 d小鼠脊髓LFB染色,可见EAE组髓鞘空泡多且变细,呈明显脱髓鞘特征,EAE+caffeine(10mg/kg/d)组髓鞘脱失也很严重,而随着剂量的增加,在EAE+caffeine(20mg/kg/d)组及EAE+caffeine(30mg/kg/d)组较EAE组髓鞘脱失程度减轻,LFB评分减低(P<0.05),脊髓易被染成均匀蓝色。第二部分:咖啡因对EAE小鼠自噬水平及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作用方法:本部分分为CFA组、EAE组、EAE+caffeine(20mg/kg/d)组及EAE+caffeine+3-MA组:激光共聚焦观察各组小鼠脊髓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的表达;WB检测各组脊髓LC3,P62,NLRP3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各组小鼠脊髓组织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IL-18表达。结果:1.Iba1平均免疫荧光强度在EAE+caffeine组比EAE组明显减低(P<0.05);EAE+caffeine+3-MA组Iba1平均免疫荧光强度比EAE+caffeine组升高(P<0.05)。这些结果表明咖啡因可能是通过自噬途径对EAE的小胶质细胞活化起抑制作用。2.EAE+caffeine组LC3II/LC3Ⅰ水平明显高于EAE组(P<0.05)。EAE+caffeine组P62和NLRP3水平较EAE组明显降低(P<0.05)。这些结果表明咖啡因可以上调自噬水平并降低NLRP3的水平。EAE+caffeine+3-MA组LC3II/LC3Ⅰ水平低于EAE+caffeine组(P<0.05)。EAE+caffeine+3-MA组NLRP3水平高于EAE+caffeine组(P<0.05)。这些结果表明咖啡因可能通过上调自噬减少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3.咖啡因可以降低EAE小鼠NLRP3炎性小体相关炎性因子IL-1β(P<0.05)和IL-18(P<0.05)表达,而自噬抑制剂阻断了这一保护作用,提示咖啡因的抗炎作用可能是通过自噬来调控。第三部分:咖啡因对C57BL/6小鼠原代小胶质细胞及BV2小胶质细胞系m TOR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本部分培养原代小鼠小胶质细胞(primary microglia,PM)和BV2细胞系,WB检测咖啡因干预对自噬相关蛋白LC3、P62及m TOR通路相关蛋白p-m TOR、p-p70S6K、p-4EBP1的作用;自噬双标腺病毒检测PM自噬流;透射电镜检测小鼠PM自噬体的形成;Atg5干扰后,Western blot检测咖啡因干预PM时LC3和NLRP3的表达变化;ELISA检测IL-18和IL-1β水平。结果:1.咖啡因处理的原代小胶质细胞和BV2细胞系中LC3Ⅱ/LC3Ⅰ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P62、p-m TOR/m TOR、p-p70S6K/p70S6K、p-4EBP1水平显著降低(P<0.05)。2.自噬双标腺病毒(m RFP-GFP-LC3)结果表明咖啡因干预组小鼠原代小胶质细胞中GFP/m RFP/cel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透射电镜结果表明caffeine促使PM自噬体形成。4.Caffeine+Si-Atg5组LC3-II/LC3-I水平低于Caffeine+Si-Con组(P<0.05)。Caffeine+Si-Atg5组NLRP3水平高于Caffeine+Si-Con组(P<0.05)。5.咖啡因减少炎性细胞因子IL-Iβ和IL-18释放的作用被Si-Atg5减弱(P<0.05)。结论1.咖啡因在EAE中具有抗炎性细胞浸润,减轻脱髓鞘,起到神经的保护作用,其效果呈剂量依赖性,且在疾病高峰期时效果最明显。2.咖啡因能够上调EAE小鼠脊髓的自噬水平,抑制EAE小鼠脊髓的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和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而用自噬抑制剂去抑制自噬后,咖啡因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炎性细胞因子释放的保护作用被减弱,说明在EAE小鼠中,咖啡因的抗炎作用与咖啡因诱导的自噬水平升高关系密切。3.咖啡因可以下调原代小胶质细胞和BV2小胶质细胞的m TOR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增强原代小胶质细胞自噬流。因此,咖啡因诱导自噬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的机制可能与咖啡因下调小胶质细胞的m TOR信号通路有关。
其他文献
二维碲烯材料自成功合成以来,因为其优异的性能,如p型导电、铁电、压电、热电、环境稳定性、高室温迁移率和光响应等,在光电探测器、生物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生物医药学、场效应晶体管、压电器件、能源设备、光学调制器件等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目前,用来合成二维碲纳米结构的方法包括:液相剥离(LPE)法、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外延生长法、水热法等。其中,水热法可以在低温条件下制备获得高质量的各种碲纳米
上世纪七十年代德国植物分类学家威廉·巴特罗特首先发现了荷叶效应,荷叶效应主要源于荷叶表面存在一层天然的蜡质超疏水薄膜,这使得水滴在荷叶上汇集成股流下,顺势可带走荷叶表面的脏污,这就是荷叶效应,据此威廉·巴特罗特教授发明了自清洁技术。自此以后众多科研工作者对仿生超疏水材料的研究颇感兴趣,随着研究的深入,超疏水被定义为水滴在表面呈球状,接触角大于150°,滚动角小于10°的表面现象。而获取这样的超疏水
和无机半导体相比,有机半导体具有开发空间广、成本低和化学修饰位点丰富等优点。近年来,有机半导体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s)和有机光伏太阳能电池(OPVs)等器件。载流子迁移率的高低对于电子器件性能的好坏有很大的影响,而载流子的迁移率与有机半导体材料分子的内部堆积等因素密切相关。因而从微观的角度去研究电荷的传输性能对提高此类电子器件的性能有重要意义。此外,对性能优异但合成困难的有机材料
新一代的固态照明技术需要高效率且稳定性良好的单源白光发射材料。自限域激子(STEs)材料通常有着较强的激子束缚能和电声耦合作用,使得其十分适合于实现宽带白光发射。低维非铅钙钛矿一方面避免了Pb基材料的毒性和不稳定性。另一方面,其低维特性提供了更强的量子限域效应,更有利于STE的形成。因此,探索低维非铅钙钛矿并实现高效的宽带发射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近期,在3D钙钛矿中已经实现了高效的蓝光和白光发
乙酰辅酶A是碳代谢的中心元件,在代谢调节和生物合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乙酰辅酶A合成酶Acs2(acetyl Co A synthetase 2)是SESAME(Serine-responsive SAM containing metabolic enzyme)复合体的一个亚基,该复合体包含丙酮酸激酶(Pyk1)、丝氨酸代谢酶(Ser33,Shm2)、S-腺苷甲硫氨酸(SAM)合成酶(Sam1,Sa
功能有机分子是指一些具有重要物理化学及生物学应用价值或性能的有机分子。相对于传统的无机分子来说,功能有机分子具有质量轻、结构明确、易修饰、价格低廉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光学传感器、场效应晶体管(OFETs)、有机光伏电池(OPVs)、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等领域。针对新的具有良好性能的材料从分子的结构-性能出发来研究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而实现对新型有机材料的设计和调控等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设计新型
框架材料如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等因具有结构可控、孔隙可调、结晶性高、比表面积大等优点,在气体储存与分离、催化、电子器件、生物医学与能源等领域具有出色的应用前景。目前,框架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COFs和MOFs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方面,大部分均以有机环状化合物作为框架基材;而对以无机环为构筑单元的框架材料的研究并不多。磷腈环是一种典型的无机六元环,环骨架只由磷与氮
第一部分iRGD肽介导载药相变脂质纳米颗粒的制备以及部分性能测试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的分子探针,其是一种搭载有iRGD归巢穿膜肽的脂质体纳米颗粒(iRGD-ICG-10-HCPT-PFP-NPs),将ICG、10-HCPT、PFP包裹进去,检测其平均粒径、电位、包封率和载药量,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的形态,在透射电镜下的形态,以及体外相变,光声、超声成像的情况。方法我们采用我们采用薄膜水化法,二次超声声
随着能源危机问题的日益严峻,开发生物质能源成为缓解能源危机的必要举措。由于纤维素被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的交联包裹的特殊复杂结构,木质纤维素对纤维素酶的酶解抗性和纤维素酶利用率低成为限制纤维素生物质能源高效利用的两大主要瓶颈。因此,本课题从降低纤维素酶酶解抗性和提高纤维素酶利用率这两个方面开展系统性的研究。首先基于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共表达酿酒酵母,研究了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在木质纤维素生物转化过程中的协同
背景:研究表明透壁性心脏纤维化与心脏功能衰竭、心源性死亡率显著相关。心肌梗死患者中,透壁性心脏纤维化会导致显著心室重塑、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通常被认为与心源性猝死密切有关。早期识别及定量分析心脏纤维化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评价心脏纤维化的方法有三种:1)延迟钆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Delayed gadolinium enhancement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