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10月30日,筹备十余年的创业板终于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创业板市场设立的目的在于为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更方便的融资渠道,是对主板市场的重要补充。探讨我国创业板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一般来说,新理论的产生必然会导致新事物的相应发展,反过来,新事物的产生又会促进相关研究理论的进步。创业板市场的成立之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完善就是这样一种催化剂。另外,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可以有效的改善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局面,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同时督促上市公司规范内部治理结构,促进新兴的创业板市场健康运行。本文采用规范研究思路,以描述性方法、对比分析方法和规范性方法为指导,通过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文分为六部分,各部分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述评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探讨本文的逻辑框架、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研究创新点、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我国创业板市场会计信息披露概述。介绍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特点,并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印象管理理论等对会计信息披露进行理论解释,引出由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特点所决定的会计信息披露的特殊性。第三部分为国外和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考察。通过对国外和香港创业板信息披露制度的研究,立足中国实际背景,从成功的创业板信息披露制度中得到启示。第四部分为我国创业板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现状。以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概述了创业板市场信息披露现状,然后通过对相关披露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重点分析了无形资产、关联交易、盈利预测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为我国创业板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总结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并进行原因剖析。第六部分为关于完善我国创业板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尝试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规范上市公司经济行为同时保证创业板市场健康平稳运行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