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86年起我国开始开展全民普法活动,社会主义法制教育从此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大学生法制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大学生法制教育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大学生法制教育普遍开展的同时,社会中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现象却不断浮现,大学生上当受骗的案例不胜枚举,这让我们看到了研究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的急迫性,我们必须对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有所反思。为此,本文将从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的含义及评价、现状、成因及提升路径等方面,系统研究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的相关问题。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是明确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如何评析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效性等问题。简单来说,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就是教育结果对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在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效性进行评价时,我们要结合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特性和影响因素,在效果与预期目标之间做出综合性的比较。第二部分结合社会现实及问卷调查,对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的现状做了正反两方面的总结,虽然大学生法制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普遍的深入开展,但由于大学生的法制意识仍然淡薄、法律素养较低、违法犯罪现象不断等问题,得出了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不高的结论。第三部分主要是找寻导致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不高的原因。受教育者的学习态度与基础水平,教育者的专业化不足与方法死板,学校法制课程单一及实践活动缺乏,以及各种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等问题,共同造成了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不高的现状。第四部分在上文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的路径,主要有:摆正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地位;坚持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原则;优化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作以及加强社会力量的配合等。力图形成学生、学校与社会的合力作用,共同推动大学生法制教育在今后的发展中取得更高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