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镁摄入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血管钙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kcyk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指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定肺动脉平均压力持续超过20mm Hg,以持续性肺血管的收缩增强以及肺血管的重塑为特征,继而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的一种疾病。血管钙化常见于衰老、慢性肾病、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血管钙化主要发生在血管中膜层,而中膜层的细胞主要以平滑肌细胞为主,所以血管中膜层钙化的发生和发展与平滑肌细胞密切相关。镁离子(Mg2+)作为细胞内最丰富的二价阳离子,在调节心血管功能的许多生理、生化和细胞过程中都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几年Mg2+的另一重要作用被发现:即抑制钙化。Mg2+在体外和体内都被广泛认为是血管钙化的有效抑制剂,不仅可以预防血管钙化,而且可以降低现有的血管钙化。本研究通过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一次性腹腔注射及慢性低氧(Chronic hypoxia,CH)持续诱导建立PH大鼠模型,并通过高镁饮食治疗,进而观察PH大鼠模型以及高镁饮食后模型肺动脉钙化的改变情况;在细胞水平建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钙化模型,观察钙化对PASMCs增殖、迁移及凋亡能力的影响,并在钙化形成过程中用不同Mg2+浓度干预PASMCs,检测各不同Mg2+浓度处理后钙化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能力的变化,以进一步明确Mg2+在PASMCs钙化中的预防作用,为预防和治疗血管钙化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目的:观察PH大鼠中肺动脉的钙化情况及Mg2+对其钙化的防治作用方法:(1)清洁级雄性SD大鼠分别经一次性腹腔注射MCT及CH诱导建立PH大鼠模型,高镁组给予10%Mg SO410m L/kg/d灌胃。采用右心室内压(Righ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RVSP)、右心质量指数(Right ventricular mass index,RVMI)测定及HE染色鉴定模型;(2)Western blot检测PH大鼠及高镁摄入组PH大鼠肺动脉标本中成骨标记物的表达情况;(3)培养原代PASMCs并用10m Mβ-甘油磷酸(βGP)干预7d,建立PASMCs钙化模型,茜素红染色鉴定钙化模型;(4)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钙化模型及不同Mg2+浓度干预后细胞中成骨标记物的表达情况;(5)Ed U、MTS及细胞计数检测钙化模型及不同Mg2+浓度干预后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划痕实验检测其迁移能力,流式细胞计量术检测钙化细胞及不同Mg2+浓度干预后细胞的凋亡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对比,(1)PH模型大鼠的RVSP及RVMI均显著升高,肺组织内小动脉管壁增厚明显,管腔狭窄,提示由MCT及CH诱导产生的PH大鼠模型建立成功;(2)高镁摄入组PH大鼠模型RVSP和RVMI较正常饮食PH大鼠模型显著下降,肺内小动脉重构程度减轻,管壁变薄,管腔变大;(3)PH模型大鼠的肺动脉中成骨标记物Runx2、Msx2、SOX9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而高镁摄入组PH大鼠模型中成骨标记物Runx2、Msx2、SOX9的蛋白表达水平趋于正常;(4)经高磷诱导液干预7天的PASMCs中出现大量钙沉积,钙化模型中成骨标记物Runx2、Msx2及SOX9 m 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钙化抑制因子基质糖蛋白MGP m 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表明PASMCs钙化模型制备成功;(5)PASMCs在钙化过程中增殖、迁移能力均降低,而凋亡率增加;(6)在PASMCs钙化过程中给予不同Mg2+浓度干预,与PASMCs钙化模型相比,随着Mg2+浓度的增加,7d后细胞中成骨标记物Runx2、SOX9、Msx2表达显著下降,钙化抑制因子MGP表达逐渐增加,且均呈现Mg2+浓度依赖性;(7)随着Mg2+浓度的增加,钙化导致的增殖及迁移能力降低呈现逐步恢复的趋势,凋亡情况也逐渐逆转,且这种缓解作用也均呈现Mg2+浓度依赖性。结论:PH大鼠模型中肺动脉存在钙化趋势,高镁摄入可有效缓解PH大鼠中肺血管重构及肺动脉压力升高情况,并可有效抑制PH大鼠模型肺动脉中成骨标记物Runx2、Msx2、SOX9的表达;高磷可诱导PASMCs钙化,并导致PASMCs增殖及迁移能力下降,同时促使PASMCs凋亡。而Mg2+可降低成骨标记物Runx2、Msx2、SOX9的表达,促进钙化抑制因子MGP的表达,并使PASMCs增殖、迁移能力逐渐恢复,凋亡率降低,且这些逆转作用均呈现Mg2+浓度依赖性。
其他文献
目的: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颅内出血属于产科、新生儿科共同面对的严重疾病,胎龄或出生体重越低,ICH发生率越高,且越严重,对于严重颅内出血的早产儿,死亡率高达27%~50%[1,2],幸存者亦常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癫痫、脑瘫、感觉运动障碍以及认知、行为障碍等,这些无疑给患儿家庭及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负担。本研究分析新生儿颅内
目的:分析45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PHPT与高血压的相关关系及手术治疗对血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8月至2019年10月就诊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45例通过手术治疗最终病理确诊为PHPT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包括一般资料、生化指标、血压、临床表现、术后病理。根据临床表现将45例PHPT患者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对两组各指标差异进行对比分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NLR(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ICIs(immune check point inhibitors,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相关性,对ICIs治疗后发生HPD(hyperprogressive disease,超进展)的临床特性及其生存期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可能的预测标志物。【方法】通过系统检索Pub Med、
目的分析妊娠期单纯低甲状腺素血症(Isolated maternal hypothyroxinemia,IMH)与各种妊娠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31日之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产妇313例,根据FT4检验值分为2组:A组(正常组):FT3、FT4、TSH值在正常范围,共151例。B组(IMH组):TSH及FT3值在正常范围,FT
目的:观察单纯内镜下肠道支架置入术在结直肠癌性梗阻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01月至2019年02月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性梗阻患者133例,其中48例(36.1%)行姑息性单纯内镜引导下支架置入术,另85例(63.9%)先行单纯内镜下置入术改善梗阻症状,再过渡行手术治疗。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姑息治疗组及过渡外科手术组肠道支架置入的成功率、梗阻解除率、胃肠道恢复时
第一部分MRI 3D SPACE T2WI序列检查对垂体腺瘤侵犯海绵窦的诊断价值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序列垂体MRI上海绵窦内侧壁的成像特点,评估SPACE序列上海绵窦内侧完整性对垂体腺瘤侵犯海绵窦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医学影像中心连续行垂体MRI检查的病例。纳入标准:①病历资料完整;②在我院3.0T磁共振扫描仪行垂体MRI检查者;排除既往有鞍区手术、放疗、药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PD-1单抗耐药后联合姑息放疗的疗效,观察联合姑息放疗下能否逆转机体对PD-1单抗的耐药以及是否发生“远隔效应”现象。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2例PD-1单抗治疗后,且经RECISTv1.1评估为疾病进展的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针对复发灶或转移灶给予总剂量为18Gy-36Gy、单次分割剂量3Gy-6Gy的局部姑息放疗,同时继续接受PD-1单抗
目的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tis,RP)是非小细胞肺癌放疗的常见并发症,也是肿瘤放疗提高剂量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需要可靠的生物标志物来更准确的预测放射性肺炎,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降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本实验采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样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全蛋白组学定量分析筛选放疗后发生肺炎组和未发生肺炎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0,3,6周)血清蛋白组表达的差异蛋白,进一步分析
目的1考察血白蛋白(Albumin,ALB)对替考拉宁(Teicoplanin,TEIC)血药浓度的影响。2考察感染合并低蛋白血症状态下给予不同治疗剂量的TEIC,其总浓度(Total concentration,Ct)和游离浓度(Free concentration,Cf)的变化以及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为临床上TEIC安全有效治疗合并细菌感染的低蛋白血症患者确定给药剂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低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