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量子点-双面腔系统的量子信息处理方案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mei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子态是量子信息学的主要载体,量子信息的存储、处理和传输都依赖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与经典信息科学相比量子信息科学具有很多优势,如并行计算,绝对安全性好,信息容量大等,特别是量子纠缠在量子信息处理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承载量子信息处理的物理系统主要有核磁共振、离子阱、腔QED等。然而,这些量子系统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出现消相干,因此量子态的制备变得不完美,并且很难实现远程量子信息的处理。但是近年来量子点腔QED系统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由于其容易操控、相干时间较长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同时,光子由于其传输速度快,易操控等优点也成为了量子信息处理的优秀的飞行比特。光子和量子点-腔系统是量子信息处理的很好的平台。光子可以与嵌入腔内的量子点自旋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纠缠,利用这种相互作用我们就可以借助光子和量子点-腔系统来实现对存储在量子点内的量子信息的处理和传输。另外,光子的消相干时间短,存储量子信息能力较差。因此,将纠缠制备在消相干时间长的量子点电子自旋上,可以有效存储和保护纠缠。  基于以上原因,本论文利用量子点-腔系统来制备相干时间较长的量子点电子自旋之间的纠缠态,并且对量子信息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非最大纠缠态进行浓缩以获得最大纠缠态保证量子信息传输的精确性。本论文利用量子点-双面腔系统(双面腔是指两个镜面都是部分反射镜的腔)并借助光子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  1.设计方案以实现远程量子点电子自旋纠缠态的制备和量子态的传输。结果表明不论在理想情况下还是实际实验条件下,该方案都可以以高保真度完成远程量子态的制备和传输,且无需单独进行通道制备,因为远程量子纠缠态的制备和量子态的传输内禀于同一过程。  2.设计方案以实现基于纠缠交换对未知非最大纠缠态浓缩。该方案可以实现从一般非最大纠缠态中提取出其最大纠缠态,并且整个过程不需要分离腔中的电子自旋直接相互作用,实现纠缠浓缩。该方案既可用于制备两粒子最大纠缠态,也可以完成制备四粒子最大纠缠态;同时,待浓缩的两个初始未知非最大纠缠态之间即使存在一定的不同,输出的纠缠态相对于最大纠缠态的保真度也会非常接近于1;另外,该方案中只需对光子进行测量,操作简单易行。
其他文献
利用非平衡态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量子点-Majorana费米子体系的量子输运性质,得出了体系的微分电导,普函数以及自旋电流,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首先,研究了Majorana费米子耦合平
该论文采用超快速激光光谱学方法,探究了金刚石纳米晶的发光特性,发现其荧光的衰减是一个皮秒量级的超快单指数过程,有别于在同样条件下得到的微米和块体金刚石晶体的较长寿
反常霍尔效应(Anomalous Hall Effect,AHE)作为探究和表征铁磁性材料中巡游电子输运特性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对于整个稀磁半导体材料中自旋电子输运性质的研究起着十分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rn统编版三下第二单元第5课.rn[教学目标]rn1.品析词句,展开想象,训练思维,感受人物形象,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rn2.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意的现实意义.rn[
期刊
在中国首次采用颗粒硅带制备技术和快速热化学沉积技术,进行低成本颗粒硅带衬底上多晶硅薄膜电池研究.采用高温路线下,以SSP(Silicon sheets from powder)硅带为衬底,开展SSP
近些年来,研究人员对基于上转换荧光材料的光学温度传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仍然存在灵敏度不高、测量误差大等问题。钼酸盐作为无机化合物,具有较低的声子能量、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较高的量子产率等优点,使其能够应用于温度传感的优良上转换发光材料。另外实现高精度的温度传感及提高光学温度传感灵敏度一直以来都是众多科研工作者们努力的方向。本文的主要研究如下几方面:分别通过控制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
Greenberger-Horne-Zeilinger(GHZ)态是一类典型的量子纠缠态,1989年,Greenberger、Horne、Zeilinger首次提出GHZ态的概念,他们注意到这类态具有特殊的非经典性质。经过长时间的
本论文概述了光学图象加密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和基本理论;简单评述了各种方法的特点,指出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对基于相位编码的光学图象加密技术的理论、光学实现和计算机模
在高速路由器的研制中,交换技术占据了核心的地位.虽然各类交换器的结构及相应的调度算法五花八门,但其发展却有着一定的规律可循.从共享总线式交换器到交叉开关结构的出现曾
万有引力常数G是一个与理论物理、地球物理和天体物理密切相关的基本物理常数,但 G值的高精度绝对测量面临着种种困难.在测G实验中,吸引质量密度分布不可能严格均匀,因此假设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