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隐喻的研究一直是语言学界关注的焦点。隐喻的生成与理解是隐喻研究的一部分,也是语用学家一直探索的热点。为此,本文通过追溯隐喻与语境研究史上专家学者们对语境与隐喻理解的有关论述,将认知语境的研究运用于隐喻意义理解的领域中,科学地考察了认知语境的内涵及其表现。本文拟用认知语境的观点来探讨认知语境对隐喻理解的运作机制与影响,旨在提出认知语境在理解隐喻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本文将结合《我有一个梦想》中的典型隐喻例子,运用认知语境理论对其进行推理与分析,从而指出隐喻的理解离不开语境的介入。本文第一章主要对隐喻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一番阐释,文献综述。其中,阐述将涉及到隐喻研究的传统观点诸如对比观点,替代观点,互动观点。在阐述的过程中,本文将指出这些传统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隐喻的研究与理解需要纳入认知领域的研究范围。为此,本文也对认知语言学和认知语用学关于隐喻的研究进行简短的阐述,意在指出认知语境是隐喻理解中的最活跃的因素。第二章主要对传统语境与认知语境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阐述。本章节指出认知语境有别于传统的语境,它不是一层不变的,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可选的假设过程。它是一种心理结构体,是人类对世界表征的观察与理解的结果,是人类内化和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它主要由情景语境,语言上下文,百科知识三大因素组成。另外,本文也阐述认知语境的特征即动态性,可选性以及人文性。接下来本文提出隐喻的理解过程也是认知语境选择的过程,是听话者根据相关原则,以最小的加工努力选择出最佳的语境效果,来推导隐喻说话者的信息意图与言语意图。为了更好地证实认知语境在隐喻理解方面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本文第三章将以中的大量《我有一个梦想》隐喻句子为例,结合认知语境的构建因素与特征对隐喻进行分析与阐释。《我有一个梦想》是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语篇,其饱含深情和富有节奏的语言打动了无数人,堪称演讲语篇中的经典。其中不少精致独特的隐喻不仅成为演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为演讲搭建了讲者与听众之间心灵沟通和感情交流的桥梁,对于该语篇的生成和主旨的充分发挥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理解其隐喻时,本文主要从字词层面,句子层面,语篇层面以及文化层面进行分析。其中,文化层面涉及到历史事件,宗教信仰,地理环境。通过分析认知语境与隐喻理解的关系,本文再次提出认知语境对隐喻的相似性和创造性具有很大的影响,人的认知能力在隐喻理解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