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基正对电极结构光导开关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d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导体光导开关(Photoconductive semiconductor switch,PCSS)具有体积小、信号抖动小、开关速度快、损耗小、重复频率高、维护简单等优点,同时又能满足系统对开关承受大功率方面的要求,是紧凑型脉冲功率系统的理想开关。与Si、GaAs等半导体材料相比,SiC单晶的材料特性决定了它非常适合用于制备耐高温、高频、大功率器件,是目前制备高性能半导体光导开关的最合适的材料。随着SiC单晶生长技术的日益成熟,以SiC晶体为基体光导开关在大功率领域的应用前景令人期待。   本论文系统地开展了以V掺杂半绝缘6H-SiC晶体为基体的正对电极结构光导开关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通过对6H-SiC衬底对532 nm激光的吸收系数的测量,确定了开关基体长度为mm到cm量级。考虑到电流分布、微管道缺陷和开关击穿等因素,我们选择了以(1120)a面晶片作为基体的正对电极结构的光导开关作为研究对象。   使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辉光放电质谱、变温霍尔效应、变温光致发光谱、电子顺磁共振光谱、低温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热导率测试等方法对6H-SiC晶体材料特性进行了研究。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结果显示了低阻SiC和半绝缘SiC在近红外波段的吸收率的差异。GDMS结果显示晶体中V的掺杂浓度为1.6×1017 cm-3,使用尺寸为1 cm×1 cm×1 mm的这种晶片为基体的光导开关的理论导通电阻在mΩ量级。变温霍尔效应和低温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结果显示V掺杂半绝缘6H-SiC的半绝缘特性是由位于导带下0.58~0.60 eV附近的V杂质的受主能级(V3+/4+)对剩余自由电子的补偿造成的。变温光致发光谱显示了与Ti原子相关的激子复合及其声子伴线(phonon replicas)引起的发光峰在6~80 K温度范围内稳定存在。电子顺磁共振光谱显示了晶体中存在的碳空位(Vc)及其络合物。6H-SiC垂直于c轴方向的热导率为240 W/(m·K),体现出了SiC在散热方面的优点。   通过对SiC晶锭进行了定向、切割、逐级抛光、光刻、电极蒸镀、铜电极柱粘结、封装等,获得了制备正对电极结构SiC光导开关的标准流程。研究了外加电压、激发能量、激发波长、衬底厚度对正对电极结构光导开关性能的影响。发现了平面型光导开关和正对电极结构光导开关在电流信号中分裂现象上的差异。制备了性能优良的正对电极结构SiC光导开关,获得了ns量级的光电信号,开关击穿电场强度为0.125 MV/cm,远大于平面型光导开关的击穿电场强度,衬底厚度为0.40 mm的开关的导通电阻为12.29Ω。实验中发现开关的击穿多发生于电极、SiC衬底、绝缘胶三者交汇处。   考虑到平面型开关制备简单、便于进行更细致的深入研究,我们对紫外透明的Ga2O3薄膜进行了研究,使用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获得了Ga2O3/6H-SiC异质结构的能带图。其价带偏移值为2.77 eV,导带偏移值为0.90 eV。使用氢氟酸处理的方法在6H-SiC(0001)Si面上获得了无需高温退火的Ti欧姆接触电极。我们将这种现象归因于氢氟酸处理可以在6H-SiC(0001)面(Si面)上获得氢终止的表面。实验还发现,氢氟酸处理无法在6H-SiC(0001-)面(C面)上获得Ti电极的欧姆接触。对衬底使用H2退火可以使后续的Ti电极在无需高温退火的条件下获得欧姆接触。实验还发现晶片的表面粗糙度对接触性质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
其他文献
在电子时代,大量电子产品在为人们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隐性但极其严重的电磁辐射污染,有关专家在研究中表明,人类长期接触电磁辐射必然对身体造成极大伤害,特别是正处
NiW合金在抗氧化性能以及与超导层的晶格匹配方面优势明显,是YBa2Cu3O7-δ(YBCO)涂层导体制备过程中使用广泛的织构金属基底材料之一。然而,低钨含量NiW合金屈服强度有待提高,饱
本文主要介绍了X厂4号主变C相总烃含量超标,进行绝缘数据的趋势分析及故障性质分析的方法及分析过程,并进行故障诊断.
在城市用电量不断增加的当下,企业想要科学开展发电工作,必须要保证发电机设备的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因此,技术人员正在积极研究发电机的结构设计工作.从影响使用效果的主要
设计制备了两种具有较高非晶形成能力的Fe基粉芯丝材,并采用电弧喷涂方法制备了相应的FeCrNbBSiC和FeCrMoCB非晶涂层,并对电弧喷涂层的相组成、热稳定性、传热性能、拉伸强度、
病毒是由核酸( 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构成的专营细胞内生存的无细胞结构的一类病原体,亘古以来就严重地威胁着人的健康与生命,但是因为病毒极其微小,不仅肉眼不可见,甚至在
期刊
脾在人体中地位尴尬,它似乎是给骨髓之类的其他器官打打下手,提供一些辅助的功能而已。当人体急救时,有时甚至要切除脾。但其实,人们才刚刚发现,脾还有它独一无二的重要功能
高速宽温调制半导体激光器与“彩色”PtSi红外探测器在军事、通信及信息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论文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工作:高速宽温半导
钢渣作为辅助胶凝材料应用于水泥混凝土中,是解决钢渣堆积量大的一种有效手段。为解决钢渣活性低的问题,对钢渣中的RO相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论文以钢渣中的RO相为研
摘 要:陆机的《文赋》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而系统的创作论,论述了创作过程的基本规律和艺术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其中关于文学创作过程的基本规律的论述不仅丰富了我国古典文艺理论,对当下写作教学与实践也有重要的启发。本文将介绍《文赋》的内容,分析《文赋》中关于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言辞的运用以及关于文章题材的论述,并分析当下写作教学与实践的弊病,探讨《文赋》对当下写作教学与实践的启迪。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