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Toll样受体8型(TLR8)信号机制和抗感染作用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然免疫由相关细胞内一系列能够识别病原相关模式分子(PAMP)的模式识别受体(PRR)所介导。这些模式识别受体包括Toll样受体(TLR)、RIG-I样受体(RLR)、NOD样受体(NLR)、C型凝集素受体(CLR)和胞质DNA受体(CDR)。这些PRR激活下游信号通路,通过产生炎症细胞因子、Ⅰ型干扰素和其他介质诱导先天免疫应答。Toll样受体(TLR)是最早发现的天然免疫受体家族,其中TLR1、TLR2、TLR4、TLR5和TLR6主要位于细胞表面质膜,负责识别脂质、脂蛋白和蛋白质等微生物膜成分,而TLR3、TLR7、TLR8和TLR9定位于内体,主要参与微生物核酸的识别。TLR8属于TLR7/8/9亚家族。该亚家族不同成员之间具有保守的结构、细胞定位和激活机制,但具体功能仍具有较大差异。由于TLR8信号通路信息相对缺乏,以及TLR8与TLR7的相似性,在大多数情况下,TLR8信号通路信息都是参考TLR7相关信息。另外动物TLR8相关信息尤其缺乏,特别需要系统深入研究。因此,本项课题针对猪TLR8受体蛋白,分别从配体识别、膜外域(ECD)定位、信号通路调控及抗感染等方面进行初步探索,以丰富猪TLR8信号通路机制及抗感染作用信息。具体内容如下:1.猪TLR8与小分子配体咪唑喹啉衍生物互作位点鉴定及其种属特异性研究人TLR8(hTLR8)晶体结构已解析,其ECD与小分子配体作用位点也已清晰,而猪TLR8(pTLR8)ECD结构和小分子作用位点都不清楚,其小分子作用位点是否与hTLR8位点存在差异值得研究。以hTLR8(PDB ID:3W3J)为模板构建pTLR8三维结构模型,并进行进一步优化。Ramachandran图分析评价模型质量。接着用该模型与小分子配体咪唑喹啉衍生物R837和R848进行分子对接,将得到的9个识别位点中8个位点成功构建突变体:Y336A、Q340A、K341A、K342A、Y343A、F395A、I560A和G562A。hTLR8小分子识别重要保守位点对应pTLR8同源位点Y338、F395、V510、D533和T564,与前面预测位点重叠或接近,显示了分子对接有效性。考虑到TLR8受体Z-loop区域的重要作用,我们根据之前报道的Z-loop相关序列,同时构建了 Z-loop相关序列缺失、置换突变体:hTLR8-ΔRQSYA、hTLR8-sub-pGQKNG、pTLR8-ΔGQKNG、pTLR8-sub-hRQSYA,及 pTLR8 Z-loop 相关序列点突变体:G428A、K430A、N431A、G432A。将野生型TLR8和各个突变体质粒分别转染HEK-293T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表达。结果显示,所有蛋白表达均符合预期。共聚焦免疫荧光观察结果显示,所有TLR8蛋白均能够与转染表达内体蛋白Rab5共定位,表明所有TLR8蛋白均定位于内体。将TLR8和各个突变体分别与NF-κB-启动子虫萤光素酶报告基因、Actin-启动子海肾荧光素报告基因共转染HEK-293T细胞,并用小分子配体R837、R848、CL075刺激。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显示,Y336、K341、K342、F395和G562对R837、R848和CL075刺激pTLR8信号通路至关重要。另外之前报道的hTLR8 Z-loop相关序列RQSYA尽管是CL075刺激活性所必需,但不是R848刺激活性所必需。与此对照,pTLR8相应的Z-loop相关序列GQKNG对CL075、R837和R848刺激活性都不重要。以上结果均显示了 pTLR8和hTLR8之间在识别小分子配体激活下游信号方面尽管具有相似性,但也有细微差异,显示了种属特异性。2.猪TLR8膜外域(ECD)的细胞内定位及其细胞内体定位机制分析我们之前研究发现TLR8膜外域(ECD)在细胞内定位,但其细胞内亚定位及其机制不清楚,需要探究。首先将猪pTLR8、pTLR8-ECD、pTLR3-ECD、pTLR5-ECD、牛 bTLR8-ECD、人 hTLR8-ECD、牛疱疹病毒 1(BHV-1)糖蛋白 gD、gD-ECD等表达质粒分别转染HEK-293T细胞,Western blotting和荧光显微镜分别检测细胞上清和细胞内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除gD-ECD能够分泌到细胞上清之外,其它所有蛋白均在细胞质内表达,表明不同种属和类别TLRECD细胞质内定位具有普遍性。此外,pTLR8-ECD、bTLR8-ECD、hTLR8-ECD均能够在细胞内质网和内体定位,而在高尔基体和溶酶体没有定位。为探测蛋白信号肽和各种翻译后修饰可能对TLR8-ECD细胞内体亚定位的影响,利用在线预测工具对pTLR8-ECD的信号肽、磷酸化、泛素化、糖基化、乙酰化、泛素化和棕榈酰化等翻译后修饰位点进行预测,并构建相应突变体pEGFP-C1或pEGFP-N1表达质粒。将野生型pTLR8-ECD、信号肽缺失体和各种翻译后修饰位点突变体分别与内体定位蛋白表达质粒(pDsRed-C1-pRab5)共转染转染HEK-293T细胞。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磷酸化、泛素化、糖基化、乙酰化和棕榈酰化都不影响pTLR8-ECD在细胞内体的定位,而信号肽缺失的pTLR8-ECD在细胞内体定位消失。为研究细胞伴侣转运蛋白UNC93B1对TLR8-ECD细胞内体定位的影响,用CRISPR-Cas9方法制备UNC93B1基因敲除(KO)的猪肺泡巨噬细胞(PAM)。将 pTLR8-ECD、bTLR8-ECD、hTLR8-ECD 分别和 pDsRed-C1-pRab5 转染 PAM细胞及UNC93B1 KO PAM细胞。共聚焦荧光显微镜结果显示,所有ECD蛋白均能定位于PAM细胞内体,而在UNC93B1 KOPAM细胞,不同种类ECD蛋白细胞内体定位消失,显示了 UNC93B1对TLR8-ECD在细胞内体定位的重要性。3.猪TLR8信号通路特异性表达基因、负反馈调控及抗感染作用研究为研究pTLR8和hTLR8信号通路的种属特异性,我们筛选并构建出hTLR8-NF-κB和pTLR8-NF-κB信号报告细胞。用R848分别刺激两种细胞,提取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R848激活的pTLR8细胞中有502个差异表达基因(DEG),而hTLR8细胞中有1157个DEG。其中149个是pTLR8特异性DEG,804个是hTLR8特异性DEG,353个是hTLR8和pTLR8共有DEG。挑取部分上调DEG分别在两种信号报告细胞、PAM细胞和THP-1细胞进行RT-qPCR验证,表达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在pTLR8特异性DEG中,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生物过程类别的细胞识别项显著富集,该细胞识别项包含7个pTLR8特异性DEG,其中3个上调DEG:CATSPERG、HAVCR2、CNTN2。这三种上调DEG在PAM细胞中得到验证,其中HAVCR2(TIM-3)为免疫抑制基因,其表达上调可能对pTLR8信号通路存在负反馈调控作用。基于此,构建pTIM-3表达载体。将pTIM-3和pTLR8表达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R848刺激12小时后,启动子试验检测NF-κB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pTIM-3对pTLR8信号下游AKT、p-AKT、p65、p-p65等信号蛋白表达的影响。另外用AKT抑制剂A-443654处理转染细胞,检查其对pTLR8下游NF-κB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pTIM-3可通过抑制AKT磷酸化进而抑制R848刺激pTLR8信号通路引起的NF-κB活化。不同浓度R848(0,5,10,20,30μg/mL)刺激处理PAM细胞,表现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表明TLR8信号的抗感染作用。分别在PAM细胞中表达或者沉默pTIM-3基因,并用不同浓度R848(0,5,10,20,30 μg/mL)刺激TLR8信号,观察TIM-3负反馈调控对TLR8信号抗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影响。结果显示,表达TIM-3显著减弱了 R848刺激PAM细胞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制效果,而沉默TIM-3则增强了 R848刺激PAM细胞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制效果。上述结果表明,免疫抑制基因TIM-3负反馈干扰了 TLR8信号的抗感染作用,这一发现为TLR8信号抗感染研究提供了新靶标。
其他文献
湖羊是世界上唯一生产白色羔皮的绵羊品种,以生产呈水波状花纹的羔皮著称于世。但近年来,湖羊的选育偏向于肉用性状的提升,忽视了原有的羔皮性状,此外,无计划的杂交,使得越来越多的湖羊基因混杂,湖羊羔皮品质急剧下降,优质种质资源受到严重威胁。因此,研究湖羊羔皮花纹形成的分子机制对湖羊羔皮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羊毛的弯曲度是决定羔皮品质的关键之一。根据花纹宽度和羊毛的弯曲程度,湖羊羔皮分为小花、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也改变了决策问题的环境与特点,群决策问题呈现由小规模向大规模转变的趋势.决策者处在一个大的社会网络中,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决策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其所处的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是影响群体决策的重要因素,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决策方法相结合必然可以丰富和完善现有的决策理论.在大数据背景下,群体决策环境以及决策行为变得愈发复杂,结合决
目的:探讨TP53基因突变及其各常见突变类型对晚期EGFR 阳性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患者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就诊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
为明确外源调节对Bt棉生殖器官杀虫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程度,在探讨不同Bt棉品种、缩节胺化控、N素亏缺和种植密度调节下产量器官形成与杀虫蛋白含量关系的基础上,以Bt棉泗抗1号(常规种)和泗抗3号(杂交种)为材料,研明蛋白质合成和分解的外源调节对生殖器官蕾花铃杀虫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生理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Bt棉不同品种间,单蕾和单株蕾生物量高的品种杀虫蛋白含量较高。施用缩节胺显著提高了单蕾和
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呼吸道与肾脏疾病。IBV目前仍是危害养禽业的重要病原体之一,给全球的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疫苗免疫在控制IB方面扮演着重要作用,IBV抗原的不断变异严重制约了现有的疫苗研发策略和血清学诊断。S蛋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AIV)当前在我国广泛流行,不仅对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可跨种间传播感染人,潜在威胁公共卫生安全。活禽市场从业人员中较高的抗体阳性率表明H9N2亚型AIV跨种间感染人的现象非常普遍,但由于对人的致病性较低导致H9N2感染人的报道较少。AIV对哺乳动物的致病性是多基因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影响毒株受体结合特性的HA以及影响A
性别决定作为重要的生物学过程,一直是生物学、繁殖学、发育生物学和动物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经济动物雌雄性在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上的差异,因此,研究性别决定的机制,实现性别鉴定与控制也成为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鸡是重要的经济和模式动物,它既可以作为易于获取的模型动物用于科研工作,又是人类优质的动物蛋白来源。鸡的性别与其生产效益密切相关,在肉鸡生产中,公鸡的生产效益高于母鸡,而在蛋鸡生产中,母鸡的生产效
卵巢里蕴含着数量众多的卵细胞,是一个很好的雌性生殖细胞资源库。如果通过玻璃化冷冻的方式保存健康的卵巢组织块,然后在需要的时候快速复苏,再原位移植回盆腔,可望恢复母体的自然生育能力。目前,已有零星的关于人类卵巢冷冻移植并成功产出新生儿的报道,在动物身上也已有不少尝试。但冷冻卵巢原位移植措施对受体及其后代是否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尚未见很明确的报道。本研究选择2月龄的C57BL/6小鼠为主要实验对象,
秸秆还田是一项重要的农田管理措施,秸秆还田方式与还田年数对土壤有机碳与氮素周转、作物生产具有重要影响。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集约化的稻麦复种生产系统保障了粮食持续稳定高产,但也面临着面源污染、土壤质量下降等问题[2]。因此,探讨秸秆还田方式和年数对稻麦复种农田土壤碳库和氮库变化以及作物生产的影响,对促进稻麦复种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由两个试验组成,试验一于20
禽流感病毒是危害当前养禽业的重要病原,它不仅给家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由于人畜共患引发一些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因此有效防控禽流感发生已成为家禽业健康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研究已发现鸭对流感病毒敏感性显著低于鸡,主要原因在于鸭可依托体内特有的RIG-I信号通路的激活发挥抗病毒效应。在免疫信号通路中泛素化修饰广泛存在,其不仅调节细胞内多项生理功能,还参与调控多种病毒的复制与增殖过程。TR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