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模型分割与配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wu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三维扫描技术的全面发展,我们可以获得越来越多的三维模型,对三维模型的处理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三维模型分割和配准是三维模型处理的重要步骤,被广泛应用于文物保护、医学、逆向工程、工程设计、动漫等众多领域。但三维模型的分割仍旧存在分割无意义、过分割等问题;配准也存在时间长、结果不精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兵马俑碎片数据与三维颅面数据为研究对象,对三维模型分割和配准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主要研究工作进展包括:1.提出了基于最小生成树和剪枝策略的三维目标面识别方法。首先,使用积分不变量提取特征分割点,其次,构造最小生成树,结合剪枝策略将其形成闭合边界线,构建特征区域;最后,提取曲面并识别三维颅面面部或者兵马俑碎片断裂面等目标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完成三维模型的目标面识别。2.改进了基于多个随机游走的互动形状三维模型分割算法。该算法在三维模型上根据所有代理的可能性分布,设计多个代理之间的重启规则。这些代理根据转换矩阵遍历三维模型,根据形状特征将所有的面聚集成有意义的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依赖初始代理点,解决了传统分割存在的过分割和分割无意义的问题,对于表面复杂的三维模型也同样适用。3.针对迭代最近点配准算法消耗时间长且配准过程中存在旋转过度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加入迭代因子与旋转角相结合模型配准方法。首先,使用本文割算法找出三维模型目标面的特征区域,对三维模型进行粗配准;然后加入迭代因子和旋转角度改进ICP算法,完成精细配准。实验表明,该配准算法精度提高、迭代收敛速度加快,且整个过程无需人为干预。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分析微课在中职学校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所在中职学校护理专业2017级80名学生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教学方法分组,观察组学生(给予微课教学模式,n=40)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方法,n=40),对比2组学生内科护理学学习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学生客观题成绩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学习意识、行为、策略、评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胃肠肿瘤根治患者58例,ASAⅠ~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
目的探讨基因多态性及基因-基因交互作用与缺血性卒中、卒中后血栓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DLDI-TOF-MS)对39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及378例
龙眼(Dimocarpus Longaan Lour.)是我国亚热带名贵果树,具有药用和营养双重功效,经济价值高。随着龙眼产业的发展及人们喜好的变化,以往的大核、果肉薄、可食率低的品种已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184-01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英语课程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小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