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实践探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jun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国际基础教育课程相适应,我国为广泛地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和学者在反思过去的基础之上不仅对各门课程的性质与地位重新进行定位,而且对于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通过分析和比较发现,尽管基于各门课程本身的特殊性从而可以单独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技能之外,各门课程改革又不约而同地走向一个共同点:即都强调本课程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联系生活”成为各科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可见,本轮课程改革的突出理念便是强调生活对于课程建构的意义,实现理性世界、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本文旨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生活元素和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整合进行探索研究,以期为大家当前的教学生活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全文有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中简要阐述了本文选题缘由和我国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在对教学世界和生活世界概念、区别和联系做了细致梳理的基础上,阐明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的内涵和回归生活的思想品德课的特征。第三部分简述了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的理论依据、现状要求及现实意义。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杜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人本化教育思想观、建构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是回归生活的思想品德课的理论根据。思想品德课课程的性质、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内在需要、初中生心理和思想发展的需要、实践教学的需要以及初中生健康成长、人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回归生活的思想品德课的现实根据。创建回归生活的思想品德课堂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有利于更好的实现思想品德课育智功能和育人功能;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第四部分对回归生活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原则与策略作了探讨。回归生活的思想品德课实施的原则包括生活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回归生活的思想品德课实施的策略有回归生活的教学目标、回归生活的教学内容、回归生活的教学过程、回归生活的教学方式、回归生活的教学氛围和回归生活的教学评价。第五部分是教学案例。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及生活中与父母沟通情况选取了《孝敬父母长辈》这一课,在以孝敬父母长辈为荣的课堂氛围中,引导学生把爱心和孝心转化为行动,并让学生明白无须我们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可以通过做一些日常小事来尽自己对父母的孝心。最后设计了实践作业,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通过对学生课外活动成效的考评,强化教育效果。
其他文献
《涉江采芙蓉》是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二册第二单元选录的一首诗歌。它以含蓄蕴藉的语言表达了忧伤唯美的情感。本文以朗读法切入本课,要点鲜明、逐层递进地解读并分析了
研究了醋酸溶液调质对石灰石在O2/CO2气氛下煅烧/硫化特性的影响,并结合氮吸附法、压汞法和XRD技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原石灰石相比,调质石灰石在煅烧/硫化过程中表现出
DNA等带电生物大分子通过各种生物膜上的纳米微孔的迁移是生命现象中的关键运动步骤之一,对这种迁移过程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生命运动的分子机理,在快速DNA测序、基因治疗和
“乡下人进城”的文学叙述是将当下中国现代性与世俗生命最紧密、最广泛联系的文学思潮。在“乡下人进城”小说中,进城的乡下人和城里人并非服膺于同质的现代性概念。在物质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近8亿农民。党和国家历来都十分重视“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政策的制定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土地改革方案的实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非政府组织对国际体系,尤其是对主权国家带来了非传统意义上安全上的挑战。非传统安全的地位与意义在当今形势下逐渐凸显。与此同时,作为影响主权
动画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给人以视听上的梦幻般的感受。可以说,动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它吸收和借鉴了造型、动作、绘画、色彩等各种艺术的多种能动元素,
对陕西榆林一重庆鱼泉综合地球物理大断面中在陕西户县经中秦岭至镇巴测段的重力场给以分析和探讨.文中给出了中秦岭造山带(或中秦岭块体)的地壳密度结构、Moho界面深度与山根构
期刊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乳腺癌化疗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4年5月~2015年5月住院接受放疗的乳腺癌患者96例为观察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