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提式二氧化氯发生器残液分离装置设计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55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传统氯酸钠法二氧化氯发生器用于饮用水消毒存在的二次污染和残液处理问题,本文以该类发生器的发生液为研究对象,采用气提式负压曝气技术分离其中的ClO2等有效成分,研究气液分离效果及影响因素,探讨残液回用方法及效果,结合实验结果设计残液分离回用装置,通过残液分离回用装置的运行实验,考察用其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行性。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分批次制取的一定体积和浓度的ClO2发生液为研究对象,考察曝气量、曝气时间等因素对ClO2分离效率影响。结果显示,曝气量和曝气时间是影响气液分离效率的主要因素;曝气量一定,ClO2吹脱率随曝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曝气时间一定,ClO2吹脱率随曝气量的增大而增大。对于25℃、250 mL、含ClO2 33004700 mg/L的发生液,曝气量从2.3 L/min增至5.5 L/min,达到95%以上ClO2吹脱率所需的曝气时间从8min逐步减少至2 min,达到99%ClO2吹脱率所需的曝气量(曝气时间)分别为4.5 L/min(5 min)和5.5 L/min(3 min)。(2)以模拟的连续流ClO2发生液为研究对象,考察发生液流量、曝气量、曝气时间等因素对ClO2分离效率影响。结果表明,曝气量和曝气时间仍是影响气液分离效率的主要因素,其影响规律与批次实验一致;随着发生液流量的增加分离效率略有下降,但不如曝气量、曝气时间的影响明显,采用4.5 L/min或5.5 L/min的曝气量曝气10 min均可使流量为2030 ml/min的发生液达到96%以上的ClO2吹脱率。(3)利用分离出ClO2后残液,根据其中剩余氯酸钠和盐酸的量,仅补加适量氯酸钠再次进行ClO2制备,100mL残液补加4.75.2 g氯酸钠可以制得3.105.89mg/L的ClO2溶液,其制备成本仅为新原料的2/3,该结果验证了,残液回用的可行性和经济性。(4)根据批次和连续流气液分离实验的结果,设计了与50 g/h二氧化氯发生器匹配的气提式残液分离装置,通过调试并与ClO2发生器的同步运行实验,考察残液分离装置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残液分离装置可以通过调整动力水流量实现对曝气量的调节;在10.5 L/min的曝气流量下,稳定运行2 h后,ClO2的吹脱率在95.6%98.2%之间,Cl2吹脱率稳定在96.7%98.8%之间,达到预期效果。考察了实际发生器利用残液制备ClO2的效能,残液流量在1.2 L/h、500 g/L氯酸钠溶液补加量为0.2 L/h,可以实现ClO2额定产能的95%以上,比采用全新原料可节约成本25%左右。
其他文献
以钾长石碱焙烧熟料为原料,研究熟料中二氧化硅的溶出规律.考察了溶出过程中溶出温度、溶出时间、搅拌强度、熟料粒度和Na OH溶液浓度对Si O2溶出率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和
受测量噪声的影响,采用单-指标评价桥梁安全容易产生误判,因此提出-种基于Bayes理论的桥梁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将识别过程分解为损伤定位识别与损伤定量识别两部分,首先采用B
针对P-BWT精确匹配算法存在只支持短串查询并且只能工作在单处理器上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多核并行的支持任意查询长度的精确查询算法.改进了P-BWT索引上的查询过程,当一个查询
自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研学旅行的相关政策文件以来,研学旅行在全国逐步得以推广,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等10个部门也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指导意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研学课程成为研学旅行的重中之重。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有独特的区域特征和丰富的研学资源,本文基于初中地理教学内容,以研学旅行为途径对呼和浩特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应用。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
习题课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习题教学既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圆锥曲线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高中习题课教学中圆锥曲线的相关习题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文选取圆锥曲线章节,尝试将波利亚“怎样解题表”的相关理论应用到圆锥曲线习题课的教学中。考虑到圆锥曲线习题课中习题综合性强、难度较高,若在习题课中初次引入波利亚理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