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索驱动航天员虚拟平面作业训练机器人控制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xi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载人航天技术是每个国家航天建设的关键技术,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科技以及政治都起着举足轻重的决定性作用。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员出舱活动任务越来越复杂,包括推送物体或举起重物等,而太空中失重的环境下物体受力后的运动状态和地面完全不同,若航天员以常规的思维方式来施加力,就会导致安全事故。为此航天员在飞向太空之前需要在地面进行微重力环境下的模拟操作训练。本文根据研究背景,设计了一款柔索驱动航天员虚拟平面作业训练机器人,其作用是在地面模拟太空中失重环境下不同质量物体在施加力后的运动状态,进而培养航天员的思维方式,为太空中出舱活动做好基础。此机器人由柔索驱动,为平面构型,具有三个自由度,可以实现航天员推拉物体、托放物体以及转动物体三个方面的训练内容。论文的具体研究工作包括:首先,针对航天员的出舱活动任务、航天员所处的环境等因素确定此柔索驱动航天员虚拟作业训练机器人的设计要求,进而来确定此机器人的结构方案,包括整体结构、尺寸规划、柔索布局,其整体结构分为导向机构、虚拟操作单元、驱动单元三个部分;进而根据期望机器人所能达到的功能进行总体控制方案设计和通讯方案设计。根据结构设计方案及机器人的运动特性,建立机器人运动方程,对机器人进行运动学分析,并进行仿真验证;根据机器人的力学特性,建立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对此四柔索机器人机构的动力学进行分析,并进行仿真,在做机器人动力学分析时,针对其柔索力冗余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力分配算法,并与以往的广义逆算法做对比,基于粒子算法的力分配算法效果非常好,并通过Matlab仿真分析模块进行仿真,来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及优越性。对机器人的控制策略进行设计研究,首先针对四柔索驱动的整体控制策略采用力位并行的控制方案,三根柔索用位控保证位置加载精度,一根柔索用力控保证四根柔索上的力分配合理,分别对其控制器进行设计及仿真分析,并针对力控单元的多余力提出速度预估模型,来提高控制效果。为了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及此机器人装置的人机性能,利用d SPACE半物理仿真平台进行实时实验研究,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单柔索位置伺服控制实验、力主动加载伺服控制实验、力被动加载伺服控制实验、双柔索人机性能实验,经过实验研究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新星爆发是天体物理中非常重要、复杂的物理过程。这些物理过程包括白矮星吸积物质、物质混合、失控热核爆发、物质抛射、激波加速、冷却以及尘埃凝结。观测上对应亮度增加一万倍的光变、瞬时的超软X射线辐射、伽玛射线辐射以及随后的红外辐射。尘埃的形成就对应于红外辐射。最近几年,在一次新星爆发的抛射物中观测到了无定形碳类尘埃和富氧的硅酸盐类尘埃。这对新星爆发模型和尘埃形成模型提出了重大的挑战。本论文借助恒星演化程
为应对严峻的气候挑战,自1979年起联合国已组织了一系列的全球气候大会,并达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等国际协议。这些应对气候危机的全球行动都要求各国能积极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减排责任,并希望尽快实现碳排放趋势收敛直至达峰,以广泛而深入的国际合作保障全球气候安全。因此,运用一个公平而有效的方法来评估全球CO2排放量以核算各经济体的减排力度,并基于收敛性分析识别碳排放
建筑业对提高国民经济水平、国家的整个基础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传统建筑模式已不再具备优势,而装配式建筑克服了传统现浇方式现场脏乱差、受气候影响大、现场作业工种多、消耗资源多等缺陷,装配式建筑具有有效整合资源,提高建筑质量、缩短工期、节能环保的优势,符合绿色可持续性发展理念。自2016年以来,政府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相继出台了财政补贴、用地支持、税费优惠等政策,一大批装配式
旅游形象是旅游目的地魅力孕育的载体符号,是旅游目的地核心吸引力的灵魂。而旅游投射形象与感知形象的不对称极大影响着旅游地的美誉度,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升旅游形象感知满意度。浚县庙会历史悠久,民俗文化特色显著,被称为华北第一古庙会。随着休闲旅游时代的到来,浚县庙会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发展势头迅猛。而如何塑造一个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彰显时代价值的庙会形象来影响游
水稻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口粮作物之一,其稳产、高产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稻瘟病是危害水稻的主要病害,对水稻产量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实践证明,选育与推广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最有效、最环保的措施。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在关注吃饱的同时,对稻米品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选育抗病、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是当今水稻育种攻关的主要目标。雅禾是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水稻病害课题组创制出的籼型新恢复系,为充
并联机器人在需要高刚度、高精度和大载荷但无需很大工作空间的领域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并联机器人的高精度控制是当前机械学科发展的关键技术,而动力学分析为并联机器人的精准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使用合适的基础理论对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利用现代计算机进行解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托于项目组的课题,设计了一种三自由度的3-PRS并联机器人,完成对空间内物体的拾取任务。针对此并联机构结合旋量理论进行了运动学
莲座蕨目植物是晚古生代欧美植物区-华夏植物区重要的分子。目前欧美植物区莲座蕨目植物的研究已较为深入,而华夏植物区的相关研究还较为薄弱。黔西滇东地区晚二叠世宣威组地层中产出了大量莲座蕨目植物化石,如茎干、羽轴、叶柄和生殖羽片等,为研究莲座蕨目植物各器官的解剖构造特征以及整体植物复原及演化提供了丰富的化石材料。本文采用研究矿化植物化石常用的揭膜法等对产自黔西滇东地区晚二叠世宣威组的三种莲座蕨目羽轴化石
近年来,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船舶智能化的发展,船舶自主航行、安全避障、安全监测已经成为船舶智能化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双目立体测量技术作为计算机视觉的关键技术之一,为船舶智能化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双目立体测量通过两相机同时拍摄同一目标,匹配计算深度能够实时获取目标距离信息。双目立体测量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精度高以及更直观的视觉效果等优点,可以被广泛的应用到船舶智能化发展研究中。
船用起重机是船舶行业重要的装卸设备,由于其具有承载能力大、抗振性强、操作简单、占用面积小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船舶行业。同时,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加大,对船用起重机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起重机的设计向数字化、轻量化、系列化等方向发展。本文以大型船用起重机为研究对象,构建起重机结构的数字化设计系统,旨在提高起重机设计的效率,降低设计人员的设计负担,并为起重机的研发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研究的主要
高红移(z>2)耀变体是宇宙中最亮的天体之一,其伽马射线辐射携带着相对论性喷流的重要信息。相对于一般的低红移耀变体,高红移耀变体的多波段的能谱分布(SEDs)会往低频方向移动,导致其高能伽马射线能谱普遍偏软。来自高红移耀变体的伽马射线光子在传播过程中会与低能河外背景光子发生相互作用而被吸收。并且在源区,高能辐射机制的不同或辐射区的吸收都会影响伽马射线能谱的形态。本文主要围绕高红移耀变体PKS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