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CoMnO的表面改性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层状结构的含镍、钴、锰的新型三元金属嵌锂化合物具有比容量高、结构和热稳定性良好等特点,被认为是有望替代LiCoO<,2>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4>Co<,0.2>Mn<,0.4>O<,2>的循环性能为主要目的,分别采用熔融浸渍法和固相反应法制备了表面有氧化物和LiAlO<,2>包覆的LiNi<,0.4>Co<,0.2>Mn<,0.4>O<,2>材料,并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 采用熔融浸渍法,以Al(NO<,3>)<,3>·6H<,2>O、Zn(NO<,3>)2·6H<,3>O和Mg(NO<,3>)<,2>·6H<,2>O为包覆源,制备了表面有Al<,2>O<,3>、ZnO、MgO包覆的LiNi<,0.4>Co<,0.2>Mn<,0.4>O<,2>正极材料,研究了不同的包覆量(1 wt%、2 wt%、3 wt%、5 wt%)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氧化物包覆后在LiNi<,0.4>Co<,0.2>Mn<,0.4>O<,2>表面形成了一层不均匀的絮状包覆物,同时材料的晶格常数发生了改变,包覆起到了表面修饰和部分掺杂的双重效果;3 wt%的Al<,2>O<,3>包覆后晶格常数改变最大,但包覆量为1 wt%的试样具有最佳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表明材料内部晶格的稳定和包覆层的厚度都是影响材料性能的重要原因;包覆后虽然降低了初始容量,但却明显提高了LiNi<,0.4>Co<,0.2>Mn<,0.4>O<,2>的倍率和循环性能,1 wt%的Al<,2>O<,3>包覆试样在160 m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300次后,还有104 mAh·g<-1>的比容量,次衰减率为0.108%,明显低于试样RM的0.139%;通过对Al<,2>O<,3>、ZnO、MgO的循环特性进行对比,表明包覆材料本身的特性是影响LiNi<,0.4>Co<,0.2>Mn<,0.4>O<,2>电化学性能的重要原因。 采用固相反应法,以LiNO<,3>和Al(OH)<,3>作为前驱反应物,成功地在LiNi<,0.4>Co<,0.2>Mn<,0.4>O<,2>表面包覆了一层不均匀的絮状包覆物α-LiAlO<,2>,用溶胶.凝胶法也获得了一层更加均匀的LiNO<,2>,但是前者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 3 wt%的LiAlO<,2>包覆后明显提高了LiNi<,0.4>Co<,0.2>Mn<,0.4>O<,2>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在1C和3C倍率分别获得了142 mah·g<-1>和108 mAh·g<-1>的比容量,1C循环loo次后次衰减率由包覆前的0.19%下降到0.14%,55℃循环150次的次衰减率由包覆前的0.19%下降到包覆后的0.15%。EIS分析表明,包覆层的存在导致SEI膜电阻略有增加,但电池循环过程中的电荷传递阻抗的增加却得到了有效抑制,因此减缓了总阻抗的增加,提高了循环稳定性。 对影响LiNi<,0.4>Co<,0.2>Mn<,0.4>O<,2>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因素进行了探讨,表明采用恒压步骤有利于抑制循环过程中的容量衰减,材料在3.0-4.3 V范围内具有最佳的稳定性,但容量较低,升高充电截止电压,容量上升但循环稳定性略有下降;表面包覆层改善材料循环性能是因为它可以吸收部分应力,缓和充放电过程的体积变化,从而抑制电池多次循环后的极化,提高循环稳定性。具体表现为多次循环后:CV图上表现为氧化/还原峰位差的减小;EIS图谱上表现为SEI膜电阻的增加,但多次循环后的总z’值大大减小,充电过程中R<,SEI>和Q<,SEI>单调减小,SEI膜厚度随电极电位的升高而变薄,电荷转移电阻R<,ct>锂离子电池LiNi<,0.4>Co<,0.2>Mn<,0.4>O<,2>的表面改姓和电化学性能研究随着电位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加,在4.0 V左右达到最小值,表明此时Li<+>脱出受到的阻碍最小;试样RM颗粒间脱离接触,电极片上出现许多空隙,致使材料导电性能变差,但经包覆后的试样多次循环后颗粒之间及颗粒与导电剂乙炔黑之间仍然接触良好,形貌变化较小。
其他文献
作为火电及核电的核心动力设备,汽轮机末级叶片因其工作在以湿蒸汽为工质的特殊环境中,会出现湿蒸汽非平衡凝结现象。蒸汽的快速膨胀使得凝结液滴出现,产生的湿气损失导致初始蒸汽动力性能下降,热力与动力不平衡相继出现,最终引起汽轮机效率的下降。并且,凝结产生的水滴在主蒸汽流的裹挟下以很大的相对速度撞击动叶前缘,产生制动损失的同时也对叶片造成侵蚀,威胁机组的安全运行,因此对汽轮机湿蒸汽凝结的研究极为重要。
  本文采用数值方法对典型Bakhtar喷管、Dykas叶栅以及三维级叶片流道进行湿蒸汽相变模拟,对模型进
近年来,通过向高聚物材料中填充纳米材料来提高高聚物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因其独特的结构和超高的热导率脱颖而出。但由于聚合物体系原子数量庞大,传统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显得力不从心。耗散粒子动力学(DPD)和平滑粒子动力学(SPH)的研究和发展为介观尺度下复杂网络结构的材料导热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但目前基于耗散粒子动力学和平滑粒子动力学的材料导热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通过耗散粒子动力学来建立碳纳米管、石墨烯以及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粗粒化模型,实现其介观建模,并结合平滑
中国的能源消费和电厂的装机容量现状造成大量的CO2排放,严重危害大自然的环境和人类健康。为了降低CO2的排放,可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物质,如甲酸。然而,CO2没有能量含量,是非常稳定的无反应性分子,将其还原为甲酸是极具挑战性的,因此需要寻找一种高活性的催化剂来促进CO2转换成甲酸反应的发生。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和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不同类型石墨烯基单原子催化剂对CO2的吸附特性,包括钛(Ti)、钒(V)、铬(Cr)、锰(Mn)、铁(Fe)、钴(Co)6种过渡金属和11种石墨烯衬底组成66种不同的催化剂。研究
当前全球环境和能源问题日益严峻,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保护环境是全球范围内研究的重点,而楼宇型分布式能源系统以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或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源动力,建立在用户端,实现供需两侧的温度对口,减少了输送过程中能量的损耗,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很好地响应了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作为一种能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供能方式,楼宇型分布式能源系统已然成为全球性的研究热点。其中合适的系统配置和恰当的运行策略是分布式能源系统能够良好运行的关键,因此为提高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综合效益,必须合理优化其规划和运行。本文主要针对
离心压气机因体积小、单机压比高等众多优点在航空航天、能源化工等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数值模拟对其内部流场进行分析,对于提高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SSTk?ω湍流模型和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通过开发具有源代码的OpenFOAM软件,分别完成离心压气机全流道模拟的数值计算程序相关设置,对带无叶扩压器的离心压气机进行了全流道数值模拟,并对内部流场进行了分析。
  本文对OpenFOAM边界条件、交界面处理方法和离散格式源代码进行了探究。根据高转速离心压气机特点,采用可压缩亚音
从我国的能源消费现状来看,工业领域消耗的能量占到70%,但我国工业的整体能耗水平较高,对能源的利用率较低,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工业余热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以烟气、热水等形式被排放到大气中,这部分余热资源有着巨大的节能潜力。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是目前中低温余热回收领域中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本文中,在概述了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基本原理和结构的基础上,以山东某燃煤电厂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运行的DCS数据,设计了用于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选取了R123作为系统的循环工质。在
燃煤电站脱硫后湿烟气直排导致白色烟羽现象,不仅带走了大量余热资源,还是雾霾现象的可能成因之一,随着对大气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火力发电厂烟气烟羽治理改造已经提上日程。从《上海市燃煤电厂石膏雨和有色烟羽测试技术要求(试行)》开始,部分省市陆续发布了对烟囱烟羽排放的相关要求。
  本文通过对燃煤电厂烟羽产生的机理进行分析,比较了烟气加热法、烟气冷凝法、烟气再热复合法等主流的燃煤电厂烟羽治理方案的技术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两种耦合吸收式热泵的烟羽治理方案,结合某300MW燃煤机组工况,通过构建系统传热模型,
利用和转换太阳能是解决世界范围内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熔融盐、共沉淀制备了纳米SnNb<,2>O<,6>,采用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和金属氧化物表面修饰对SnNb<,2>O<,6>的光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改善。 本文以NaCl、KCl为熔融介质,SnO、Nb<,2>O<,5>为原材料,在600℃下煅烧2 h,通过熔融盐法成功制备了纳米片状SnNb<,2>O<,6>。纳米片结晶性完整,边角平整的六边形结构,厚度约80 nm,边长500 nm左右。通过光电化学测试分析,表明
有机/无机层状钙钛矿杂化材料是能够自组装形成层状结构的一种半导体材料。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往往可以使用杂化钙钛矿作为半导体通道,将有机材料和无机半导体的优异性能结合起来,提高光电材料的载流子迁移率。无机组分的晶体结构和坚硬框架,及强的共价键或离子键提供了高迁移率、热稳定性,而有机成分提供了通过分子裁剪改变光电性能以及良好的自组装和成膜性能,能够使杂化材料像有机材料那样能低温和低成本地加工。这样将有机、无机的优点结合在一个分子复合物内,以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协同效应。 为了研究杂化钙钛矿结构材料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