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资源的城乡配置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基于2007-2016年的省际数据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blanseyo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义务教育是国家强制规定每个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最低受教育年限,是有国家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教育资源包含了参与教育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而人力和物力资源被看作是财力资源的货币表现形式。本文重点探讨了城乡义务教育各阶段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就全国范围内看,教师数量和质量发展的泰尔指数显示,城乡间的差距均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缩小态势。农村小学教师学历在本科及以上的教师占比均小于城镇,且差距较大;数据显示教师质量的城乡差距明显大于教师数量的城乡差距。物力资源中,农村危房面积占比均大于城镇;计算机的使用城乡之间均得到了很大的普及,泰尔指数显示城乡差距在缩小;虽然固定资产总额增加较快,但城乡之间的差距较大,且有逐渐扩大的趋势。从省际间来看,城乡间教师资源的班均数量均值显示,小学近十年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发展过程,而初中一直呈现出上升态势,但差距依然存在。小学阶段班均教师数量农村小于城镇,初中班均教师数量农村同样小于城镇;城乡间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逐年提升,但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城镇中高学历教师明显多于农村。物力资源省级间城乡差距比较明显,城镇办学水平也远高于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有很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但不外乎参与教育过程中的三个主体:家庭、社会和政府。本文实证检验得到,家庭因素中城乡人均收入的改善能显著提升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配置,降低抚养比能减轻农村家庭的负担,增加对物力资源的需求。社会因素中,提高城镇化率将有助于改善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文盲比对农村的影响显著性高于城镇,降低文盲比会提高农村地区对教育资源的需求。政策因素中,调整公共预算财政支出会显著改善城乡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增加农林水事物的财政支出会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需求,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差距。最后本文借鉴了国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经验和本文实证检验得到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些能改善当前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问题的措施。
其他文献
广州社工机构在政府的支持下,规模和力量不断壮大,在社会服务提供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随着政府购买服务及社会工作的深化发展,社工机构自身能力有限逐渐给机构运营发展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促进社工机构在社会服务领域中的更大作用,本研究试图通过系统界定社工机构能力概念,并以此为依据比较分析不同类型社工机构之间的能力呈现现状以及分析其差异的影响要素,找到社工机构能力建设的关键点,为如何进行能力培育提供操作性
在对外汉语教材中,人物的设置及其承担的角色功能,往往有其深意存焉。如所周知,教材内容的呈现、知识的输出等等,离不开编者设置的若干场景,而场景则由其中的人物构成。人物的国别、性别、年龄,尤其是他们之间的关系,通常决定着他们在各种场景中的互动方式;而这种互动方式,又在具体的场景中呈现着中华文化的特性,这就使教材的学习者在接受汉语知识的同时,也在“旁观”和体验着场景中的中华文化。因此,假使我们的汉语教材
本研究以印尼八华学校二年级学生汉语送气不送气声母的偏误情况为例,实地考察74名学生的语音习得现状,收集了录音样本和语言背景数据,整理归纳得出以下两种偏误类型:发音部位偏误、发音方法偏误。其中,发音部位偏误包括舌尖前、后音相互转换,舌尖、舌面音混用,舌尖后音腭化;发音方法偏误包括塞擦音混用,清浊音转换和送气不送气相互转换。造成上述两类偏误的原因主要为: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负迁移、语言背景的影响,其中母
作为政府强力投放的农业保险,其运营绩效与其规制息息相关。我国农业保险的变迁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囿于规制投放者的有限理性、意识形态刚性等,导致了农业保险规制供给的不足和错位,继而使得制度陷于无效率或失败的困境。因此,有必要对农业保险规制进行评估,以检验规制效果、弥补规制缺陷,促进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按照“为什么需要对农业保险规制进行评估——如何构建农业保险规制评估体系——
自贯彻“一带一路”政策以来,中国举办了许多援外课程,这种特殊的教育口译形式往往是交传,帮助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享自己的成功发展经验。由于译员往往需要理论研究作为实践指导,我们现在亟需对教育口译场景下译员的角色和能动性进行研究,然而,这一领域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数量却十分有限。在这种背景下,有针对性地分析这种新型的口译类型——培训课程口译,显得极为紧迫。因为教育口译在中国是相对新颖的概念,通过详
随着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数量和规模的日益增加,污水厂尾水的排放量也越来越大。但因污水脱氮除磷处理工艺技术的局限性,使得尾水中氮、磷污染负荷往往依旧较高,从而影响了受纳水体水质和水生态系统健康。本文以合肥市板桥河的蔡田铺污水厂尾水排放口上、下游长约2.5km的河段为对象,从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按每两个月采样一次的频率采集表层沉积物及其上覆水样,通过对排放口上方对照点(CP)和下方3个采样
民俗节日写作是一种特殊的写作形式,它既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汉语写作能力,还需要学生对民俗文化有充分的了解,并对民俗节日写作的写作文体、写作思路和写作方法等有一定的掌握。因此民俗节日汉语写作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留学生的汉语写作水平和汉语综合能力等。本文以天津师范大学本科三年级泰国留学生的民俗节日汉语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从中发现并总结出泰国留学生在民俗节日写作方面存
历史课是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以历史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特别是培养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中国的基础教育,由于长期以来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尽管是提倡和要求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等新的学习概念,但多数教师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现象普遍存在。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坚持新课程改革中的“学生为主”的原则,注重“过程和方法”目标的实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和志愿者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政府部门开始重视“社工+志愿者”联动的开展,广东、上海等地区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社工与志愿者的联动合作。广东省自2013年开始探索“社工+志愿者”联动服务,开启社会服务的新方式。然而,在实践的过程中,社工与志愿者联动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如何使“社工+志愿者”联动服务运作更顺畅,有效整合双方的力量,是值得探讨的话题。结合广州
洛克早期自然法论文可分为三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致力于解决关涉自然法的一个核心问题,第一部分处理自然法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探讨自然法的认知问题,第三部分讨论自然法的约束力问题。本文的写作正是以对这三部分的分析为基础。在自然法的存在问题上,文本主要介绍洛克对自然法存在的五项证明。在早期自然法的第一篇论文中,洛克便提出了五项论据来证明自然法是存在的,由于这些论据通常被认为是含混的、不充分的,而未受到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