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字句形式、语义研究和话语分析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3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从形式,语义,话语分析三个方面全面阐述字句的特点,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概述对字句研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为形式研究,全面描述“对”出现的句法环境,包括它充当不同句法成分时的情况.重点分析对字结构作定语和作状语时的特点,中间涉及到对字结构作定语的歧义问题.对字结构作状语时谓语的不同类型等方面的重要问题.为语义上的问题寻找形式上的辨别途径.第三章为语义研究,在借鉴前人分析的基础上,该文认为介词“对”可以表示四类语法意义,“朝着,向着”,“对待”,“针对”,“诊断的角度”.在区分这四类不同语法意义的基础上,该文还分析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并构拟出它们之间可能的虚拟途径;第四章为话语分析,由于对字句使用的环境多种多样,情况复杂,所以该文只选择了法律文本中的对字句这一个案进行分析,描述了法律文本中出现的对字句的不同类型,它们在法律文本中的作用,不同类型法律文本对不同类型的对字句的选择等内容;第五章为结语,总结全文的分析,理清脉络.
其他文献
在《文选》所载这七十篇序中,其中有十篇当属于史辞类.尽管萧统编《文选》时是在总集、别集或是作者单篇行世作品中选录诗文,但这十篇序,大多源于史书(包括“旧事”类史书,如
该论文以古代最著名的典籍之一《论语》的今译译文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对译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手段及其它一些相关理论.并将对译法的理论研究与现代科技手段--计算机的处理程
作者开始思考日本道教研究和中国道教研究之间有何不同.后来通过自己的研究,作者知道《性命法诀明指》和《悟真篇》等内丹书在现代也有实际价值.那么到底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网络文学”的悄然兴起给文坛带来了活力,也给传统的文学观念带来挑战和变化.该文主要以近几年的中文网络文学为对象,对这一新兴文学样式的存在方式进行解读,探讨网络介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