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地面沉降风险评价体系及风险管理研究

被引量 : 31次 | 上传用户:yangqixu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依托上海地区各类地面沉降的长期监测资料,根据上海地区地面沉降发生的机理,综合考虑地面沉降灾害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的严重影响,归纳出决定上海地区地面沉降风险程度的主要控制因子。据此开展地面沉降风险评价研究工作,确定风险评价要素,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风险评价模型,进行上海市地面沉降风险评价的实证研究;分析上海市采取地下水人工回灌措施对地面沉降风险的防治效果,并进一步探讨了地面沉降防治过程中地下水人工回灌对地质环境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最终提出控制上海市地面沉降风险的分区管理对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上海市地形地貌、基岩地质概况、第四纪地质、人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等地质背景分析,结合近年来上海市地面沉降发展历史,分析上海市地面沉降发生的原因包括:受区内继承性特征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上海地区形成了二个凹陷和三个隆起,在凹陷带内第四系疏松堆积较厚,构成了地面沉降的物质基础;上海市地下水开采比较集中,地面沉降现象严重,并发育了数个沉降漏斗;通过数据分析表明,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引起了地下水流场的变化,对地面沉降量的相对大小与分布特征产生影响。此外,工程建设活动也对地面沉降产生影响: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线性工程建设对区域地面沉降空间格局影响较大;受深基坑降排水影响,浅部第Ⅰ承压含水层地下水位呈下降态势,中心城形成明显的地下水位漏斗,对地面沉降影响明显;城市建筑荷载对地面沉降具有长期影响。地面沉降造成上海市建筑物破坏、井口相对抬升、桥洞净空减少、市政设施破坏、港口码头或堤岸失效、江海水倒灌、洪涝、农田盐渍化等城市风险。2、根据上海地区地面沉降的特征与发生的机理分析,上海地区地面沉降地质灾害的风险要素由危险性和易损性这两个要素系列组成,以此要素建立上海市地面沉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将上海地面沉降危险性增加的因素归纳为地面沉降易发程度、历史灾害强度、预测沉降速率、地势高程等指标;将上海地面沉降易损性增加的因素归纳为城市人口密度和单位面积的GDP以及建设用地所占比重,另外还包括市政设施:防汛墙长度、供水管密度、高架道路密度和轨道交通密度;影响易损性减小的因素为减灾防护的投入,包括单位面积减灾防护投入以及单位面积回灌投入。3、确定了上海地面沉降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为: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及风险评价三级模式,据此分别建立了上海地面沉降危险性评价模型、易损性评价模型和风险评价模型,其中,采用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适合上海地面沉降危险性评价模型;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判别分区建立适合上海地面沉降易损性评价模型;采用统计分析法、基于Mapgis基础建立适合上海地面沉降风险性评价模型。4、利用危险性评价模型进行上海地面沉降危险性评价,得到结论:上海主要处于地面沉降危险性中等区,危险性高区主要分布于中心城区及与江浙两省交界的嘉定、金山局部地区,而地面沉降危险性低区主要分布在地质环境发育较好、地面沉降预测速率较低地区,以奉贤及青浦局部地区为代表。此外,三岛地区均属于地面沉降危险性中等区。5、利用易损性模型进行上海地面沉降易损性评价,得到结论:中心城区地面沉降易损性最为严重;原浦东新区也是地面沉降比较严重的地区,形成了高桥、张江、塘桥等区域性沉降漏斗,归为较高易损性区;宝山区和闵行区归为中等易损性区;松江区、原南汇区、嘉定区三个区归为较低易损性区;奉贤区、崇明县、金山区、青浦区四个区,归为低易损性区。6、利用风险性模型进行上海地面沉降风险性评价,得到结论:以中心城区为中心形成地面沉降的三级体系,即中心城区基本处于地面沉降风险高区,近郊区处于地面沉降较高至中等区,郊区处于地面沉降风险较低区。7、在地面沉降防治过程中,随着地下水人工回灌开发利用控制力度进一步加大,上海市第四承压含水层地下水位普遍呈现上升态势,且中心城、宝山区上升幅度大于10m以上;地下水人工回灌会导致回灌水源与地下水混合后的水质电导率下降,氧化还原电位升高,溶解氧含量有所升高,pH值有所降低,氯离子、重碳酸根离子的浓度有所下降,硫酸根、硝酸根离子的浓度有所升高,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和镁离子的浓度均有所下降;此外,回灌初期地下水中总铁、总锰含量降低,且达到饮用水标准,但当回灌25-35天后发生含铁、含锰矿物组分重新溶出的现象,导致重金属浓度又超标;TOC、COD的浓度均逐渐升高,但并未超过回灌水源浓度值,未造成污染。因此,地下水人工回灌对于缓解地面沉降具有明显效果,对地下水水质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8、针对上海市地面沉降的风险评价结果,本研究进一步提出建设上海市地面沉降管理区的风险管理对策。根据上海市地面沉降风险程度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对应提出上海市地面沉降三级风险体系的管理区划,包括地面沉降重点防治管理区(Ⅰ区)、地面沉降次重点防治管理区(Ⅱ区)以及地面沉降一般防治管理区(Ⅲ区),详细划分各管理区所包含的范围,并从工程措施、规划控制、监测、预报、预警、规避、接受、防灾减灾教育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各风险管理区的风险管理重点。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网络时代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和变革,提出了政府的应对策略:1、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2、以网络、信息技术推动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和经营模式创新;3、
摘要:随着数据业务和智能终端的发展,移动通信对高速率、大容量以及QoS保障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频率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研究提高频谱利用率、扩大系统容量的新技术,支撑通信
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应是:适应社会发展,采用双素质型教师任教;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超前探究学习能力;实现理论、实训、实
苏北运河沟通南北三大流域,兼有输水、灌溉、防洪、排涝、航运等多项功能,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简要回顾了苏北运河水源调度的历史沿革;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江苏省围绕苏北
两天来,我们自始至终,坚守赛场,或看或听,心有无限的感慨。在此,作为一名听课教师和评委的代表,说说自己心中的听课感言。首先,是我的感受。15位教师,都是我们队伍中的普通一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而英语阅读是帮助小学生达到总目标的重要技能之一。同时,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是引发广泛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而且也是学界探讨较多的一个理论问题。围绕着大学生就业问题,近来许多学者从社会资本角度予以讨论。将视线锁定在大学生
我国城市交通机动化进程快速发展导致的能源、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在借鉴国外交通体系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公共交通体系之一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已成为我国许多
摘要:信息采集和管理系统是北京市800MHz TETRA数字集群无线政务网的第三方数据业务应用,可为政府及大型企事业单位提供车辆、温湿度等数据的采集、发送、解析与管理服务。目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各种各样的交通运输工具也是层出不穷,船舶作为一种发展历史悠久,同时也是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仍然在为人类的社会进步、经济繁荣作出巨大的贡献。但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