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放疗在进展期胆道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zs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胆道恶性肿瘤在国内外的发病率近五年来均呈上升趋势,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共同特点是诊断晚,预后差。早期胆道恶性肿瘤主要通过手术切除获得较长期的缓解或者根治,但复发转移或者晚期的胆系肿瘤患者的疗效较差,即使经过化疗等抗肿瘤治疗,生存期很难超过1年。在晚期肺癌、大肠癌、乳腺癌、淋巴瘤等肿瘤治疗中,分子靶向药物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显著改善了这些晚期患者的生存获益,然而在晚期胆系肿瘤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方面,近5年的多项临床研究均未获得优于化疗药物的阳性结果,因而,当晚期胆系肿瘤患者一线化疗(吉西他滨为主的方案)失败后,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二线治疗药物。已经有一系列的研究表明高剂量放射治疗或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于局部不可切除的进展期胆道恶性肿瘤有效,改善了局部控制率和生存期。但是向大范围的进展期胆道肿瘤给予高剂量放疗困难很大,临近器官的不良反应很难降低。本研究拟通过多学科诊疗协助,采用新型放疗方案评估大分割螺旋放疗治疗大范围(最大径10cm以上)进展期胆道恶性肿瘤的作用和安全性。研究方法:针对胆道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多学科诊疗模式。自2015年02月至2017年10月,对23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大范围进展期胆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大分割螺旋断层放疗,包括肝内胆管癌(n=11)、胆囊癌(n = 6)、远端胆管癌(n = 2)和肝门胆管癌(n = 4)。患者年龄40-85岁(中位数58岁)。其中13人为女性。放疗前接受全身化疗12例(52.2%)。常见的复发部位为腹膜后淋巴结(9例)。中位PTV最大径为13.0cm(范围10.4至18.0cm)。放疗分次从8次至28次不等,剂量为28至72Gy(中位数,54Gy),中位生物效应剂量(biologic equivalentdose,BED)为 74.4Gy(范围为 37.8 至 115.2Gy)。研究结果:这些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1.3个月。局部控制率(LC)率为65.2%,1年生存率为56.5%。在接受放疗生物效应剂量大于等于70Gy的放疗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6.8个月,而接受生物效应剂量小于70Gy的放疗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仅为5.05个月(P= 0.0085)。放疗后观察到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1-2级恶心和腹胀。术后8个月,1例患者出现胆管狭窄,生物效应剂量为115.2 Gy。没有发现肠道出血。结论:低分割螺旋断层放疗治疗大规模胆道恶性肿瘤的初步临床研究是有效和可耐受的。BED剂量超过70 Gy与更好的生存改善相关。多学科诊疗有助于胆道肿瘤放射治疗的推荐和实施,有待进一步研究理想的分次剂量和新的联合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子痫前期是一种妊娠期特发疾病,属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范畴,主要临床表现为妊娠20周后出现的高血压合并蛋白尿,而当无蛋白尿存在时合并神经、血液、消化等系统,或心、肝、肾、肺等重要器官中任一受累。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子痫前期仍然是引起孕产妇及围产儿患病率及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目前,对于子痫前期的临床治疗仍缺乏有力有效的措施,只能采取降压、解痉等对症治疗。由于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相当复杂,尽
目的:探讨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为青光眼视神经保护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缺血再灌注组、生理盐水对照组、Y27632治疗组。制作急性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再灌注损伤后24小时和168小时处死各组动物,行HE染色、ADP酶染色检查,光镜下观察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视网膜厚度变化。再灌注损伤后24小时处死各组动物,Westem b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由于缺乏明显的病理学特征,迄今为止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普遍认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具有较强的遗传性,并与环境因素、表观遗传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相关。近期研究显示,Neuregulin 1(NRG 1)与ErbB4为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是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中发现NRG1和ErbB4蛋白的表达异常,且ErbB4的基因敲除鼠也有精神分裂
研究背景和目的:喉癌是指原发部位在喉部的恶性肿瘤,病理类型主要为喉鳞状细胞癌,常好发于中老年男性,我国东北地区是喉癌的高发区域,手术是其治疗的主要手段。肿瘤的形成是正常细胞在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在基因水平上失去正常的调控而导致的,包括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改变。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是相对于遗传学概念而言,在不改变DNA双链序列的前提下,添加相应的修饰基团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包括DNA甲基
《艺术史剧场》在全国艺术院校中提出了"动态艺术史"的观念,其教学理念采用跨学科的方式,以艺术史的历史背景、创作语境、叙事图像为主题,通过话剧表演、角色扮演等师生共同推进的多重体验形式,诠释古今中外艺术观念、艺术流派、艺术事件、艺术作品以及艺术家的人生。本文通过《荷拉斯兄弟之誓》独幕剧案例,探讨艺术史剧场在今日艺术史教学中的改革模式。
背景:未调控生血管因子的过度表达以及心脏外脏器血管的新生大大降低了基因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安全性,本课题组通过筛选出的301bp心肌特异表达troponin I(TnIc)启动子序列调控目的基因在心肌特异表达,为心血管疾病的靶向基因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策略。方法:本课题研究分2部分第一部分:筛选特异性启动子表达载体通过PCR法扩增五个分子量大小为858bp、491bp、301bp、165bp、126bp
非小细胞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其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在肺癌晚期,肿瘤细胞向肝脏、脑及骨等重要器官转移。据临床数据统计,90%肺癌患者最终死于肿瘤晚期转移。众多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细胞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巨噬细胞作为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存活、增殖、迁移、侵袭以及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促进肿瘤细胞从原发位置向不同的靶器官进行转移。A1类
哮喘主要以气道炎症、气道重塑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组蛋白乙酰化是最常见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主要指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调节,调节失衡会导致病理变化。该文回顾论述了近5年来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研究,揭示系统和深入研究的发展方向,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以及思想观念的影响,德育教育一直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上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他可以说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于儿童的学习以及终身教育都占据着重要影响。幼儿园的儿童作为时代发展的动力,对其进行德育教育,提高他们在德育方面的重视程度,对于儿童未来的发展以及自身修养的形成,都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因此,本文对幼儿园德育过程当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X染色体失活特异转录本(XIST)通过miR-22/NLRP3通路对喉鳞状细胞癌(LSCC)增殖的影响。方法:RT-PCR检测34例LS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XIST的表达;CCK-8法和平板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分析法验证XIST对miR-22/NLRP3的靶向作用。用XIST siRNA慢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