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交换群中零和自由序列的子序列和的研究

来源 :中国民航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的研究内容是有限交换群中零和自由序列的子序列和问题.它属于组合数学与数论的交叉研究,可以归结为组合数论这一国际上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子序列和问题的研究吸引了许多国内外学者,包括R.B.Eggleton,P.Erdos,J.E.Olson,I.Leader,A.Pixton,高维东,袁平之等,其研究成果已经相当丰富.本文我们重点关注一类特殊的序列——集合.令G是一个交换群,S(?)G是G上的一个子集,∑(S)表示群G中能够表示为S的子集元素求和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S的和集.论文将从直接问题和逆问题两个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所谓直接问题即确定S的和集的元素个数,逆问题即确定S的和集的元素个数最小时集合S的结构.以下假设S是一个零和自由集合,即0(?)∑(S).论文主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一、6元零和自由集合的逆问题.1972年,R.B.Eggleton和P.Erdos猜想|S|=6时,|∑(S)|≥19.2008年,高维东等人对该猜想作出了正面回答.本文确定了当|S|=6,|∑(S)|=19时零和自由集合S的结构.二、7元零和自由集合的逆问题.2010年,袁平之等人证明了当|S|7时,|∑(S)|≥24.本文证明了当|S|=7时,|∑(S)|=24当且仅当是阶为25的循环群.三、8元零和自由集合的和集的大小.结合前两部分的结论,我们证明了当|S|=8时,|∑(S)|≥30.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们仍然无法确定|∑(S)|的精确下界.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Th22细胞是CD4~+T细胞的其中一种亚型,主要通过分泌细胞因子IL-22参与机体的炎症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症等疾病或病理过程的发生或发展。因此,弄清楚调控Th22
背景和目的门静脉血栓形成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目前各种介入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应用缺乏统一规范,本研究通过对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不同介入治疗方案的适应人群、安
近几十年来,我国高速铁路迅速发展,形成巨大的铁路通行网。高速铁路推动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并且成为人们主要的出行方式。自铁路历经数次提速后,铁路运行的安全性得到广泛关注。保障列车安全运行是我国铁路运输当下最重视的问题。超声、涡流等传统检测方法速度慢、占用铁路线路且检测效率低下,已经跟不上铁路发展的步伐。必须研究一种实时、高效的钢轨裂纹检测方法。声发射技术作为近几年提出来的钢轨裂纹无损检测新手段,弥
目的:本研究通过相关实验方法检测FOXD3基因在肾癌组织的甲基化状态并结合临床资料探讨其在肾癌发生发展中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1、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4年1月-2018
针对目前全球能源危机,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而光催化技术的核心在于光催化剂的选择,其中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作为一种高效、廉价、高稳定的光催化剂,已在光催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由于g-C_3N_4层间的范德华力较弱,使其易于形成类石墨烯型的纳米薄片。二维氮化碳纳米片(2D g-C_3N_4)广泛应用于电子、传感器、催化剂和储能等领域。与体相g-C_3N_4相
浅相接双星是两子星均充满它们的临界洛希瓣且相接度低于20%的密近双星系统。它们是联系分离双星与过相接双星的桥梁,其研究对于理解密近双星的结构与演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论文研究了两颗浅相接双星CN And和V737Per的轨道周期变化行为,并对V737 Per开展了测光研究,得到了以下一些研究结果:1.基于所有可利用的光极小时刻数据,我们对浅相接双星CN And进行了轨道周期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其
东南沿海地震带的范围在东经107°~120°、北纬18°~26.1°,地域上包括广东、海南、福建、广西、湖南、及江西南部,这是我国华南地震活动相对频繁的地带。广东省在全国范围来说不属于地震多发和强震活跃地区,但就东南沿海地震带的范围而言,又是一个中强地震较为多发的地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数次7级以上强地震,新中国成立后在省内陆地还发生过1962年新丰江6.1级地震和1969年阳江6.4级地震,造成了
目的:回顾性分析单纯中药治疗和中药联合雷火灸治疗的两组气血两虚型乳腺癌患者的病例经治疗后NLR和PLR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变化,探讨雷火灸在治疗气血两虚型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IL-1(白细胞介素-1)、CRP(C-反应蛋白)、PCT(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及术后应用ω-3多不饱脂肪酸对其水平的影响,从而探究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
研究背景肝硬化是许多肝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仍然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主要病理学特点是肝细胞在弥漫性肝纤维化的基础上,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