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卸载响应比相关论文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和文旅业的发展,需要对大量工程和自然边坡进行人为支护,而抗滑桩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支护结构之一,合理的抗滑桩参......
滑坡灾害是三峡工程库区重要的地质灾害之一,面临三峡水库蓄水的新形势,研究边坡中的水作用规律显得越来越重要.该文选取典型堆积......
三峡库区是滑坡地质灾害多发地带,该区堆积层滑坡发育,黄腊石、新滩、黄土坡、鸡扒子等巨型堆积层边坡均位于该区。2003年三峡水库蓄......
在相邻小间距巷道稳定性分析中引入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将地下洞室视为一非线性系统,建立了加卸载响应模型。通过原样岩石试验、模型......
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地震活动频繁,地震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其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量,地震还对边......
加卸载响应比(LURR)方法是通过固体潮加卸载过程中的某一物理参数的响应差异探查区域应力场演化.本文将这一方法应用于2019年6月17......
加卸载响应比(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LURR)是根据岩石介质本构关系的动态演化特征提出的地震预测方法.2020年6月26日新疆于......
地震动力作用下的斜坡稳定性研究对于我国地震高发的西南山区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西山村滑坡为研究对象,在搜集整理研究区域相关......
用一阶差分法分析了马陵山台与泰安台地磁场垂直分量 Z 的变化,用转换函数法分析地磁场 3 个分量 Δ Z、Δ D、Δ H 的变化,用加卸载响应......
近年来,地下洞室的稳定性是地下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洞室稳定判别比较复杂。本文将洞室视作一非线性系统,将加卸载响应比(LURR)引入到......
将加卸载响应比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地下水位潮汐资料计算中,根据岩石的应变与应力的非线性响应分析了井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物......
以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在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几次中强地震预报中的应用为例 ,讨论了天然地震序列下样本条件对加卸载响应比Y值的影响 ,......
加卸载响应比是一种刻画震源区介质损伤程度的物理学参数,它通过随时间的变化来反映地震孕育的过程来进行地震预测。通过对1990—1......
应用地磁响应比方法 ,分析计算了喀什地磁台 1996— 1999年地磁资料 ,结果表明在伽师强震前地磁场有明显的异常 ,这为震磁信息提取......
加卸载响应比理论是描述震源区介质损伤程度的一种地震预测方法。基于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对2016年11月25日阿克陶M_S6.7地震前加卸......
期刊
基于随机 Poisson 模型和 Gutenberg Richter 关系, 构造在 10 年尺度内样本量从 300 到5 000 的若干组模拟地震数据,计算分析各种样本条件下的加卸载响应比 Y时间......
应用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研究山东省各地磁台2008-2011年数字记录地磁Z分量加卸载响应比的高值异常,与山东及邻近地区ML≥4.0地......
应用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探讨并分析了甘肃省地磁台2008-2013年地磁Z分量加卸载响应比的高值异常与甘肃省及邻近地区Ms4.5级地震......
运用潮汐因子、加卸载响应比及相对应力场等分析方法,对1995年3月19日发生的新疆和硕MS5.0地震前乌鲁木齐基准地震台钻孔应变观测......
用加卸载理论对珲春7 0级深震前加卸载响应比群体异常随时空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响应比群体异常项次具有配套性,在时间上具......
应用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研究分析了辽宁地区2008-2015年观测资料的加卸载响应比异常与辽宁地区M4.0以上地震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适......
计算2018年5月28日松原M5.7地震前6个月的东北地区地磁分钟值数据,分析计算结果得到松原地震孕震区的地磁异常主要为地磁低点位移......
研究分析了高邮地磁台1980~2001年观测资料的加卸载响应比异常与江苏及邻近地区ML5.0以上地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适用于高邮地磁台的......
2007年7月20日特克斯发生了Ms5.9级地震。应用加卸载响应比、斜率法及一阶差分等方法,对地震前温泉台的地磁资料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运用加卸载响应比方法,计算和分析了山西省2008年以来数字化地下水位固体潮观测数据,并选取大于2倍加卸载响应比值作为异常判定指......
在国内外引潮力触发地震近期一些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利用基于区域应力场资料的加卸载响应比时空扫描方法、Schuster检验低p值时程扫......
地球科学家正从两个方面探讨地震的可预测性问题:①研究人员使用基于统计物理的方法,如加卸载响应比(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LU......
加卸载响应比是尹详础等人提出的一种中短期地震预报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测量地震加卸载过程中本尼奥夫应变的比率进行,可能反映了作......
研究了祁连山地震带两次中强地震前的加卸载响应比异常特征,讨论了基于天然地震序列的样本条件对加卸载响应比计算结果的影响,提出处......
在地下采矿工程活动中,煤岩体时常受到循环荷载作用致使煤体强度降低,从而减少煤柱及巷道的服务年限。本文借助 MTS815岩石力学试......
用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对华南地区12例中强以上地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8例在震前响应比值有明显的高值(Y≥2.0)异常显示,通过对响应......
根据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基本原理,以月降雨量和库水位的变化量作为堆积层滑坡的加卸载参数,以滑坡变形加速度作为其加卸载响应参数......
应用时间破裂分析方程中表征地震距释放程度的m值,选取不同空间尺度进行时空扫描研究,得到震前1年以每2个月为时间间隔的空间m值随......
用基于构造应力场资料的加卸载响应比方法,通过应力场参数、最少样本量等多种参数的分区全时空扫描对比,全面总结了大华北地区1970......
加卸载响应比(LURR)理论是一种前景很好的中期地震预测方法,通常在强烈地震发生前的数月至1~2年LURR出现高值,因而LURR可以作为强烈......
以陕西关中地区泾阳、乾陵、周至3个地磁台站的地磁场垂直分量(Z)日均值及3个台站地磁场垂直分量变化与1998年1月5日泾阳Ms4.8地震......
该文首先将汶川余震序列分成西南、东北两段,用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震后两段的响应比值都比较低,明显小于1,这可判......
本文对郯庐断裂带南段开展了分段加卸载响应比变化研究,总结了区域内显著地震前加卸载响应比时序曲线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加卸载响......
21世纪初,在中国西南及周边地区(本文称为"泛西南")开始出现大面积的加卸载响应比(以下简称LURR)异常,根据LURR异常演化,我们于2008年首......
应用加卸载响应比法、日变幅逐日比法及空间相关分析法,分析研究了江苏高邮地磁台1992年至1997年地磁垂直分量的观测资料,结果发现......
在地震等灾变破坏发生之前会出现一定的前兆现象,本文通过损伤力学模型,运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此进行了研究.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到,在......
讨论了三原井水位在泾阳 4.8级地震前的变化特征 ,重点是泾阳地震前水位对固体潮响应的变化 ,即固体潮加卸载响应率与加卸载响应比......
应用曾小苹等人提出的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研究分析了广平地震台1982-2006年地磁资料加卸载响应比与河北省及邻近地区Ms≥5.0地......
利用加卸载响应比、日变幅逐日比、空间相关分析法,研究分析了广平台1982—2006年地磁垂直分量观测资料与河北省及邻近地区Ms≥5.0......
应用差分法分析了高淳台、溧阳台、高邮台、连云港台、宿迁台、海安台地磁垂直分量Z的变化,以加卸载响应比方法研究地磁极值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