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罗定市口蹄疫血清学调查与VP1基因测序分析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b7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在职专硕论文封面样板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主要感染偶蹄兽动物。尽管死亡率很低,但口蹄疫对畜牧生产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并制约了国际之间的动物和动物产品贸易,从而造成显著的经济损失。目前我国养殖地区主要流行的口蹄疫病毒有O型和A型两种血清型,高发病率、复杂的宿主范围和广泛的遗传多样性使口蹄疫的防控极具挑战性。而广东省作为全国生猪养殖产业最大的省份之一,做好口蹄疫的防控对生猪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为了了解近几年广东省罗定市口蹄疫的流行情况,和猪群的免疫防护措施,本研究对广东省罗定市船步和苹塘的两个规模猪场的不同猪群和素龙镇四个养殖户的猪群的血清进行了O型和A型口蹄疫抗体检测,并对疑似口蹄疫发病猪只进行RT-PCR检测和VP1基因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船步镇规模猪场的猪群总体上O型和A型口蹄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和96%,苹塘镇规模猪场的猪群总体上O型和A型口蹄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和98%,而素龙镇散养户的O型和A型口蹄疫抗体阳性率均未超过50%。对散养的疑似发病猪群样本进行RT-PCR检测,并对VP1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测序结果结果及同源性分析表明,此毒株与O/BY/CHA/2010株和O/CHA/31/2010同源性最高。分离出的毒株可能与口蹄疫O/BY/CHA/2010株和O/CHA/31/2010毒株相似。本研究通过对罗定市规模猪场和散养户的猪群进行O型和A型口蹄疫抗体进行检测和VP1测序鉴定,为广东省罗定市O型和A型口蹄疫的疫苗防控情况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合理选择疫苗和口蹄疫的疾病防控提供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随着电动汽车的慢慢普及,自适应巡航控制(Adaptive Cruise Control,ACC)技术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研究逐渐被各大汽车厂商提上日程。电动汽车由电机驱动行驶,驾驶员操作电动汽
甘蔗是制糖业的主要原料,也是重要的生物质能源材料。甘蔗的病害会严重影响甘蔗产量,其中黑粉病是甘蔗的重要病害之一。黑粉病的病原甘蔗鞭黑粉菌(Sporisorium scitamineum)
煤炭洗选加工是目前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技术手段,具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显著的提高了煤炭资源利用率,减少了污染物排放。按照“清洁、低碳、高效、集中”的原则,预计全国原煤入洗比例2020年将达到75%以上,与国外相比,我国原煤多数,灰分偏高,洗选困难。目前国内对于粗煤泥分选技术的研究仍多以实物模型分选试验以及优化设备结构等研究方向为主,因此深化煤泥颗粒沉降分选理论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创新分选机
细菌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它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健康,影响人类正常的生活。无论是由手术还是由植入物引入的细菌感染均会导致伤口愈合缓慢,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临
冷轧含铜高强深冲汽车用钢是在超低碳钢的基础上加入了一定含量的合金元素Ti、Nb、Mn、Si、Cu等来提高钢板的综合性能。本论文针对一种含铜高强深冲汽车用钢,主要研究热轧卷
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是亚太地区果蔬业重要的毁灭性检疫害虫,其寄主广泛,可为害多种果蔬,主要以雌虫产卵于果实内为害,孵化后的幼虫钻蛀果实内取食果肉,使
目的:本研究将探讨miR-181c和NCAPG(non-SMC condensin I complex subunit G)在HCC中的表达情况,及对HCC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以及miR-181c和NCAPG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方法:通过数据库分析miR-181c和NCAPG在HCC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量。使用实时定量PCR(qRT-PCR)分析了HCC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miR-181c和
图的交叉数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在这些年间,国内外研究者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由于其探究的难度大,进展十分缓慢。本文主要研究了一个小阶循环图交叉数的下界和一类循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为缓解供水压力、修复水生态环境,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地下水人工回灌的研究和工程实践。在地表优质淡水资源普遍短缺的局面下,城市雨洪水作为一种易于获取的非常规补给水源受到日益关注。但与常规河湖水源相比,雨洪水的形成受降水控制,以其为水源的地下水人工回灌属典型的间断回灌模式,雨洪水中污染物质在入渗介质中的累积与释放规律必然
大黄素是一种主要存在于蓼科植物虎杖、大黄、决明子、何首乌和芦荟等药材中的蒽醌类衍生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和多种生物活性。但大黄素中因含有大量游离的酚羟基,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