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类繁多的饲用促生长类药物与抗生素添加剂用于畜禽生产,以至在动物性食品中有不同程度的药物与抗生素残留,给公众健康带来潜在的危害。建立快速、简便、可靠的方法监测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对于我国健康可持续畜牧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平皿抑菌快速筛选畜产品中抗生素残留的方法,并分析测定了该方法的精确度与准确度,研究了未来制成试剂盒后,各种成分的稳定性,通过动物实验并用HPLC法对该方法进行了确证。论文由3个试验组成:试验一,以抑菌圈直径大小和最低检测限为衡量标准,筛选敏感菌种和最适培养基,为饲料与食品中抗菌药物残留的高通量快速检测提供科学参考。试验以枯草芽孢杆菌(CMCC 63501)、巨大芽孢杆菌(ACCC 10245)和藤黄微球菌(CMCC(B)28001)为测试菌,以MH、培养基Ⅰ、AM-5为检测用培养基,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以为枯草芽孢杆菌测试菌、MH为检测培养基,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红霉素、金霉素、氟苯尼考和泰乐菌素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最低检测限分别达到0.05μg/mL0.05μg/mL、0.05μg/mL、0.075μg/mL、2μg/mL和0.4μg/mL。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和红霉素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的线性范围为0.05~0.8μg/mL、金霉素为0.075-2μg/mL时,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967、0.9936、0.9947、0.9953。枯草芽孢杆菌与巨大芽孢杆菌相比,各浓度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和金霉素的抑菌圈直径差异极显著;各浓度红霉素(除0.05μg/mL(P<0.05)外)抑菌圈直径差异不显著。MH与培养基Ⅰ相比较,各浓度环丙沙星差异显著;各浓度恩诺沙星差异不显著;红霉素0.8和0.1μg/mL差异不显著、其他浓度差异显著;各浓度金霉素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差异均不显著。结果提示,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红霉素、金霉素、氟苯尼考和泰乐菌素6种抗菌药物的最敏感菌种是枯草芽孢杆菌,最适培养基为MH。但对氟苯尼考和泰乐菌素的检测限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MRL),枯草芽孢杆菌和MH组合尚待进一步研究完善。试验二,以敏感菌种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工作菌种,采用了微生物筛选法检测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红霉素和金霉素等4种抗菌药物残留。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红霉素和金霉素在猪鸡肌肉、肝脏和肾脏组织中的最低检测限都在0.10μg/g以下,都能达到MRL。当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浓度为0.075-0.2μg/g时,猪肌肉、猪肝脏、猪肾脏和鸡肌肉组织中的回收率范围分别在(68.31±5.51)%-(81.61±2.84)%和(61.34士0.80)%-(89.90±2.19)%;金霉素和红霉素浓度为0.1-0.4μg/g时,猪肌肉、猪肝脏、猪肾脏和鸡肌肉组织中的回收率范围分别在(70.11±2.24)%-(90.11±3.98)%和(62.94±3.14)%-(75.52±1.43)%。除了环丙沙星浓度为0.15μg/g时,在猪肝脏组织中的批间变异系数为10.82%,其他的批间和批内变异系数均小于10%。在最高残留限量浓度,测定了在猪肌肉组织中4种药物的假阴性率,环丙沙星、恩诺沙星、金霉素和红霉素的假阴性率分别为:3.0%、4.0%、0和7.0%。稳定性研究表明:应用菌悬液可保存3个月,培养基正常可使用1个月,四环素纸片可保存3个月。试验三,本研究对饲喂不同浓度药物的肉鸡组织中药物的残留进行了微生物法测定和HPLC检测,以此验证本实验建立的微生物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对喂药后18小时鸡组织的检测,微生物法与HPLC法检测的三种药物(未检测红霉素)的残留量相差不大。微生物法作为一种筛选方法具有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