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曲拉和酥油品质特性及产地溯源研究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ge0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牦牛乳因高营养的特色品质,决定其产品具有极好的开发潜力。曲拉和酥油独特的风味和富含营养物质,成为我国传统特色牦牛乳制品,由于牦牛乳制品的品质与产地密切相关,不同来源的牦牛乳制品品质差异较大,极大地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影响其产业发展。目前,对不同产地特色牦牛乳制品的差异性研究还未建立起有效的品质评价体系及产地溯源模型。因此,构建牦牛乳制品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可实现牦牛乳制品产地的可追溯性,保障其产品的质量安全。本研究以甘南碌曲县与玛曲县两产地的牦牛曲拉和酥油为研究对象,采用理化检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及电子鼻等技术评价其品质,通过主成分分析、典则判别分析与聚类热图分析区分不同产地样品,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筛选特征指标,为进一步提高产地溯源准确性,对提取到的因子融合优化,建立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验证模型,探究牦牛乳制品产地的可追溯性,为牦牛乳制品的识别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产地对曲拉的品质影响显著。碌曲和玛曲两产地曲拉色泽存在显著差异(P<0.05),玛曲的曲拉蛋白质、脂肪、水分、灰分营养成分含量更高,酸价、过氧化值均高于碌曲。矿物元素碌曲的曲拉K、Na、Mg、Cu高于玛曲,玛曲的曲拉Ca、Fe、Zn、Mn高于碌曲,8种元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曲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不同,对曲拉中关键风味物质的测定表明,在两产地的曲拉中均检出挥发性风味物质60种,丙醛、乙酸乙酯、乙酸、丁酸乙酯、乙酸丁酯、叔丁醇、2-甲基-1-丙醇、3-甲基-1-丁醇等是碌曲样品的特有挥发性风味物质,玛曲具有的5种特征风味物质分别是醛、乙醇、3-甲基丁醛、2-甲基丁醛、2-己酮、乙酸丙酯和2,6-对甲基吡嗪。电子鼻综合气味信息表明,S6、S7、S8的响应值在两产地的曲拉样品有明显的差异,即两产地曲拉气味信息中甲烷、硫化物、乙醇含量存在差异。通过PCA、CDA与HCA对基于单一类别指标曲拉产地定性判别,单一类别信号的3种判别方式均有不同程度的误判,难以实现产地区分。以PCA贡献率和FA筛选特征指标,两种方式优化的指标能实现曲拉的产地区分,区分效果优于单一类别指标,以FA分析筛选出的L*、b*、粗蛋白、灰分、酸价、Na、Zn、S2、S6为特征指标区分效果最佳。以FA分析优化的指标CDA判别,准确率为100%。在PLS-DA模型中,模型训练总体判别率为100%;在MLP模型中,预测准确率达100%,两种模型均成功预测了曲拉的产地,达到了良好的曲拉产地鉴别效果。产地对酥油的品质影响显著。碌曲和玛曲两产地酥油色泽存在显著差异(P<0.05),碌曲的脂肪含量更高,玛曲的酥油蛋白质、水分、灰分与酸价、过氧化值均高于碌曲。两产地酥油Ca、Na、Mg、Fe、Zn、Cu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K、Mn差异不显著(P>0.05)。酥油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不同,酥油关键风味物质的测定表明,在不同产地的酥油中共检出挥发性风味物质76种,其中庚醛、乙偶姻、丁醛、3-甲基-1-丁醇、乙酸乙酯等是碌曲的特征风味物质,环己酮、2-甲基-1-丙醇、2-甲基丁醛、丁醇、丙醇等是玛曲的特征风味物质。电子鼻综合气味信息表明,S6、S7、S8、S9的响应值在两产地的酥油样品有明显的差异,即两产地酥油气味信息中甲烷、硫化物、乙醇、芳香成分含量存在差异。通过PCA、CDA与HCA对基于单一类别指标酥油产地定性判别,单一类别信号的3种判别方式均有不同程度的误判,难以实现酥油产地区分。以PCA贡献率和FA筛选特征指标,两种方式优化的特征指标能实现酥油的产地区分,区分效果优于单一类别指标,以FA分析筛选出的L*、a*、b*、粗脂肪、水分、酸价、Cu、Fe、S5、S7为特征指标区分效果最佳。以FA分析优化的指标CDA判别,准确率为100%。在PLS-DA模型中,模型训练总体判别率为100%;在MLP模型中,预测准确率达100%,两种模型均成功预测了酥油的产地,达到了良好的酥油产地鉴别效果。
其他文献
叶城沙蜥(Phrynocephalus axillaris)隶属于鬣蜥科(Agamida)沙蜥属(Phrynocephalus),是我国特有物种,仅分布于天山山脉以南的塔里木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以及敦煌盆地等典型的荒漠及半荒漠地带,目前关于叶城沙蜥进化历史的研究较少,其系统地理结构及其进化史暂未明确,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加以补充。因此本文使用3种分子标记(mt DNA、核基因和SNP),针对新疆地区
学位
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建设的重心应在全面开课的基础上聚焦到提升课程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亲和力上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提炼概括,为讲深讲透讲活这门课的道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具体体现在:把“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创新范畴、重大命题和体系架构讲授中,讲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的学理蕴涵;运用“世界观和方法论”找准问题的理论自
期刊
以“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例,阐述通过设计真实情境、开展探究实践活动和项目式学习、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等途径,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以期为解决“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缺少系统教学等问题提供参考。
期刊
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塑料污染已成为公众健康的主要威胁,越来越多的人对环境修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生物环境修复比传统的焚烧填埋场更清洁、更经济。使用微生物群落将各种塑料污染物降解为无毒或毒性较小的化合物是更好的选择。目前,关于微生物群落的生物修复具有现实意义,并且已经在一些案例中得到应用。聚乙烯可以作为微生物群落生存的唯一碳源。微生物可以在聚乙烯表面形成生物膜或者形成一个被称作塑料球的区域,它们相互作
学位
随着工农业的高速发展,西北半干旱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情况日益严重,导致我国面临的土壤污染危机越来越频繁。而铬作为土壤污染中危害大,污染重的一种重金属元素,已经对土壤环境和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威胁。还原稳定化技术常用于铬污染土壤的修复,但应用于西北半干旱区铬污染灰钙土壤的修复鲜有报道。本研究以西北半干旱区铬污染灰钙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还原和稳定化联用技术对铬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探究了还原剂种类
学位
牦牛复杂的混合型毛被结构及绒毛的季节性生长,将有助于其在高寒高海拔地区生存。毛囊作为毛绒产生的微型器官,不断经历退行期、休止期和生长期三个阶段。毛囊的持续再生循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涉及不同类型的细胞相互作用来共同调控毛囊结构的形成。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ingle 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技术可以在不同组织器官单细胞水平突出细胞异质性。因此,研究毛囊中细胞类型
学位
OLR1基因调控乳腺上皮细胞某些蛋白内化的相关机制和免疫反应,且主要在奶牛乳腺组织表达。为挖掘OLR1基因与奶牛产奶性能的相关关系,本研究以宁夏产区某规模化奶牛场中国荷斯坦牛为研究对象,收集产奶性能测定数据,采用DNA直接测序和PCR-SSCP分型技术对OLR1基因遗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利用SPSS25.0一般线性模型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邓肯法多重比较法探讨OLR1基因突变位点与产奶性状之间的相关
学位
喹啉结构是由吡啶环和苯环组成的稠环系,由于其官能团的多样性和形成各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能力,在超分子化学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超分子化学是一个多学科相互交融的研究领域,专注于分子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更大、更复杂结构的形成。在本文中,回顾了喹啉衍生物超分子化学的最新进展。讨论了这些分子可以形成的各种分子间相互作用,包括氢键、π···π堆积和金属配位,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相互作用来创建超分子结
学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对我国养牛产业的威胁不容小觑,持续关注牛源BVDV毒株的生物学和遗传学特征有助于我们动态掌握此种病毒对于牛饲养和生产的潜在威胁。目前,BVDV主要以疫苗免疫为主,没有一个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的方法,需要从病毒感染及复制机制方面有一个更深的认识。BVDV NS5A可以结合病毒5′-UTR,并与3′-UTR互作诱发氧化应激
学位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发于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炎症性肠病,表现为肠道黏膜屏障破坏、免疫紊乱和肠道菌群失调等。目前治疗UC的临床药物主要有磺胺吡啶盐、5-氨基水杨酸、皮质类固醇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但长期使用会有严重的副作用。近年来,单独的益生菌、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作为UC防治方法被广泛研究,但发现治疗效果缓慢,未能满足UC治疗的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