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P和La<,2>Mo<,2>O<,9>晶体中氧空位性质的理论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li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位是一种典型的点缺陷,它与一些功能材料的光学性质或离子的扩散行为密切相关。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的计算方法对两种功能材料中氧空位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本文工作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一)非线性光学晶体KH2PO4中氧空位结构性质研究。   我们研究了KH2PO4晶体中中性氧空位和各种带电态氧空位的电子结构性质。研究结果显示中性氧空位和+1带电态氧空位在带隙中引入了缺陷态。对于中性氧空位,由于缺少一个O原子,体系中多余两个电子,其中一个电子吸附在O空位处,另外一个电子则分散在空位周围的近邻原子上。当吸附一个空穴后,减少了占有的缺陷态,同时产生了新的未占有缺陷态。若再吸附一个空穴,缺陷态消失,表明两个空穴的引入刚好补偿。空位所带来的两个多余电子。我们的计算结果表明中性氧空位和+1氧空位可能与KH2PO4晶体的光吸收有关。   (二)β-La2Mo2O9氧离子的空间排列和扩散行为研究。   首先我们运用分子动力学的模拟退火和结构优化两种方法研究了β—La2Mo2O9的结构。结果证实β-La2Mo2O9结构具有P213空间群的对称性,并且O(1)、O(2)、O(3)三种位置的占有率分别为100%、91.7%、25%与实验符合的较好。在所得到的结构中,每个Mo离子与周围的氧离子形成MoO4或MoO5两种多面体。Mo-O(1)的键长分析表明,O(1)位置可分为两种占位形式。接着,我们采用NEB(Nudged Elastic Band)方法研究了能量极小结构之间的转变路径,发现氧离子以互相协作的方式在晶体内部运动,其中的两种扩散通道可能对高电导有重要贡献,一种是O(2)扩散占主导并辅助于O(3)短程距离的扩散(激活能Ea=0.5eV,等效扩散长度λ=2 A),另一种则是O(3)扩散占主导同时辅助于O(1)、O(2)较长距离的扩散(Ea=1.24 eV,入=4 A)。   (三)β-La2Mo2O9中Mo位被Cr、W取代后的结构等性质研究   在第二部分工作的基础上,运用结构弛豫优化方法研究了Mo位被Cr、W取代的结构性质,然后运用NEB(Nudged Elastic Band)方法研究了W含量为25%和50%两种情况下O离子的扩散行为。研究发现晶胞参数与Cr取代量的关系满足Vegard定律,W则不同。进一步的能量分析表明W取代有利于稳定高温相。关于La2Mo2-xWxO9(X=0.5,1.0)中氧离子(空位)扩散的研究结果显示,W取代量的增加,不利于O(1)参与的扩散发生。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了不同进化阶段水稻种质的耐储藏机制和脂肪氧化酶同工酶Lox1、Lox2缺失延缓稻谷陈化变质的机理。以脂肪氧化酶同工酶定量检测专利技术为平台,分析了低脂肪氧化酶Lox1
自相似是众多物理系统的基本特性,而产生于色散渐减光纤和光纤放大器的正常色散区的自相似脉冲,以其独特的传输特性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以往的研究中,自相似脉冲的传输通常由
宽禁带III-V族氮化物半导体材料在短波段发光器件、光探测器件以及抗辐射、高频和大功率电子器件方面有着广阔应用前景。本文重点研究了使用升华方法自成核生长氮化铝晶体和
本论文旨在从压电效应理论和弹性理论出发,解释各种形态的氧化锌纳米带的形成机制,以及氧化锌纳米线被弯曲时产生电势差的机制。   论文首先介绍了压电效应的发现过程,理论和
复杂纳米结构具有简单纳米结构单元组合引起的新的效应,是构筑纳米器件的基础;复杂纳米结构的控制合成是当前纳米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本文旨在以硫属化合物作为研究对象
本文利用半导体材料辐照损伤模型和pn结能带模型,在GaAs/Ge太阳电池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退化的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GaInP/GaAs/Ge三结太阳电池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退化的数学模型
本文以10 rad/s的钴源作为辐照源,分别在20、50、75、100、125、150和200℃不同温度环境下进行辐照试验,对双极晶体管3DG110在不同辐照注量下进行电学性能测试。为确保试验的可
分等级结构是指:由低维的简单纳米结构如零维纳米颗粒、一维纳米线或棒、二维纳米片等作为基本组成单元,组装成高维度且复杂的几何形貌结构。据文献报道,分等级结构,尤其是层状
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光催化技术在直接使用太阳能处理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两大主要问题上
作为生命遗传物质,DNA一直是生物物理方面研究的主要对象。DNA的凝聚及沉淀对于生命现象的维持与传递、基因药物的合成、基因治疗的实施都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通过紫外-可见光光谱仪(UV-vis spectrophotometer,UV-vis)、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动态光散射技术(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