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诊断和治疗分析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3216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选择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初步了解该类疾病的临床特征、易感菌种分布及相关诊治信息。方法:回顾性研究本中心自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时间段内明确诊断为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病例资料,按纳入标准筛选入组病例。分析临床相关信息,包括人口学、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特征;通过组织培养和生化试验、抗酸染色、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利用分枝杆菌通用引物Hsp65和特异性引物16sRNA进行PCR后测序比对,以及PCR-RFLP)对分枝杆菌进行菌种分离与鉴定;结合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治疗,观察疗效并随访。结果:本研究共入组25例皮肤非典型分枝杆菌病患者中,女性患者13例,男性患者12例。疾病诊断时的平均年龄为52.7岁。感染最常累及的部位是上肢(60%);皮损形态描述以结节(76%)最为常见;外伤占感染诱因第一位(24%);存在免疫抑制状态的患者占20%;32%患者居住于沿海地区;24%患者为水域工作人员。组织病理中70.83%呈现肉芽肿性炎症改变,12.5%形成小脓肿。经组织病理抗酸染色查见菌体结构占35.29%。所有菌种均在培养基上生长,100%涂片抗酸染色阳性,分离自25例患者的菌株通过PCR-RFLP或PCR后进行DNA测序鉴定结果为,M.marinum 36%, M.abscessus 12%, M.haemophilum 12%, M.intracellulare 8%, M.szulgai 8%, M.parascrofulaceum4%, M. shigaense4%, M.colombiense4%, M. conceptionense4%, M.chelonae 4%,M. kumamotonense 4%。包含11种菌,其中RunyonⅠ为1种菌(9.09%);RunyonⅡ为3种菌(27.27%);RunyonⅢ为4种菌(36.36%);RunyonⅣ为3种菌(27.27%)。慢速生长型分枝杆菌占72.72%。25例患者均采用抗菌药物治疗,64%患者治愈,36%患者持续治疗中。结论:25例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患者以中老年发病居多。皮疹多发于上肢,结节样皮损较多见。外伤及免疫抑制状态为可能的诱因。感染性肉芽肿为常见的病理表现。结合组织培养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能准确鉴定常见或少见的非结核分枝杆菌。其中M.marinum、M.abscessus、M.haemophilum为最常见的三种菌种。药敏试验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需高度重视。
其他文献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首创性工作,标准高、难度大,成果质量是国情普查工作的生命线,关系到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转型升级。本文介绍了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青岛测区质量控制的
(江苏省涟水县实验小学,江苏 涟水)    [关键词]:数学教学 实践 合作 交流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共同参与、互动发展的过程。因此,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获取知识技能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品尝学习成功的愉悦感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与有关知识相联系的情境,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猜测、合作、交流等是学生获
波兹曼认为,技术变化是具有环境性的,每一个工具里都隐含了一个不被它的发明者和使用者所察觉的意识形态上的偏倚和行为倾向,由此控制我们对于周围世界的认识和理解,继而改变
本文认为辩证法的实质和辩证法的核心不是同等程度的范畴,不能混为一谈。列宁关于辩证法实质思想的真谛,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并从哲学史和科学史的角度,论述了这一原理及
目的:尖锐湿疣(condylomata acuminata,CA)是临床上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所致。由于疣体
当磁方位角精度要求不高(如要求到分),且不具备实测条件时,利用已有的测绘成果通过计算获取磁方位角就有实际的意义。本文针对具体的已知条件,提出了较为严谨的磁方位角计算
2006年伊始,中央对商业贿赂进行专项集中治理,这是我们党领导的反腐败斗争展开的一项新的攻坚战。3月11日,最高人民检院检察长贾春旺同志在向全国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铿锵有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治
岁月如歌,岁月如画。25个年轮,25个光环,感谢读者、作者,感恩读者、作者;25年来,我们一起承载了耕耘的艰辛、也一同分享了收获的喜悦。在当今医学飞速发展的时代,现代医学体系已形成
本文评述了关于教学过程中主体和客体的几种不同观点。从主客体的哲学意义和教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作用、特点、相互关系等方面对“双重主客体”的观点作了进一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