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温度密度泛函一维Hubbard模型性质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bi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限温度一维多体系统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而密度泛函理论对多体系统的研究一直是属于常用的方法,但是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突变交换关联势体系产生无法收敛的问题,所以本文提出了化学势泛函的解决方法。首先本文通过数值方法先求解了一维均匀Hubbard模型的TBA方程,得到了二阶热力学量比热c,压缩率κ,磁化率χ在有限温度下的结果,发现在低温下这三个热力学量可以做为区分量子相的工具,后结合均匀体系下的结果并通过化学势泛函的方法研究了一维谐振势下Hubbard模型,得到了不同温度下金属相,金属-Mott绝缘体混合相,金属-Mott绝缘体-金属混合相,金属-Mott绝缘体-金属-Band绝缘体混合相,金属-Band绝缘体混合相局域电子密度分布。本文包括以下五章内容:本文的第一章简介了冷原子物理体系和一维强关联体系的背景知识,叙述了有限温度系统的最新进展,进而引出我们的研究课题:有限温度密度泛函一-维Hubbard模型性质研究。第二章主要介绍密度泛函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化学势泛函理论(μ-BALDA)。第三章我们研究了有限温度下一维均匀Hubbard模型的热力学性质。通过计算热力学Betheansatz方程组得到比热c,压缩率κ,磁化率χ,化学势μ等热力学量。我们发现,在低温情况下,一维均匀体系中的磁化率X,比热c和压缩率κ能够度量四个相变区域,分别为真空态,金属相,Mott绝缘相和Band绝缘相。随着温度的升高,体系热涨落逐渐取代量子涨落成为主导,Mott绝缘体相会消失。第四章我们结合均匀体系的结果,通过μ-BALDA方法研究了一维谐振势下Hubbard模型在有限温度和零温下的性质。并通过结果分析了μ-BALDA的局限性。有限温度下,我们得到了体系的金属相,金属-Mott绝缘体混合相,金属-Mott绝缘体-金属混合相,金属-Mott绝缘体-金属-Band绝缘体混合相,金属-Band绝缘体混合相在不同温度下的局域电子密度分布ni,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热涨落会破坏各个量子相。零温情况下,我们得到了不用相互作用下,金属相的电子密度ni的分布,并与密度矩阵重整化(DMRG)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第五章是总结和展望。
其他文献
研究发现量子比特较经典比特独有的量子叠加现象,导致基于量子Fourier变换的一类量子算法从速度上对经典计算有本质的超越。Shor提出的因子分解算法就是基于量子Fourier变换
数学物理反问题是现代工程技术中广泛存在的一类问题,研究这类问题的科学计算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薄体结构、涂层结构由于其具有隔热、防腐、绝缘等优良特性而在现实生
生物膜是维持细胞、细胞器具有相对独立稳定环境的天然屏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其中磷脂是细胞膜中最丰富的液晶态脂质,广泛应用于生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表征和检测中,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农用杀菌剂的大量使用,致使微生物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解决这一难题也成为了农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活性片段拼接以及电子等排等设计原理,设计并
内蒙古地区中-新元古代为裂谷沉积,在中元古代早期裂谷作用开始,大约1800-950Ma时由于裂谷作用,华北板块的北部分裂为两个裂陷槽,平行于板块边界延伸,分别沉积了白云鄂博群和
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是油气资源的富集区域以及未来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天山造山带在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大陆裂解、碰撞缝合等复杂的演化。对其进行研究将对未来的油
继现代电力制度的改革之后,电网发展需要电网调度自动化的支持,而且也是电力走向开放的技术支持之一。电网调度是智能电网运行的命脉,具有技术含量高、实时性强、数据量大等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高分辨率图像在视频监控、医学成像和遥感卫星成像等各个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技术根据输入的一个或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一种灵活且成本相对低廉的仪器实现大气边界层高空风场的测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旋翼无人机平台搭载测风仪器进行直接测风的方法,针对前人研究的不足,通过风洞实验、现场实测、数据后处理等多种手段全面考察该方法测风的准确度,分析其可行性。(1)对无人机测风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总结了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同时也分析了前人研究中的不足和局限性。针对基于多旋翼无人机平台的测风方
量子力学与经典信息学的“纠缠”产生了如今的这个相当活跃的研究学科——量子信息学。在近些年里,这一门新兴学科爆发出极大的研究潜力,在它的各个研究领域都取得了极大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