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托尼·莫里森小说《慈悲》中的女性主体性——自我寻找之旅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bianni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尼·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在世界文坛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在2008年出版的小说《慈悲》中,莫里森继续关注着女性人物的生存状况。本文以主体性思想为主线探讨了莫里森新作《慈悲》中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女性人物主体性的缺失和重构,揭示了奴役的本质。  主体性作为一种心理活动表现的是个体对自身能力的肯定,将自身力量作为主体,并自觉提高自身各项能力。人类主体性会因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削弱,本文分析了造成女性主体性缺失的原因:母亲的遗弃、白人文化的侵蚀、精神分裂和父权社会的压迫。而男性的启迪和姐妹情谊在她们的自我意识觉醒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正视过去、回归本民族文化和获得母亲角色是女性确立自我,重构自我的重要条件。自我控制、自我拥有才能保持真正的自我,自由还是被奴役,不是由肤色和地位决定的,关键取决于自己的内心世界,自我拥有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和自己命运的主宰。
其他文献
语言在交流中得以呈现。赞同与不赞同在交流中不可避免。因为辩论是指各方通过呈现一定的理由,通过驳斥他人的见解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一种交流方式,所以不赞同言语来典型表现
策划 刘之昆 余 玮  从1922年5月5日团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到今天,中国共青团已经走过了86个年头。在中国共青团的历史上既有战争年代的赴汤蹈火,英勇对敌,也有和平年代的火热建设,开拓创新。86年的岁月里,留下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团员在党的领导下勇敢前行的足迹;86年的征程中,回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团员和祖国共奋进的主题曲。  今天,当团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的前夕,回望风雷激荡的建团初
虽然华人移民美国的历史早在一个半世纪之前就已经开始,华裔美国作家却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从美国文坛脱颖而出,令美国书评界为之耳目一新.学术界把第二代华裔作家的崛起
本研究是一项基于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国内英语教材语料库”的词汇深度知识实证调查。鉴于以往教材词汇研究多侧重广度知识和高中英语教材,本文将利用语料库方法以大学英语
这次面对四川汶川大地震,我国的媒体构筑了一个回应迅速、传播有效的庞大资讯体系。尤其是电视新闻采用长时间、大时段的现场连续报道,这不失为危机传播的一种有效手段。无疑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个国家之间合作与交流活动日益密切,英语成为国际沟通应用最广泛的一门重要语言。英语教育也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实行改革开
介绍了煤泥滤饼碎干工艺的技术特点、工艺流程和MNSG13230×1250型煤泥滤饼碎干机的结构特点、技术特征和工作原理。生产实践表明,煤泥滤饼碎干产品水分13%以下,粒度Φ13×25mm
期刊
针对现当代学者在佛典译论译史研究中出现的疏漏讹误,本文从“个案研究”入手,依据《大正新修大藏经》等权威佛籍文献史料,对中国现有部分影响重大的佛经翻译史著述进行了比较全
话语标记语是一种经常用来标记言语与其上下文关系的词。它们在话语理解中发挥引导和制约作用,是语用能力的重要组成方面,也是口语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迄今为止,中外语言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