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嘴豆芽素A基于XRCC1敲除模型缓解PM2.5致氧化损伤作用机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4921417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M2.5可诱导活性氧过度释放,引起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对遗传物质产生毒性作用和不可逆损伤。鹰嘴豆芽素A(BCA)可以有效干预PM2.5所致损伤。XRCC1/BER信号通路可参与机体DNA损伤修复过程,缓解外界环境所造成的DNA损伤。本论文通过CRISPR/Cas9技术建立体外敲除模型,并结合q RT-PCR、Western blot等技术分析XRCC1缺失对BER/DNA损伤修复信号通路的影响,阐明BCA缓解PM2.5所致DNA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基于人源支气管上皮(BEAS-2B)细胞,通过在线工具完成sg RNA设计与引物合成,构建Pg K1.1-XRCC1重组质粒,采用电转染方法将CRISPR/Cas9载体导入野生型BEAS-2B细胞,并经凝胶电泳、测序、TA克隆、表型比对、蛋白定量检测等多种方法验证其敲除效果,成功获得XRCC1基因敲除细胞。在此基础上,基于BEAS-2B野生型细胞与XRCC1敲除型细胞,建立PM2.5暴露-BCA保护体外细胞模型,评价PM2.5致细胞损伤毒性与BCA的干预作用,并对天津市PM2.5进行物理表征,明确其主要致毒成分与最适给药浓度为150μg/m L。BCA基于XRCC1缓解PM2.5所致DNA氧化损伤研究结果表明:PM2.5处理可促进BEAS-2B野生组与XRCC1敲除组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量(分别上调至对照组的2.48倍于2.15倍)、C反应蛋白释放量(分别上调至对照组的1.43倍于1.26倍)、8-羟基脱氧鸟苷释放量(分别上调至对照组1.54倍与1.31倍),显著抑制细胞活力,诱发细胞急性氧化应激,加重DNA氧化损伤水平,而40μM BCA可以有效抑制上述变化;但在XRCC1敲除组中,XRCC1的缺失显著干预BCA的保护作用。结合Western Blot和q RT-PCR技术探究BCA发挥保护作用的信号通路,结果发现:PM2.5染毒处理抑制野生型细胞中XRCC1、PARP1、OGG1、APE1、PCNA等BER通路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77%、67%、65%、75%、72%、83%)及NER/DNA损伤修复通路中p53蛋白的表达,诱导ERCC1基因过表达,而BCA可抑制上述蛋白的显著差异表达;在XRCC1敲除型细胞中,PM2.5虽对各BER通路蛋白具有显著影响,但BCA未表现明显的干预作用。系统地验证了XRCC1在BCA缓解PM2.5所致肺细胞氧化应激损伤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从而阐明BCA缓解PM2.5致DNA氧化损伤作用机制。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渐突出,研究人员正在努力进行新型清洁能源技术的探索和开发,例如电解水技术、燃料电池以及金属-空气电池等。作为这些能量储存与转化技术的核心反应,电化学析氢反应(HER),析氧反应(OER)和氧还原反应(ORR)等迫切需要高效稳定且成本低廉的催化剂,以促进反应高效进行。本研究基于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设计合成了两种金属-碳基复合材料电催化剂,并分别用于电化学HER和OR
学位
鼓泡塔作为典型的多相流反应器在有机合成、生物制药、药物筛选、石化冶金以及环境工程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对鼓泡塔反应器中内流场特性及状态,如气液两相湍流模态、相速度分布特征、相含率分布特征和分散相分散状态的研究,对深入了解气液内部传递现象,优化现有反应器和操作工艺参数以及设计新型反应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计算流体力学(CFD)的快速发展为揭示复杂的反应器内流场提供了区别与传统实验方法的新手段。本文采用数
学位
碳纳米管(CNTs)导电纳米复合水凝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柔韧性及优异的机械性能,是构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皮肤系统的理想材料之一。然而,由于CNTs在水凝胶中容易团聚,导致水凝胶力学性能及导电性能下降,限制了其在柔性传感领域中的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旨在改善CNTs在水凝胶中的分散稳定性,赋予纳米复合水凝胶优异的机械强度和多功能性,研究开发基于CNTs纳米复合水凝胶的柔性机械传感器,提高其传感性能
学位
煤液化产物中含有大量的多环芳烃,这严重降低了油品的品质和清洁性,还会污染环境。多环芳烃加氢饱和不仅不会减少油品产量,还会提高油品品质,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是比较理想的多环芳烃处理方式。加氢饱和工艺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高效催化剂的研发。本文从载体、助剂与活性金属三个方面着手,制备了性能优异的加氢饱和催化剂,并不断改善其催化性能。另外,还初步研究了萘的加氢反应动力学。本文首先探究了不同载体对萘加氢性能的
学位
酶催化具有特异性强、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等优势,已成为合成化学品的绿色工具。氧化还原酶是一类重要的功能酶,其催化还原反应时需消耗当量的辅因子NAD(P)H以驱动底物转化,而外源添加NAD(P)H使成本提高,限制了其进一步工业化应用。光催化可利用清洁、可持续的光能原位再生NAD(P)H,仅需少量辅因子即可持续驱动酶反应。因此,构建人工光-酶催化复合系统已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研究课题。该体系结合了酶催
学位
石墨烯(Graphene)是由经过sp~2杂化的碳原子组成的二维蜂窝状材料,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吸附性、导热性、机械性能及较大的比表面积,在光电产品、能源技术、生物医学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市场。近年来,为了提高石墨烯材料的适用性,越来越多的研究将石墨烯与其他纳米材料复合。磁性纳米颗粒(MNPs)兼具磁性和纳米特性,具有量子尺寸效应、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及超顺磁性,可应用于生物医学、固相
学位
左聚糖(levan)是一种由β-D呋喃果糖聚合而成的天然果聚糖,具有预防龋齿、控制体重、调节肠道菌群等功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天然来源的左聚糖产量低、成本高,极大地限制了其工业应用。本文拟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克隆表达果聚糖蔗糖酶基因,进而体外合成左聚糖,为实现其大规模生产提供依据。本实验从东北大酱中筛选出一株高产糖菌株,经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命名为BM-2。
学位
转录因子NAC参与果实成熟调控,前期研究发现番茄中转录因子SNAC4和SNAC9与果实转红和软化过程有关。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和乙烯与NAC转录因子也存在联系,但三者之间的互作基因以及调控顺序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手段系统分析了SNAC4/9对于番茄成熟的影响。筛选ABA、乙烯合成代谢及信号转导关键基因,解析它们与SNAC4/9在蛋白-蛋白和DNA-蛋白水平上的互作关系,明确NAC转
学位
外泌体是细胞主动分泌的一类膜囊泡,承担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参与调控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外泌体内部含有多种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和预后因子,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展现出较大的应用潜能。然而,由于外泌体的数量少且体积小,难以从复杂样本流体中有效分离,大大限制了其在疾病早期诊断和预后治疗中的应用。DNA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具有精准的分子识别能力和序列可编程性,在制备生物功能材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基于
学位
社会发展导致人们对于大规模储能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锂电池由于成本高,资源短缺等问题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储能的需求。相比于锂而言,金属铝具有三电荷转移的特性,更高的体积比容量(8040 m Ah/cm~3),丰富的资源储存和更高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因此铝电池被认为是极具发展前景的电池体系。然而铝负极表面的钝化膜会阻碍电子和离子传导,与水系电解液的副反应等问题会造成电池容量的损失和循环稳定性的下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