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绍虞是一名多元化的学者,在文学批评史、语言学、阐释学等领域都颇有建树,他是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奠基人之一,与罗根泽、朱东润被称为开创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华岳三峰”。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是早期众多批评史著作的典范。他的研究多参照前任的编写方法,运用“旧学系统法”的治学方式、“以问题为纲”的研究方式,来“保存古人原来的面目”。 第一章主要探讨郭绍虞文学批评观念的渊源。集中讨论郭绍虞文学批评观念产生的社会环境与研究目的。西方的文论思想与中国的古典文化相结合所形成的“狂狷”的文学观念,进化的文学发展观,纯文学观,推动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科的进步。整理国故与新思潮运动所提供的研究方法,陈中凡等学者编写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所提供的文论思想与编写范式,郭绍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自己独特的治学理念,推动了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建构。 第二章主要探讨郭绍虞文学批评观念的形成。集中讨论郭绍虞在文学批评观念研究对象上的贡献。郭绍虞对“文学”“纯文学”“狷狂”等概念的界定,对纯文学观念为主线的梳理,以及对文化民族性的坚守都体现出他做学问的严谨风范与对学问的敬畏之心,为之后的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论思想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三章主要探讨郭绍虞文学批评观念的贡献。集中讨论郭绍虞在文学批评观念研究方法上的贡献。“系统化”的整理,“问题化”的框架,“真实化”的目的都为后来学者研究中国文学批评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模式思路。 本文立足于作为批评史学科开创的奠基型人物郭绍虞的著作,从美学范畴的角度出发,探究郭绍虞文论思想的产生背景、核心观念,以及他的理论贡献,进而揭示出郭绍虞的文学观念在整个中国文学批评史中的地位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