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绍虞文学批评观念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om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绍虞是一名多元化的学者,在文学批评史、语言学、阐释学等领域都颇有建树,他是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奠基人之一,与罗根泽、朱东润被称为开创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华岳三峰”。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是早期众多批评史著作的典范。他的研究多参照前任的编写方法,运用“旧学系统法”的治学方式、“以问题为纲”的研究方式,来“保存古人原来的面目”。  第一章主要探讨郭绍虞文学批评观念的渊源。集中讨论郭绍虞文学批评观念产生的社会环境与研究目的。西方的文论思想与中国的古典文化相结合所形成的“狂狷”的文学观念,进化的文学发展观,纯文学观,推动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科的进步。整理国故与新思潮运动所提供的研究方法,陈中凡等学者编写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所提供的文论思想与编写范式,郭绍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自己独特的治学理念,推动了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建构。  第二章主要探讨郭绍虞文学批评观念的形成。集中讨论郭绍虞在文学批评观念研究对象上的贡献。郭绍虞对“文学”“纯文学”“狷狂”等概念的界定,对纯文学观念为主线的梳理,以及对文化民族性的坚守都体现出他做学问的严谨风范与对学问的敬畏之心,为之后的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论思想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三章主要探讨郭绍虞文学批评观念的贡献。集中讨论郭绍虞在文学批评观念研究方法上的贡献。“系统化”的整理,“问题化”的框架,“真实化”的目的都为后来学者研究中国文学批评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模式思路。  本文立足于作为批评史学科开创的奠基型人物郭绍虞的著作,从美学范畴的角度出发,探究郭绍虞文论思想的产生背景、核心观念,以及他的理论贡献,进而揭示出郭绍虞的文学观念在整个中国文学批评史中的地位和价值。
其他文献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完成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  A温家宝总理在两会结束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谈到自己最后任期时说:“我将在最后一年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永远和人民在一起。”  B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你要做的,就是演好每一场戏。”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能写成诗歌);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作文,不要
《献徵录》是明代焦紘编辑的大型人物传记资料汇编。搜集神道碑、墓志铭、行状、别传、方志、野史等史料,搜罗广泛。相比于清官修的《明史》,具有第一手史料价值。但是由于其资
自从大江健三郎(1935~)199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才逐渐进入了我国研究者的视野。如今十七个年头过去了,学者们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大江创作的方方面面,诸如大江小说的精神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是二十世纪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西方现代美学理论之一。该理论以无意识为核心,从心理结构理论扩展到对人格结构说、心理动力说和梦的理
哈金作为一位华裔作家,一方面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又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因而具备双重文化语境的独特身份。他充分利用这种独特的文化身份进行创作,使其作品大放异
1根据自然规律,联合国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正常值设定为103-107,请根据1990年—2011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趋势图,就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势写出两条结论,并提一个建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