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光敏剂二氢卟吩e6-C15单甲酯光谱性质及体内代谢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rgc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光动力治疗新药二氢卟吩e6-C15单甲酯系蚕砂叶绿素经酸、碱降解后分离制备得到的单体二氢卟吩e6衍生物,具有化学性质稳定、肿瘤/正常组织分布比高、光敏化力和肿瘤光生物活性强等优点,是一种有前途的卟啉类光敏剂,对其开展临床前基础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主要考察了二氢卟吩e6-C15单甲酯的光谱学特性,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二氢卟吩e6-C15单甲酯在生物样品中含量测定的荧光分析法,研究了二氢卟吩e6-C15单甲酯在SD大鼠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特征。  一、二氢卟吩e6-C15单甲酯荧光光谱特性的研究。  本试验开展了二氢卟吩e6-C15单甲酯在不同溶剂体系中荧光光谱特性的研究。首先比较分析了二氢卟吩e6-C15单甲酯在甲醇、乙醇、丙酮、乙腈、磷酸盐缓冲液和水6种不同溶剂体系中的荧光光谱特征,进一步考察了有机溶剂含量和溶液pH对二氢卟吩e6-C15单甲酯发射波长和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H7.2磷酸盐缓冲液-乙腈(3:7)混合溶液中二氢卟吩e6-C15单甲酯荧光强度大、性质稳定;二氢卟吩e6-C15单甲酯荧光分析法检测的最佳激发波长为398.00nm或498.00nm,最佳发射波长为664.05nm。  二、血浆生物样品中二氢卟吩e6-C15单甲酯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与确证。  本试验以二氢卟吩e6-C15单甲酯的荧光光谱特性为基础,首次建立了简便、快速、可靠的检测血浆生物样品中二氢卟吩e6-C15单甲酯的荧光分析法。采用pH7.2磷酸盐缓冲液-乙腈(3:7)混合溶液沉淀SD大鼠血浆蛋白,选择498.00 nm和664.05 nm作为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建立的SD大鼠血浆样品中二氢卟吩e6-C15单甲酯荧光分析法专属性好,灵敏度高,血浆内源性物质及其它物质均不干扰样品的测定。二氢卟吩 e6-C15单甲酯血药浓度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50~50.00μg·mL-1,最低定量限为0.50μg·mL-1,低、中、高QC样品的批内和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68%,相对回收率大于93.88%。血浆生物样品经蛋白沉淀处理后的提取回收率大于90.65%,高浓度样品经稀释后不影响其实际血药浓度的测定结果。二氢卟吩e6-C15单甲酯标准贮备液15天(避光、密封、低温-20℃)放置稳定性和血浆样品室温2h放置稳定性、预处理后2h稳定性、反复三次冻融稳定性、15天(避光、密封、低温-80℃)放置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在一定贮存条件下,二氢卟吩 e6-C15单甲酯贮备液和血浆样品短期和长期稳定性均良好。  三、二氢卟吩e6-C15单甲酯在SD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本试验选用18只健康、成年SD大鼠,体重200±20g,雌雄各半,随机分成三组进行试验,分别于尾静脉单剂量注射给药1 mg·Kg-1,2 mg·Kg-1,4 mg·Kg-1二氢卟吩e6-C15单甲酯注射剂后按既定时间点从眼眶静脉丛采血。采用评价的荧光分析法测定血浆中二氢卟吩e6-C15单甲酯的浓度,结果由BAPP2.0软件进行处理,经非房室模型法(统计矩法)估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实验结果表明,SD大鼠单剂量静注1、2、4 mg·Kg-1的二氢卟吩e6-C15单甲酯后,二氢卟吩e6-C15单甲酯的药代动力学药时曲线末端相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51.93±23.28h、35.54±6.97h、28.67±8.93h;平均驻留时间(MRT)分别为65.38±31.73h、43.00±9.04h、34.71±11.58h;初始浓度(C0)分别为16.52±2.13μg·mL-1、32.89±5.59μg·mL-1和62.34±7.83μg·mL-1;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τ)分别为153.56±38.10μg?h·mL-1、281.42±9.59μg?h·mL-1、460.54±37.65μg?h·mL-1;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240.88±112.23μg?h·mL-1、355.23±26.62μg?h·mL-1和546.49±83.39μg?h·mL-1;总清除率(CL)分别为4.87±1.96 mL·h-1·Kg-1、5.66±0.48mL·h-1·Kg-1和7.48±1.26 mL·h-1·Kg-1;表观分布容积(Vd)分别为273.99±79.33mL·Kg-1、240.27±38.13mL·Kg-1和248.21±54.16mL·Kg-1。药代动力学参数线性分析的结果为三个剂量组初始浓度(C0),AUC0-τ符合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随给药剂量成线性变化。  四、SD大鼠多剂量给药二氢卟吩e6-C15单甲酯后体内蓄积效应研究。  本试验采用6只健康、成年SD大鼠,体重200±20g,雌雄各半,进行二氢卟吩e6-C15单甲酯在SD大鼠体内多剂量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受试SD大鼠分别于每日晨间同一时刻尾静脉注射给药2mg·Kg-1二氢卟吩 e6-C15单甲酯注射剂,连续7日。从第五日开始给药前采集血样,第7日给药后按单剂量试验时间点采集血样。荧光分析法测定不同时间点SD大鼠体内二氢卟吩e6-C15单甲酯的血药浓度,考察二氢卟吩 e6-C15单甲酯多剂量给药在体内的稳态过程、峰(Cmax)-谷(Cmin)波动系数DF、稳态药代动力学特征以及可能产生的蓄积效应等。  试验结果表明,从第五日起SD大鼠体内二氢卟吩e6-C15单甲酯的血药浓度已基本上达到稳态,即血药浓度不再随给药次数增加而增加。多剂量静注给药二氢卟吩 e6-C15单甲酯2mg·Kg-1后 SD大鼠体内稳态药代动力学过程初始峰浓度(Cmax)、谷浓度(Cmin)、坪浓度(Cav)和AUCss分别为:36.68±4.61μg·mL-1、0.85±0.18μg·mL-1、3.55±0.58μg·mL-1、255.91±41.39μg?h·mL-1。通过综合分析SD大鼠多剂量给药实验后体内二氢卟吩e6-C15单甲酯动态过程药时曲线的比较结果、峰浓度 Cmax和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0-τ的显著性差异检验结果以及药时曲线AUC0-τ的平均累积比,均提示二氢卟吩e6-C15单甲酯血药浓度在SD大鼠体内不产生蓄积效应。
其他文献
在当前形势下,民族器乐正在以各种方式飞速发展,中小学课堂对民族器乐无疑是一个发展的大好条件.同时能够提高新时代中小学生的音乐素养与音乐技能,丰富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
本论文针对广式凉果中因糖精钠、甜蜜素等甜味剂超标引发的安全性问题,以新型高倍甜味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高倍甜味剂的复配规律以及在凉果中的应用,得到的主要成果如下:   1
普鲁兰多糖是由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发酵产生的一种胞外多糖,其特殊的结构赋予了它许多优良的理化性质,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化工、石油及其它制造业,需求较大
在石化装置国产化、大型化、原油劣质化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中东高硫原油加工企业的工业管道因流动腐蚀引起了普遍性的非计划停工,给企业生产、周边环境和公众安全带来重大隐患,冲
现有传统火炕污染大、温控难,而地板采暖和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又具有成本高,效率低等不足,远不能满足舒适度要求。鉴于此,主动式太阳能炕采暖系统和Trombe墙相结合的新型太阳能
变循环发动机通过改变自身部件的几何尺寸来适应不同涵道模式下的气动热力循环,从而能够在大飞行包线兼具涡扇、涡喷发动机的性能优势。因此,变循环发动机控制系统的相关研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针对初中音乐鉴赏课中出现的越是年级高,学生的聆听效果、体验、创作的热情却越不尽人意,这种不成正比的现象屡见不鲜,笔者顺应学校微共体协作学习的课题大潮,把协同学习这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三七素(Dencichine),分子式C5H8N2O5,分子量为176.13,化学名为β-草酰基-L-α,β-二氨基丙酸(β-N-oxalyl-L-α,β-diamino-propionic acid),是三七中主要的止血成分,一种八肽非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