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欧洲对中国史学文化的认识与启示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15987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末清初这一时期在中西交往史上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虽然历史上中西之间文化交流一直连绵不绝,但真正第一次形成碰撞,还是发生在这一时期。本文所致力的,也正是基于这一时期中西史学交流所带来的相关影响与认识问题及其启示。反映关于这一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著作很多,涉及的方面也很广,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都从各方面对中西文化交流的状况展开了各种研究,其中也有许多涉及史学文化交流影响的研究。这些研究,在向我们展示了中西史学文化交流发展的历史脉络的同时,亦引出我们的思考:这一时期中西史学文化交流呈现出何种特点?造成这些特点的深层次原因何在?这正是本研究所重点关注的问题。在中西初识时期,在中西交往间充当媒介的主要有贸易来往、西方使团和天主教传教士,其中又以耶稣会士为代表的天主教传教士的作用最为明显。随着欧洲力量的强大,欧洲的宗教势力也随之扩张到世界各地。传教士们在虔诚的宗教热情驱动下,不远万里来到遥远而神秘的东方,面对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传教士原先固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难免会受到冲击。如何调和东西方文化之间碰撞所产生的矛盾与冲突,以便其传教事业的开展,这是当时任何一个来到中国的传教士所必须面对的问题。特别是如何消弭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圣经》所描绘的历史之间的矛盾,传教士们在他们的传教活动中进行了各种努力的尝试,试图将中国史学文化介绍到西方,并以此拉近东西方彼此的认识。这一工作,固然是出于更好的开展其传教事业的目的,但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史学文化的交流,他们所带去的关于中国的史学知识,成为此时欧洲了解中国最主要途径。由传教士所带来的中国史学知识传入欧洲后,对欧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当时一部分先进的欧洲人在对中国的认识中,敏锐的从中寻找到反对传统旧势力的思想资源,以此为武器向传统开火。他们热情的讴歌中国,认为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代表着美好和文明,伏尔泰、魁奈和莱布尼茨是这方面著名的代表。但也有一部分人对中国持否定态度,在他们看来,中国固步自封,缺乏进步,是个落后而保守的国度。这两种相反的态度,反映出此时欧洲人对于中国的史学认识基本上出于一种选择性的认识,而总结这一时期中国史学文化对西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这三个方面:丰富了欧洲的历史知识,动摇了基督神学的历史观;有力地推动了欧洲人摆脱神学思想的禁锢;给当时的欧洲思想家以启示,推动了欧洲的进步。总结这一时期中西方史学文化的交流,我们可以看到,双方虽有一定了解,但离真正的交融还差的很远,中国史学文化其实并未对西方史学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究其原因而言,遥远的距离当然是不容忽视的原因,如此长距离的隔绝所造成的隔膜,当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便可以消除。而追溯历史,双方之间交流的基础又十分薄弱,特别是在这一时期,双方的交流呈现出明显的单向性的特点,一旦发生波折,双方的交流便会遇到极大阻碍,后来的礼仪之争便证明了这一点。除此之外,双方交流的媒介也存在着不足,耶稣会士由于自身的局限,在传播中很难做到客观地反映中国文化的原貌,他们虽然为中西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显然无法独力担此大任。而作为接受者,欧洲的思想家们也存在着他们的不足:虽然对中国的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他们的带有选择性目的的研究态度以及他们自身的理论缺陷,使他们无意也无法仔细了解并吸收中国的史学文化,而仅仅是将目光所及停留在对中国的某些历史认识的粗浅表面上,并没有真正理解中国的史学传统与史学特质。在这些原因之外,恐怕根本因素在于中西方史学之间可能存在的巨大鸿沟,中西方史学各自独立发展了很长时间,彼此都有各自独立的认识基础和传统,想要真正形成彼此的认同和交融,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追古思今,回顾那段历史,我们可以认识到,首先,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不可阻挡的。尽管困难重重,但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从未停止,而且主动的一方获利更多;其次,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是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这一时期中西方史学文化交流的例子,恰好体现出不同文化间交流有着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从这一认识出发,我们要对不同文化间交流所可能面临的困难要有充分的估计。最后,文化的交流需要主动走出去。正是因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不可阻挡却又复杂而漫长,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一定要主动走出去,占据文化交流的主动权。
其他文献
无溶剂复合混胶设备混胶效果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无溶剂复合产品的抗剥离性等方面的质量问题,所以本文针对混胶设备中混合器的混胶性能与内部结构进行优化分析。通过对相关研
电液负载模拟器,用于实验条件下复现空气中飞行器舵面所受的力,核心部分是电液力加载系统,它依据被加载位置系统的位移变化实时对其施加要求的负载力。由于位移是主动动作,施
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对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导致区域环境治理成为当前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政府在治理环境时也将人对环境的感知满意度作为衡量环境治
随着中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西部地区的建设规划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其桥墩入水深度很大。而西部地区地震运动十分活跃,深水连续刚构桥在遭受地震破坏后往往难以修复。因此,深入研究其抗震性能及减震措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某深水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在考虑了动水压力和桩-土效应前提下,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该桥的地震响应特性,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反应谱和动态时程分析两种
时效强化型Cu-Ni-Si合金兼具优良的导电性及强度、优良加工特性且没有磁性,在集成电路用引线框架材料的应用上具有较好的发展远景。本文在C7025合金(Cu-Ni-Si-Mg)牌号的基础上
以广昌晒红烟为研究对象,对广昌晒红烟不同部位和不同等级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和感官质量进行研究分析,来明确当下广昌晒红烟烟叶质量特征,并分
γ-TiAl基合金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它的比强度高,具有良好的抗蠕变性和抗阻燃性。但是,γ-TiAl基合金的本征脆性导致其塑性差、延展性低、难以采用常规加工工艺进行处理,由此
锻模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在反复高温、高载荷以及交变应力的长期作用下,锻模表面强度和耐磨损性能会降低,同时会发生疲劳失效,甚至会有裂纹的形成,严重地影响了锻模的使用寿
研究目的研究血清维生素D水平是否影响Hp的根除成功率。研究方法1、收集多种影响因素的历年变化趋势数据,采用双变量相关的统计学方法,与当年胃癌的发病率进行相关性分析,求
海洋科考船作为海洋探测与研究的重要平台,是海洋科研能力建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科考船绞车系统用于科考船地质取样、海底生物拖网取样以及吊放仪器,是海洋资源勘探和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