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哨淋巴结活检指导胃癌淋巴清扫范围的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tf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染料示踪胃癌的前哨淋巴结,运用广谱CK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胃癌淋巴结的微转移,建立一个前哨淋巴结转移情况对区域淋巴结(非前哨淋巴结,non-SLN)转移情况的预测关系,并探索胃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指导淋巴清扫范围的适用指征。 材料和方法:自2003年12月至2004年4月,以及2005年7月至2006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术前经纤维胃镜活检确诊,并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临床胃癌病例共79例。术前均未行化疗或放射治疗。手术开腹探查腹腔,确认可行胃癌根治术后,在直视下,用带26号针头的1ml注射器,于肿瘤原发灶周围浆膜下/粘膜下分6~8点注射纳米碳悬液共1ml(或1%亚甲蓝染液2ml)。在引流区域,10分钟内被黑/蓝染的淋巴结被识别为前哨淋巴结(SLN)。所有病人接受胃癌D2~D3根治术。术中和术后仔细解剖淋巴结,根据“日本胃癌分类标准”记录各淋巴结(包括SLN和非SLN)组别。淋巴结及病胃大体送病理检查,经石蜡包埋后,非SLN行5um单切片,用HE染色行组织学检查;SLN行5um连续三切片,先用HE染色检查,如果SLN在HE染色中未见肿瘤浸润,则对SLN加做广谱CK(AE1/AE3)免疫组化检查(SP法)。统计SLN活检在常规HE染色、广谱CK免疫组化、以及不同T分期时,预测非SLN转移情况的准确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本研究是非随机自身对照试验,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及FishersExactTest,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全部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纳米碳液或美蓝液注射到肿瘤周围后,没有病例发生过敏或其它不良反应。79例病例,成功示踪SLN的有77例,示踪成功率为97.5%。纳米碳组和美蓝组在年龄、肿瘤位置分布、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Borrmann分型、TNM分期的构成以及平均每例检获的SLN数目中均无统计学差异,故将两组病例合并研究。 2.77例病例,SLN仅累及第一站有56例(72.7%),累及第一站和第二站的有13例(16.9%),仅累及第二站的有7例(9.1%),累及第一和第三站的有1例(1.3%)。 3.SLN的阳性预测价值:HE染色,SLN的阳性预测值为76.5%;CK免疫组化检测淋巴结微转移后,SLN的阳性预测值为77.4%。本研究中,不管转移的SLN是否累及第二站,第一站和第二站的非SLN均有相当高的转移率(28.6%~88.9%)。而且第二站LN的转移率与阳性SLN是否已侵犯第二站无关(上部P=0.103,中部P=0.089,下部P=0.066)。 4.SLN的阴性预测价值:HE染色后,SLN活检的准确率[(真阳性数+真阴性数)/总例数]为79.2%,灵敏度为90.7%,阴性预测值为84.6%。 行广谱CK免疫组化检测SLN微转移后,SLN活检的准确率为81.8%,灵敏度为95.3%,阴性预测值为91.7%。 5.SLN的转移情况与浸润深度(T)及TNM分期有关,随肿瘤浸润深度增加,SLN的阴性预测值下降。T1、T2、T3期的SLN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85.7%、80%。本课题T4期病例中无SLN阴性者。 结论:1.胃癌术中染料法浆膜下瘤周注射示踪前哨淋巴结切实可行。 2.用广谱CK检测淋巴结微转移,能提高胃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准确率、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在前哨淋巴结活检HE染色未见转移的情况下,应再行广谱CK检查。 3.胃癌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时,行D2或以上的扩大淋巴结清扫术。 4.SLN活检阴性时,在T1期病例,行缩小的淋巴清扫术是安全的;在T2期病例应慎重,结论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在T3、T4期病例,阴性预测值较低,SLN示踪意义在于发现异常的淋巴引流通道,应根据D≥N的根治原则,行扩大的淋巴清扫术。
其他文献
摘 要: 初中地理属于文科范畴,但又稍偏向理科,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而言均具有一定的难度。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十分重要。  关键词: 初中地理 地理教学 教学方法 实施策略  一、新课标下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⒈以新课标要求作为教学方法指南。  当前,在全国范围内存在四个版本的地理教材,“一标多本”特点十分典型,且编排依据均为“新的课程标准”。我们以
摘 要: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以生活为逻辑起点与归宿,以生活为中心和基础,既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教会学生生活同时也是教会学生做人、处世。学校里的教育有很多是空洞的、理论性较多的教育,而生活中的教育却是实在的教育、终生的教育,把理论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那种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才能真正体现生活教育理论!  关键词:关注学生生活;教育契机;学习兴趣;调整策略  教师承
目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不同于造血基质细胞的干细胞群,具有多分化潜能,是骨髓基质、骨、软骨、肌肉、腱、脂肪和结缔组织细胞的前体细胞。已有报道,MS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对初中物理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还要重视学生的创新、合作等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文从合作学习引入原则出发,系统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合作学习 引入对策  合作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健全人格的素质教育方法。实践表明,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自主学习的模式受到同行的喜爱。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这与新课程理念是高度契合的。自主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与传统教学模式有较大区别的学习模式。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占据着课堂,是课堂的主宰,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在自主学习模式下,这一状况得到根本改变,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扮演着主角。  关键词: 初中物理 自主学习
要想引导学生在“心”上做文章,写出“有境界”的游记,教师必须要在教学中以“三情”教学为支架:即“情境导入”——唤醒记忆巧选材,“情景细摩”——心物交融品景味,“情心
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程的整合是利用信息技术传递信息及时、方便等特性,从而使得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有所提高,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的自主性,实现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绩效的双面提高。  1.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和学在时空上产生突破。多媒体和网络的应用,可以使初中化学课程突破时空的限制,教师将自己讲授课程中的重难点的课件公布在网络上或传送给学生,进行资源的共享,让学习中有困
摘 要: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对高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高中相关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高中化学老师应该在新课改的指导下,结合高中化学这一课程的教学特点,在课堂上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其科学素养,进一步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本文对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高中化学课堂 培养方法 创新意识  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
人的创新能力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根基,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它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从多种角度进行思考的能力,产生新的非凡设想的能力,善于发现和使
期刊
摘 要: 化学方程式的记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学生记忆化学方程式缺少方法,记得不牢,易忘记。怎样才能让学生有浓厚的兴趣,记牢化学方程式,是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化学方程式 记忆方法 关联记忆 规律记忆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一直都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化学方程式是对化学反应的准确表达方式,是学习化学必备的素质,是把教材中的化学知识融会贯通的一条纽带,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