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目的通过收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四诊信息、一般资料、焦虑分级及临床客观化指标,探讨冠心病合并广泛性焦虑障碍(GAD)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其与各指标的相关性,为从中医理论出发来辨证治疗冠心病合并广泛性焦虑障碍提供更多思路和参考。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确诊为冠心病并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共226人作为调查对象,根据其填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收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四诊信息、一般资料、焦虑分级及临床客观化指标,探讨冠心病合并广泛性焦虑障碍(GAD)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其与各指标的相关性,为从中医理论出发来辨证治疗冠心病合并广泛性焦虑障碍提供更多思路和参考。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确诊为冠心病并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共226人作为调查对象,根据其填写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的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合并广泛性焦虑障碍组和不合并广泛性焦虑障碍组。收集患者中医四诊信息,由两名心血管科高级职称医师根据调查结果,按照《中医内科常见病症诊疗指南》及《中医内科学》中对胸痹的分型标准将患者辩证分型。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合并疾病等一般资料,以及血脂水平、凝血功能、颈动脉超声等客观指标。建立Excel数据库,利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将统计分析结果进行归纳总结,以得出最终的结论。结果1.冠心病合并GAD组中有女性100例,男性51例;不合并GAD组有女性25例,男性50例。合并GAD组女性占比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冠心病合并GAD组无吸烟史患者110例,有吸烟史患者41例;不合并GAD组无吸烟史患者36例,有吸烟史患者39例。冠心病合并GAD与不合并GAD患者吸烟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冠心病合并GAD组无饮酒史137例,有饮酒史患者14例;不合并GAD组无饮酒史49例,有饮酒史患者26例。冠心病合并GAD与不合并GAD患者饮酒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冠心病合并GAD组无心衰病史113例,有心衰病史18例,不合并GAD组无心衰病史57例,有心衰病史18例。冠心病合并GAD与不合并GAD患者心衰病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冠心病合并GAD不同焦虑程度间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冠心病合并GAD气滞心胸证与其他证型在焦虑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有饮酒史患者辨证为气滞心胸证的风险是无饮酒史患者的7.257倍(OR=7.257,95%CI 1.736~30.342);N每增加1×109/L,辨证为气滞心胸证的风险就增加了0.709倍(OR=1.709,95%CI 1.141~2.559);中度焦虑患者辨证为气滞心胸证的风险是轻度焦虑患者的13.608倍(OR=13.608,95%CI 4.692~39.472),重度焦虑患者辨证为气滞心胸证的风险是轻度焦虑患者的33.549倍(OR=33.549,95%CI 4.243~265.288)。有糖尿病病史患者是无糖尿病病史患者辨证为气滞心胸证的风险的29.4%(OR=0.294,95%CI 0.098~0.882)。8.有心律失常病史辨证为心血瘀阻证的风险是无心律失常病史的3.933倍(OR=3.933,CI 1.415~10.928)。9.有心律失常病史患者辨证为寒凝心脉证的风险是无心律失常病史的4.107倍(OR=4.107,CI 1.481~11.392)。结论1.与不合并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患者相比,冠心合并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患者中女性比例更高,有吸烟史和饮酒史的患者比例较低。2.冠心病合并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中女性焦虑水平高于男性,无吸烟史患者焦虑水平高于有吸烟史患者,无饮酒史患者焦虑水平高于有饮酒史患者。3.冠心病合并广泛性焦虑障碍气滞心胸证焦虑程度显著高于其他证型。4.饮酒史、中性粒细胞计数和焦虑程度是冠心病合并GAD辨证为气滞心胸证的独立危险因素。5.合并心律失常病史是冠心病合并GAD辨证为心血瘀阻证和寒凝心脉证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1、评价清痰化瘀方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痰热瘀结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2、了解清痰化瘀方对稳定性冠心病痰热瘀结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3、预测清痰化瘀方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方法1、门诊纳入60例稳定性冠心病痰热瘀结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保持原有西医常规治疗不变,治疗组在原有治疗方案不变的基础上加用清痰化瘀方,两组治疗疗程均为10±3天。检
目的总结毛静远教授辨治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用药特点,探索核心处方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方法1.本课题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毛静远教授治疗有效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例,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及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探讨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辨证及用药特点。2.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收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腹膜透析中心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残余肾功能(RRF,Residual renal function)丢失的相关因素,提高对残余肾功能的认识和保护;通过对腹膜透析患者中医证候的研究,了解腹膜透析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以期为中西医结合保护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提供思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通过回顾MD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MDS患者的中医证型进行研究,探讨其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疾病分型、原始细胞比例、IPSS-R积分、染色体及基因突变的关系,以期为MDS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按照本研究的病例纳入标准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明确诊断为MDS的患者,共112例,西医诊断分型标准依
目的:通过分析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筛选出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为今后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措施提供依据。并进一步观察疏肝健脾方干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中医药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提供参考。方法:第一部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咨询本专业专家,根据调查所需设计一般信息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及相关病史资料:姓名、年龄、登记号、联系电话、婚姻状况、文化
目的:通过多中心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系统探讨糖尿病血糖波动中医证候类型及分布情况,确立其主要证候分布,为今后更好地指导血糖波动患者的中医干预提供参考依据。对血糖波动各证候主要检测指标进行比较及探讨各证候与相关指标的相关性,为各证候的初步判定提供可能的客观化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病房、天津市南开区中医医院、天津市中医药研
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MPD)患者合并难治性高血压(RH)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其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以期为MPD合并RH患者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合理治疗提供有效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思路。方法: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腹膜透析中心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规律复诊且病情稳定的MPD合并高血压患者,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形式筛选RH患者,将患者分为RH组和非RH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
本文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情况,分析不同类型血脂异常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分布规律;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第二部分通过数据挖掘探究国医堂专家宋平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组方规律。第二部分要点如下: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宋平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用药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作为参考。方法:收集符合诊断及纳排标准的患者性别、年龄、化验、处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证型高血压病患者盐摄入量的差异;探究盐敏感相关基因与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10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住院,并符合纳排标准的高血压病患者82人,签署知情同意书,中医辨证分为肝火亢盛、痰浊内阻、阴虚阳亢、肾虚血瘀4型。所有患者均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留取24h尿,通过检测24h尿钠排泄量估算每日盐摄入量;采用TIANamp Swab DNA
目的:研究我院肾病科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该类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T2DKD)患者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提供中西医结合诊治思路。方法:选取我院肾病科2019年2月至2020年9月T2DM合并肾脏疾病患者,参照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的诊断标准分为DKD组和NDKD组;搜集患者基本信息、病史资料、生化物理指标[血压(BP)、体重指数(BMI)、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