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中国现实题材电影的“魔幻表达”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an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立足于新时期以来中国现实题材电影,描述其魔幻表达的新面貌,包括叙事机制和影像表现等方面的新特征,再结合电影真实观念的转变,分析魔幻表达这种新的艺术风格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心理,探究它的存在合理性。此外,因为已有的“魔幻现实主义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等西方外来的概念术语,不足以准确描述新时期以来中国现实题材电影所展现的独特面貌,故而本文提出“魔幻表达”的概念加以辨别,意图既区分“魔幻”与“现实”,又区别“魔幻”与“主义”。此外,又因为现实主义精神是中国优秀现实题材电影应有的题中之意,而在当下的学术研究中,“现实主义”的边界被无限延伸、拓展,前缀越加越多,故而本文以“现实题材电影”为研究对象来统领所涉及的全部电影作品。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其一,在界定与辨析现实题材电影魔幻表达的概念之后,梳理了魔幻表达的发展概况、划分了层次类别。即可以归纳为:寓言化写作与魔幻现实色彩、新纪实与超现实影像、心理真实与魔幻表达。同时,在时间一线上,不同的层次类别有所交叉和重叠。其二,现实题材电影魔幻表达的叙事机制呈现出两大特点,即叙事结构的魔幻化和叙事时空的陌生化。在魔幻表达的新面貌中,现实题材电影往往不再遵循传统的线性叙事,而以创新性的叙事结构呈现为魔幻化的表达,包括:时空并置的组合段叙事、时空复现的圆环形叙事以及时空交汇的魔幻叙事。同时,魔幻表达的叙事时空往往呈现为陌生化的特点,包括:个体印象的主观时间呈现、陌生化的空间影像以及大量陌生化的方言运用。其三,现实题材电影魔幻表达的影像通常借助于物理真实的现实元素,在电影完整再现的影像世界中,以“情之所至”的逻辑,艺术性地表现魔幻现实。其四,一方面,现实题材电影的魔幻表达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中,与楚文化、古典戏曲和志怪、传奇、人情小说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魔幻部分相契合。另一方面,现实题材电影的魔幻表达更是对中国传统现实主义真实观念的解构,以及解构之后的当代生发。
其他文献
1986年,我国民政部将“社区”一词引介至城市治理领域,社区治理由此成为学界的重要研究场域,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社区治理进行学术研究,极大充实了社区治理的理论积累。但是,学界对陌生人社区治理中的认同感研究关注度不足,对陌生人社区所出现的参与治理意识消极、参与治理水平低效等问题的回应匮乏,因此,如何回应陌生人社区治理中的认同感问题极为重要。基于上述考量,本研究拟基于共同体理论对城市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
在自媒体蓬勃发展和网民高度参与社会生活的时代背景下,突发事件伴生政务舆情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现象。频发的政务舆情危机对政府的社会治理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政府做好新形势下的突发事件政务舆情回应工作已成为提高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不可否认,当前政府在舆情回应的思想认识和处置能力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与此同时,政府的回应措施还不够系统全面,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下政府不得不重视的一项工
少先队活动课渗透价值观教育旨在加强少先队员对价值观的认知与理解,丰富少先队员的价值情感体验,提升少先队员的价值行动意愿。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少先队活动课渗透价值观教育进行探索。在理论探索中,分析了少先队活动课渗透价值观教育的主要依据、主要目的和主要特征,建构了少先队活动课渗透价值观教育的理论视角,为少先队活动课渗透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探索奠定基础。在实践探索中,运用了案例分析法、教育叙事法、文
随着我国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与新时代发展相适应、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农村风俗并未如期而至。农村婚丧喜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打牌赌博等疑难杂症仍然非常突出,成为农村的“精神短板”。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文明乡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目标,移风易俗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更是乡村治理中亟须探讨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各
省级政府为推进电子政务制定了系列政策文件,每篇政策文件都深刻影响着电子政务的建设质量与发展动向。以1999年“政府上网年”为起点,省级电子政务迄今已有20年演进史,而政策文件贯穿始终,是攸关省级电子政务推展进程的方向指南。那么在这20年里,省级电子政务政策是如何演化的?可以从何种途径进行探索?国家高度重视省级电子政务,“中网办秘字[2017]907号”文件确定了将京沪苏浙秦闽粤宁等八个省(自治区、
随着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不断发展,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国家软实力的象征,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事关千秋万代,但实际保护情况却不容乐观。近年来,学界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不再局限于追求空间形态上的保护,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活态化保护,意指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修缮的同时,尊重它的“原真性”和整体性,除了保护文化遗产本身,更要保护整个文化遗产所处的环境,这样才能使民众更好的感受文化遗产的独特魅
在大数据发展浪潮下,数据作为国家的战略性资源,很多国家已将政府数据开放提升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开放政府数据不仅能够激发社会发展的活力,还能实现政府数据的再利用,最大化的释放数据红利。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作为政府向公众开放数据的窗口与载体,自2009年美国联邦政府数据开放门户网站Data.Gov上线以来,各国纷纷掀起开放政府数据的浪潮,中国也是其中之一。2012年,“上海政府数据服务网”上线,正式拉开
在“70后”作家中,李浩的创作有其独特性,其中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强烈的冒险精神。在消费时代,许多作家趋附于市场和大众,寻求成功的捷径,用“成功学配方”代替创作上的探索。李浩却执意写给“无限的少数”,拒绝创作“日常化”的小说,与时代风潮保持距离。其他作家不愿过多谈论创作影响源和创作上的野心,李浩却公开谈论文学大师们对其创作的深刻影响并且希望有一天能与大师比肩甚至超越他们。因此,在创作中李浩不仅追求形
《辋川集》作为王维唯一一组辑成集的诗,与《辋川图》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元的审美空间,对后世文坛产生深远影响。自中唐大历时期,就有文人开始对《辋川集》效仿,而以“后七子”为代表的复古派频繁活动的明代中叶则是《辋川集》组诗在唐以后经典化的一个繁荣期。首先,明前期及明以前的《辋川集》经典化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上,另有少量的诗话、题跋、笔记等文献材料。其次,在明代中叶,“后七子”对《辋川集》的经典化方式较之前人
《闽游图》是明末清初浙江嘉兴文人画家项圣谟到福建游历期间画的一张实景山水纪游图。画中展示了闽江两岸风土人文和山水溪石之景观,着重表现闽江溪石溪水千奇万怪的景色。长卷画风严谨,用笔细腻工致。图上有画家自题的诗文和题跋,画卷后面的自题诗以及好友谭贞默题跋和李肇亨的题诗。这些诗文的内容涵盖了闽地的植物、溪水、溪石、渔夫、气候、人文环境等方面,本文的重点探究《闽游图》的图像和题记诗文之间的关系,从图文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