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缄默知识的高中古诗文教学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ardwang_wj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信,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是,目前古诗文成为高中生语文学习的三大难题之一。在高考的压力下,教师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过于重视学生的文言字词、古诗文文学常识等显性知识,而忽视激活学生缄默知识,不重视学生情感、经验、语感等。这将不利于教师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审美情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不利于解决高中生怕学古诗文的难题。学生缄默知识是学生个人头脑蕴含的,高度个人化的,学生个体没有意识到并难以用文字、符号、语言等形式表达的,但却对学生个体产生重要影响的知识,它以学生情感、语感、经验等形式存在。教师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缄默知识,并使用古诗文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缄默知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怕学古诗文的难题,提高学生古诗文学习能力,增强古诗文教学效果,最终使学生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本文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基础,以缄默知识为理论依据,从学生缄默知识角度探究高中古诗文教学。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正文部分一共有四章,第一章主要对学生缄默知识与古诗文教学进行理论及价值探讨,阐述了缄默知识的内涵、性质及学生缄默知识的内涵、获得理论,并具体阐述了学生缄默知识对古诗文教学的价值。第二章通过编制学生和教师的调查问卷,调查目前高中古诗文教学的知识现状,发现目前高中古诗文教学存在以下问题:学生古诗文学习追求功利性而过于重视显性知识、学生不重视自身缄默知识;教师不重视学生缄默知识、教师古诗文教学方式单一而难以激活学生缄默知识、教师古诗文教学内容鲜有拓展而难以激活学生缄默知识。第三章根据高中古诗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从缄默知识的文化性、情境性、个体性、非理性四个方面,提出激活学生缄默知识的高中古诗文教学策略。第四章本着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原则,把激活学生缄默知识的高中古诗文教学策略运用于古诗文教学实践,并进行教学反思。结语部分主要梳理论文思路,明确论文观点,阐述论文的研究心得,并指出本论文的局限,提出今后努力方向。
其他文献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设计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教学体系。为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性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教育方向。自读课文作为这一阅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课内外阅读的桥梁,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然而,由教师和学生使用自读课文的情况来看,部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仍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如缺乏文体意识、忽视助读系统、缺乏教材整体意识等方面。初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交流,英语是中国学生必修的一门外语,随着人们对英语学习者交际能力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目光聚集在二语交际意愿的研究上,国内外学者致力于对大学生和英语专业学生二语交际意愿的研究,而对中学生二语交际意愿的研究不多,加之英语课堂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因此,研究影响高中生英语课堂交际意愿的原因对高中英语教学具有实践意义。基于前人的研究,本文以Mc Intyre&Charo(19
山水文学作品凝聚了古人的山水情思,承载着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精髓。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山水文学作品。阅读和学习山水文学作品,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把握山水文化内涵,继承与弘扬山水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此意义基础上,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山水文化”选文为研究对象,从选编情况和文本内容这两方面对“山水文化”选文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由五部分内容构成。首先在第一部分对“山水文化”的概念
都说写作是语文教育中的“老大难”问题。学生不愿写、不会写、不知道写什么是写作中的三大主要问题,像三座大山,不仅压在学生身上,还压在教师身上,在教学中教师存在不想教、不会教、不知道教什么的心理。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学生写作动力不足造成的不愿写,二是由于学生生活、写作经验较为缺乏造成的没得写,三是学生语文经验缺失造成的不会写。其中动力不足造成的不愿写是写作中的根本问题,意即动力的缺失是根本性的缺失
北海民间文学是由北海地区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并主要在北海地区通过口耳相传广泛传播的,主要表达北海人民劳动生活、思想情感、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的一种文学表达形式。北海民间文学作为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无论是从文本内容上还是其精神意义上,都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本研究首先在第一章对北海民间文学作为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北海民间文学进入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内容必须符合如下三个条件,即符合社会
潘新和,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中国写作协会副会长、福建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专家组成员,在写作研究、语文教育研究和语文课程改革方面具有重大贡献。他把自己的写作研究成果和对语文教育的思考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写作本位思想。潘新和的写作本位思想是对阅读本位教育理念的扬弃、升华和发展,不仅为语文教育研究创造了新的思维范式,而且开创了语文教学的新途径。它的创新性和前瞻性为语文界打开了新的一扇
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写作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感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然而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重阅读轻写作的现象,在写作教学中存在着写作知识泛滥、教学观念错误、教学方法僵化、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在高中阶段,议论文写作是写作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当前的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还存在对写作教学认识不足、写作教学模式化、缺乏写作学情分析意识和方法等突出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除八、九年级上册外将原本位于附录的“名著导读”模块提前至教材的第三和第六单元后,引起了语文教育学界内外的巨大反响,“名著导读”模块教学应如何开展成为了当下语文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的“名著导读”指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专门的“名著导读”模块,在教材中由“推荐阅读”、“读书方法指导”、“专题研究”、“精彩选篇”、“自主阅读模块”五个部分构成。本文的研究仅针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是由教育部2012年开始组织编写,并于2016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版语文教科书,此次出版的语文教科书将逐步取代原来不同版本的初中语文教科书。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在诸多方面做出了调整,例如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三位一体的阅读模式,此外,还一个重要方面的改进便是重建了语文知识系统,研究这个重建的语文知识系统有着重要的教学实践意义。本研究认为,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知识系统主要由显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英雄的气息荡漾在这片神州大地上,指引着人们不断向前,走向复兴。在部编本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很多与英雄人物有关的文章,这些英雄人物形象身上承载了巨大的社会意义和教育价值。特别是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英雄人物身上崇高的品质和伟大的信念,能够很大程度感染他们、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本文通过挖掘部编本语文教材中英雄人物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