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有效的去除杂质,保留有效组分,提高药液的澄清度及稳定性,本文采用絮凝法对小儿咳喘灵原药提取液进行净化除杂处理,以杂质蛋白质和鞣质的去除率、上清液的浊度、有效成分绿原酸的保留率及絮体形态、尺寸及分形维数等为指标,研究絮凝剂类型、添加量及絮凝温度、搅拌速度、搅拌时间等絮凝工艺条件对药液絮凝效果及絮体特性的影响作用,分析适宜的絮凝剂类型及工艺,探讨絮凝除杂规律及絮凝机理。与传统醇沉法的除杂效果进行对比,考察絮凝法用于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原药提取液纯化处理的可行性。通过分析考察壳聚糖及单宁—壳聚糖复配絮凝剂对小儿咳喘灵原药液的絮凝过程及絮凝效果,得出随着絮凝温度的增高、搅拌速度的增大及搅拌时间的延长,杂质去除率和药液澄清度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絮凝剂类型、用量对绿原酸的保留率影响较大,其余各操作参数对绿原酸的影响较小。壳聚糖絮凝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原药液的适宜条件为:絮凝温度30℃,壳聚糖加入量0.75g/L,以1.3m/s的速度搅拌120s,再以0.26m/s的速度搅拌15min。单宁和壳聚糖复配絮凝药液的适宜条件为:药液温度25℃,加入0.375g/L单宁,在0.26m/s速度下搅拌1min,再在0.13m/s速度下搅拌2min,而后加入0.5g/L壳聚糖,在0.26m/s速度下搅拌1min,再在0.105m/s速度下搅拌5min。单宁壳聚糖复配絮凝药液时所生成的絮体尺寸较壳聚糖絮凝结果增大91μm,絮体分形维数高0.056,絮体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和破碎后的恢复能力分别提高4.2%和15.6%,杂质去除率及药液澄清度较高,但绿原酸和多糖的保留率略低。与原工艺醇沉法相比,壳聚糖絮凝和单宁—壳聚糖复配絮凝均对小儿咳喘灵原药水提液具有明显的净化除杂效果,并且选择性良好,有效成分的损失得到有效地降低,提升了原料药的利用率,其中绿原酸的保留率较原工艺分别提高6.3%和4.2%,多糖的保留率分别提高25.8%和23.1%,鞣质去除率分别提高21.6%和48.9%,同时药液的澄清度和长期稳定性增强。絮凝法可以用于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原药液的净化除杂工艺。壳聚糖絮凝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原药提取液主要以吸附架桥作用为主导,电中和及网捕絮凝共同发挥作用。单宁—壳聚糖复配絮凝药液则是以单宁与蛋白质多点氢键-疏水键结合及壳聚糖的吸附架桥作用为主导,电中和及网捕絮凝共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