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相干光场多维度调控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bs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激光在工业、科学、通讯乃至国防军事等领域都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各领域对不同性能激光的需求促进了激光光场调控技术的发展,光场调控在物理化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以及交叉学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发展,成为21世纪国内外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相干性作为光场的一个重要自由度,在光场调控中有其独特的作用,部分相干光场调控也成为光场调控领域的一大热门方向。本论文中,我们将开展部分相干光在宏观和微观维度上的调控研究。在宏观维度上,研究部分相干光束多物理参量联合调控机制及效应,其中调控的物理参量包括光束的相干度、相干结构、相位分布和偏振分布。具体地,我们研究了扭曲相位与相干结构及扭曲相位与光学涡旋以及矢量偏振的联合调控,研究了联合调控下的光束新颖传输演化特性。研究发现利用多参量联合调控,可以有效调控光束在远场的光强,相干度及偏振态的分布,同时还能提高部分相干光束相干结构的自修复能力。对不同新型部分相干光束新颖物理特性的研究表明了相干性在光场调控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微观维度上,我们研究了利用超表面人工微结构实现微纳光场的相干性调控。受限于现有宏观光学器件所存在的实验装置复杂、能耗高等问题,无法有效实现对微纳光场的相干调控。超表面人工微结构作为一种由亚波长级别的微结构单元构成的人造材料,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光学器件无法实现的问题以及克服传统器件的局限性。超表面目前已经实现了对光场振幅、相位与偏振等自由度单个参量调控或多参量的联合调控,而利用超表面对于微纳光场相干性调控的研究还少有提及。本论文首次提出利用超表面人工微结构实现光场相干性的调控,实现了部分相干光场在微纳维度的调控。通过对微纳维度部分相干光场相干度、相干结构以及偏振态分布的调控,进一步丰富了微纳光场调控的自由度,并为光场相干性调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手段与方法。本论文中,我们提出了一种统计超表面,基于这种超表面,我们在实验上产生了具有不同相干度的部分相干光束,实现了对不同光束相干度的调控,并详细讨论了这种超表面本身的统计特性。此外,我们还提出了另外一种可以实现光场相干结构与相干长度同时调控的统计超表面的设计方法,在实验上利用一个集成的超表面人工微结构实现了光场相干结构与相干长度的同时调控,并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了产生光束的传输特性。进一步,我们还研究了微纳光场中相干与偏振的联合调控,研究了具有不同相干特性的矢量部分相干光束的光强与偏振演化特性,并利用超表面与矢量偏振片实现了这些光束的实验产生。本论文通过对不同维度部分相干光场的调控,进一步完善了对部分相干光场多参量联合调控的研究,统计超表面对光场相干性调控的提出,也为进一步推动部分相干光场调控的小型化以及集成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和理论支持。
其他文献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畅通利率传导机制是我国改善宏观调控和深化金融改革、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核心内容之一。2019年8月17日,央行宣布实施新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新LPR)机制,全力推进新报价机制在贷款市场中的应用,利率市场化改革“最后一公里”工作开始稳步推进。新LPR制度改变了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基础利率,提高了政策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对于促进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更好指导金
学位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自2010年超过日本,稳居世界第二位。然而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无论是受限于发展阶段,还是旧模式旧体制的干扰,经济发展速度虽快但质量欠佳。近年来,受土地供应紧张、人口增长放缓、能源消耗严重、治污成本内化、新旧动能转换等因素的制约,在国际经济增长乏力、贸易摩擦频发、单边主义抬头以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
学位
随着电动汽车、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大规模储能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急需开发比传统石墨负极更高比容量的新型负极材料。硅(Si)材料具有最高的理论比容量(4200 mAh g-1)、合适的工作电压(<0.4 V vs.Li/Li+)和丰富的储量,是下一代负极材料的理想选择。然而硅负极材料在基于合金化/去合金化机制的锂化/脱锂化过程中发生剧烈的体积变化(>300%),这不
学位
生物膜是细胞完成众多生命过程的重要场所,而相应生物功能的实现大都依赖于多肽或蛋白与生物膜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在这些作用过程中,脂质分子的多样性往往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遗憾的是,人们目前对脂质分子是如何调节多肽/蛋白质的功能尚知之甚少。在本论文中,我们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以成孔肽Melittin和跨膜蛋白VsSemiSWEET为例,深入研究了不同脂质分子对多肽/蛋白质与膜相互作用的可能调控作用,
学位
碳的同素异构体种类很多,是化学周期表中唯一具有从零维到三维同素异形体的元素,碳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和机械特性在电化学器件、场发射器、新能源材料、传感器、多相催化、生物和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碳纳米材料特定性能的提升往往采用异质原子进行修饰。在众多的碳纳米材料中,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非堆积形态、开放式多孔网络等独特结构的垂直石墨烯纳米片(VGs),极大地拓展了传统石墨烯的用途。在环境
学位
二次谐波的产生(SHG)是所有非线性过程中最简单的非线性光学过程。SHG作为一种常见的非线性光学过程,在全光开关、生物传感,以及非线性成像等应用领域存在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光学超材料及纳米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关研究者对纳米超材料的非线性特性的研究兴趣愈加浓厚,并且相继采取了多种方式来实现非线性光学转换过程的增强和调控,如设计人工材料、非线性超表面等,试图通过较低的入射泵浦强度同时实现非线性光学的
学位
当前,太阳能光伏已成为全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重要路径,也是能够满足未来人类能源需求可持续发展的首选技术。自上世纪中叶第一片现代硅基太阳电池问世以来,持续的技术创新和资本投入推动了光伏产业的蓬勃发展。从产业的角度来看,晶硅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提升有助于降低光伏供应链整体成本,因而成为产业界的关注焦点。从科研的角度而言,晶硅太阳电池作为一种平面p-n结型半导体光电器件,硅基体、正面、背面的
学位
拓扑态具有独特的输运特性。考虑到无序不可避免地在真实系统中存在,拓扑态对无序的响应以及相关的输运性质在拓扑态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研究如何利用外部手段来实现并操控无耗散的输运通道从而使它们满足未来电子器件的低功耗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非厄米系统中的拓扑态近年来成为了研究的前沿。其中由点能隙拓扑导致的非厄米趋肤效应作为一种独特的非厄米拓扑效应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非厄米趋肤效应对无
学位
研究目的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均排名第三。尽管针对结直肠癌的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长期生存率和预后仍然较差。因此,探索结直肠癌的分子机制、鉴定新的治疗靶点并改善患者生存率一直是结直肠癌领域研究的目标。大量研究试图揭示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但至今为止尚未完全阐明。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
学位
第一部分:TCN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目的:探讨TCN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1、建立结直肠癌临床信息数据库,回顾分析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纳入的患者统计临床及病理数据,包括年龄、性别、肿瘤指标以及原发肿瘤位置和肿瘤大小。重新对肿瘤组织分期、分级,并行TCN1免疫组化检测。采用半定量分析在肿瘤组织、非肿瘤组织以及淋巴结中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