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多样性对多肽/蛋白质活性的调控机制及其功能设计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jiajign13237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膜是细胞完成众多生命过程的重要场所,而相应生物功能的实现大都依赖于多肽或蛋白与生物膜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在这些作用过程中,脂质分子的多样性往往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遗憾的是,人们目前对脂质分子是如何调节多肽/蛋白质的功能尚知之甚少。在本论文中,我们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以成孔肽Melittin和跨膜蛋白VsSemiSWEET为例,深入研究了不同脂质分子对多肽/蛋白质与膜相互作用的可能调控作用,特别是脂质对多肽/蛋白质生物活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以成孔肽Melittin肽链和聚合物为建构单元,采用分子模拟技术设计得到了具有强穿膜成孔活性的“类跨膜蛋白”复合分子。我们的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生物膜的生物功能、尤其是脂质分子在不同细胞生命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对相关的生物医药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论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1)在第一章中,我们从脂质多样性的角度出发概述了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中主要的脂质种类及其功能,并讨论了生物膜的脂质结构基础与其功能实现对脂质的依赖性。此外,我们还对当前相关的脂质与多肽/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讨论和分析。(2)在第二章中,我们详细介绍了本论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包括分子动力学方法的基本原理、算法及不同力场的选择与应用等。另外,我们还对Metadynamics增强采样方法的原理和集合变量的选择进行了相应的讨论。(3)在第三章中,我们研究了脂质对成孔肽Melittin的膜界面活性的调控作用。我们采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Melittin与哺乳动物质膜(PM)、大肠杆菌内膜(IME)等真实细胞膜、以及实验室常用的单组分PC膜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发现PM膜中的鞘糖脂(GM3)和IME膜中的心磷脂(CDL)对Melittin均表现出很强的特异性亲和作用;并且,随着吸附到膜表面的多肽的浓度增加,Melittin会与GM3或CDL形成纳米聚集体;最终,多肽与脂质的这一作用会导致脂膜正平均曲率的产生;尤其是,Melittin能在PM膜上诱导膜的出芽变形。这些结果表明特定脂质(如GM3/CDL)对成孔多肽膜活性的独特调控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多肽对膜曲率的诱导和响应效应。(4)在第四章中,我们进一步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处于跨膜插入状态下的Melittin在不同膜环境中(包括PM、IME和纯PC膜)的自组装动力学行为。结果发现Melittin会在膜内自组装形成不同的寡聚体,但组装动力学过程和形成的结构依赖于具体的脂质环境;尤其是在PM膜中,Melittin会由于与GM3的高亲和性而阻碍不同肽链之间的聚集;并且,这一效应还会导致多肽和脂质侧向扩散运动的减缓。这些结果说明不同的脂质在成孔肽不同的作用阶段(例如在膜内的自组装及动力学行为)会发挥着不同的调控作用。(5)在第五章中,我们研究了 CDL对跨膜蛋白VsSemiSWEET功能二聚化动力学行为的调控作用。基于长时模拟分析,我们计算了 CDL在VsSemiSWEET单体表面的三维密度分布以及自由能面,确定了 CDL在蛋白表面的四个结合位点;接着,我们进一步研究了 CDL对VsSemiSWEET在膜内二聚化的影响,结果发现CDL会通过吸附到VsSemiSWEET二聚体胞质界面处的结合位点来实现对蛋白二聚体的形成过程和结构的调控。这些结果说明脂质分子即使在更为复杂的膜蛋白体系中仍可通过诸如特定吸附等方式来实现对蛋白功能的调控作用。(6)在第六章中,我们基于对脂质与多肽/蛋白质相互作用机制的理解,以Melittin和PEG聚合物链为建构单元,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设计得到了一种具有强穿膜能力且所形成膜孔性质可控的类跨膜蛋白复合分子。通过对肽链与PEG链的链接位置、肽链数目、及PEG链拓扑结构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考虑与合理设计,我们设计制备了具有不同结构的Melittin—PEG复合分子,并发现这些分子的膜活性强烈依赖于其具体的结构。通过比较和分析,我们最终获得了一种结构简单且成孔活性强的复合分子—S-Mel。模拟结果表明S-Mel的成孔活性会进一步受到PEG链长度和刚性的调控,并且所形成的膜孔结构和尺寸也可通过浓度进行有效控制。这些结果说明对脂质与多肽/蛋白质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助于设计和开发具有先进功能的新型生物医药用大分子。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 磨损颗粒上调骨组织Connexin43表达、促进假体周围骨溶解目的:探讨Ti颗粒对股骨假体周围骨溶解的作用及其对骨组织中Connexin43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野生型小鼠30只,随机等分为对照组(WT-Control组)和Ti颗粒骨溶解组(WT-Ti组),WT-Control组仅植入股骨假体,在左股骨远端髓腔内植入HA涂层钛棒;WT-Ti组在左股骨远端髓腔内植入附有Ti颗
学位
研究目的: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由黏膜免疫系统失调和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导致的遗传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且病因尚未明确。STAT3是功能多样性的转录因子,通过诱导Th17细胞分化和促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在IBD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研究表明STAT3蛋白翻译后修饰如磷酸化、乙酰化、棕榈酰化等修饰通过改变STAT3活性参与调控IBD疾病进展。
学位
第一部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合并情绪障碍的临床特征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可导致多系统损伤,包括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效率及其对治疗的依从性。本研究探讨OSAHS患者合并情绪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其与认知功能评分、睡眠结构、夜间低氧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我们招募了
学位
目的:1.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体外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2.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外泌体对组胺诱导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1)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整形外科患者瘢痕疙瘩(Kel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骨肉瘤(Osteosarcoma,OS)是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骨肿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具有恶性程度高、易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的特点。尽管当前OS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但OS患者的整体预后依旧较差,因此,需要寻找有效的治疗OS的潜在靶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RTKs)及其下游信号的异常表达及活化促进肿瘤
学位
第一部分:脂质相关巨噬细胞在肝细胞癌的分布及其生物学特征目的:探究脂质相关巨噬细胞(LAMs)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分布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收集临床标本,免疫组化检测HCC组织中髓系细胞上表达的触发受体2(Trem-2)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LAMs(Trem-2+和CD68+)的比例,基因芯片检测LAMs中基因表达。共培养实验检测LAMs对淋巴细胞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CC组
学位
第一部分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胆道闭锁患儿行活体肝移植术后肝功能及预后的随机对照研究目的:研究表明,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可有效减轻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的危害。但是RIPC是否能够减轻儿童活体肝移植中移植物的IRI,并促进胆道闭锁患儿活体肝移植术后肝功能的恢复尚不清楚。为了
学位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畅通利率传导机制是我国改善宏观调控和深化金融改革、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核心内容之一。2019年8月17日,央行宣布实施新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新LPR)机制,全力推进新报价机制在贷款市场中的应用,利率市场化改革“最后一公里”工作开始稳步推进。新LPR制度改变了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基础利率,提高了政策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对于促进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更好指导金
学位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自2010年超过日本,稳居世界第二位。然而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无论是受限于发展阶段,还是旧模式旧体制的干扰,经济发展速度虽快但质量欠佳。近年来,受土地供应紧张、人口增长放缓、能源消耗严重、治污成本内化、新旧动能转换等因素的制约,在国际经济增长乏力、贸易摩擦频发、单边主义抬头以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
学位
随着电动汽车、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大规模储能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急需开发比传统石墨负极更高比容量的新型负极材料。硅(Si)材料具有最高的理论比容量(4200 mAh g-1)、合适的工作电压(<0.4 V vs.Li/Li+)和丰富的储量,是下一代负极材料的理想选择。然而硅负极材料在基于合金化/去合金化机制的锂化/脱锂化过程中发生剧烈的体积变化(>300%),这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