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复合结构的二次谐波调控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byqjkwk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次谐波的产生(SHG)是所有非线性过程中最简单的非线性光学过程。SHG作为一种常见的非线性光学过程,在全光开关、生物传感,以及非线性成像等应用领域存在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光学超材料及纳米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关研究者对纳米超材料的非线性特性的研究兴趣愈加浓厚,并且相继采取了多种方式来实现非线性光学转换过程的增强和调控,如设计人工材料、非线性超表面等,试图通过较低的入射泵浦强度同时实现非线性光学的高度转换和精准调控。石墨烯作为一种单分子二维薄碳材料,其电磁响应可通过施加栅极电压来人为调节,并且将石墨烯与基底相结合打破其反演对称性时,石墨烯可表现出可观的二阶非线性效应,如SHG,因此,在SHG增强、调控以及光子器件研发中,石墨烯作为一种非线性应用材料备受关注。为此相关研究人员通过设计不同的石墨烯复合结构来实现SHG的增强和调控。然而在紧凑型纳米光子器件设计中,当所研究结构的尺寸降低到纳米级别时,这时我们就不得不考虑材料的介电响应中电子与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传统的麦克斯韦方程的局域解已经不能够准确地描述这种非局域情况下的电磁特性。另外,材料的不均匀分布也会对石墨烯复合结构的SHG产生影响。最后,对于多颗粒三维石墨烯复合结构,在SHG调控方面又会产生什么新现象。基于以上三个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对石墨烯复合结构的SHG的非线性光学特性进行了相关研究,并通过设计石墨烯非线性纳米器件实现了材料探测、SHG增强以及SHG调控等功能。本论文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研究结构的非线性特性的前提是要了解该结构的线性光学响应特性,因此,我们首先研究了石墨烯纳米复合结构的线性光学特性。我们设计了石墨烯包裹纳米线组成的核壳纳米结构,通过调整核壳表面上石墨烯层的费米能级来实现实时可重构传感器和纳米天线两种功能之间的切换。由于两层石墨烯之间的电磁耦合,在太赫兹光谱中产生了两种Fano散射共振。在Fano共振附近,不但可以实现超散射模式(可作为纳米天线),也可以有效地抑制纳米颗粒对入射波的散射(可作为纳米传感器)。有趣的是,这两种Fano共振下被抑制散射态的场分布明显不同。我们提出的这种可重构纳米结构为动态传感和发射等集成和多功能电磁控制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其次,基于前面石墨烯的线性特性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接下来,我们从理论上研究了石墨烯包裹非局域等离子体纳米颗粒所组成的非线性纳米体系的二次谐波的产生。我们发展了一种用来计算SHG的理论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等离子体材料的非局域效应对SHG的影响。经研究发现,该纳米结构可以通过检测SHG的辐射强度来探测材料的非局域性质。除此之外,等离子体纳米核的非局域效应可以有效促进SHG的转换。我们这项研究工作为研究等离子体量子效应、非线性探测技术以及光子器件非线性转换效率的提高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再次,我们将前面计算的三维颗粒体系产生二次谐波的准静态理论拓展到了多级Mie理论,并在此理论基础之上,结合各向异性材料所提供的场增强效应研究了材料的径向各向异性对该纳米体系的非线性响应的影响。在本项研究工作中,我们利用石墨烯包裹的径向各向异性纳米颗粒组成的纳米结构实现了可观的SHG转换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与各向同性纳米颗粒相比,径向各向异性纳米颗粒的非线性转换效率可以提高5个数量级,这主要是由于在颗粒边界处巨大的场强增强效应引起的。同时,石墨烯的高度可调特性为实际应用中操纵SHG光谱提供了额外的灵活性。我们的研究结果为提高光子器件的非线性转换效率和非线性传感器的灵敏度提供了一种有前途的方法。最后,由于二次谐波产生的转换效率依赖于非线性晶体或纳米结构的对称性,从而导致非线性响应具有固有的光学各向异性,但是这种各向异性特性即便是在共振结构中也非常的弱。为此,我们展示了一种非共振复合材料中的光学各向异性现象。该复合材料由深亚波长尺寸的近零材料(ENZ)(M00)和其附近的深亚波长尺寸(λ/1000)的非线性颗粒组成。该复合结构对于一个方向的偏振入射可表现出较强的非线性光学响应,但是将入射光的偏振方向改为其正交方向时,该复合非线性材料所产生的SHG的转换效率可被降低近4个数量级之多,从而实现SHG的淬灭,对于该复合结构所表现出的这种现象,我们将其命名为光学非线性到线性的各向异性。这种各向异性特性使得该复合材料有着显著的功能,可以在不使用偏振器的情况下,将非偏振入射光转换成线偏振SHG光。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近零材料附近产生的不均匀的局域倏逝场,在准静态极限情况下,近零材料附近某些位置的电场几乎是可以被禁止的。因此其附近的微小的非线性材料在不同位置处会感受到明显不同强度的局域场,从而导致了位置与偏振相关的宏观光学特性。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的非线性超表面,该结构在红外频段内可表现出各向异性特性。我们的这项工作为在没有共振的情况下控制复合材料的非线性响应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我们本论文的研究工作提供了详细的SHG理论解析过程,为研究石墨烯复合颗粒结构产生SHG的内在物理机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同时我们所提出的石墨烯非线性纳米器件在动态传感、多功能电磁控制、非线性探测以及等离子体量子效应研究中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合并情绪障碍的临床特征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可导致多系统损伤,包括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效率及其对治疗的依从性。本研究探讨OSAHS患者合并情绪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其与认知功能评分、睡眠结构、夜间低氧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我们招募了
学位
目的:1.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体外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2.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外泌体对组胺诱导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1)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整形外科患者瘢痕疙瘩(Kel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骨肉瘤(Osteosarcoma,OS)是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骨肿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具有恶性程度高、易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的特点。尽管当前OS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但OS患者的整体预后依旧较差,因此,需要寻找有效的治疗OS的潜在靶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RTKs)及其下游信号的异常表达及活化促进肿瘤
学位
第一部分:脂质相关巨噬细胞在肝细胞癌的分布及其生物学特征目的:探究脂质相关巨噬细胞(LAMs)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分布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收集临床标本,免疫组化检测HCC组织中髓系细胞上表达的触发受体2(Trem-2)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LAMs(Trem-2+和CD68+)的比例,基因芯片检测LAMs中基因表达。共培养实验检测LAMs对淋巴细胞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CC组
学位
第一部分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胆道闭锁患儿行活体肝移植术后肝功能及预后的随机对照研究目的:研究表明,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可有效减轻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的危害。但是RIPC是否能够减轻儿童活体肝移植中移植物的IRI,并促进胆道闭锁患儿活体肝移植术后肝功能的恢复尚不清楚。为了
学位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畅通利率传导机制是我国改善宏观调控和深化金融改革、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核心内容之一。2019年8月17日,央行宣布实施新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新LPR)机制,全力推进新报价机制在贷款市场中的应用,利率市场化改革“最后一公里”工作开始稳步推进。新LPR制度改变了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基础利率,提高了政策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对于促进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更好指导金
学位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自2010年超过日本,稳居世界第二位。然而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无论是受限于发展阶段,还是旧模式旧体制的干扰,经济发展速度虽快但质量欠佳。近年来,受土地供应紧张、人口增长放缓、能源消耗严重、治污成本内化、新旧动能转换等因素的制约,在国际经济增长乏力、贸易摩擦频发、单边主义抬头以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
学位
随着电动汽车、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大规模储能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急需开发比传统石墨负极更高比容量的新型负极材料。硅(Si)材料具有最高的理论比容量(4200 mAh g-1)、合适的工作电压(<0.4 V vs.Li/Li+)和丰富的储量,是下一代负极材料的理想选择。然而硅负极材料在基于合金化/去合金化机制的锂化/脱锂化过程中发生剧烈的体积变化(>300%),这不
学位
生物膜是细胞完成众多生命过程的重要场所,而相应生物功能的实现大都依赖于多肽或蛋白与生物膜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在这些作用过程中,脂质分子的多样性往往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遗憾的是,人们目前对脂质分子是如何调节多肽/蛋白质的功能尚知之甚少。在本论文中,我们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以成孔肽Melittin和跨膜蛋白VsSemiSWEET为例,深入研究了不同脂质分子对多肽/蛋白质与膜相互作用的可能调控作用,
学位
碳的同素异构体种类很多,是化学周期表中唯一具有从零维到三维同素异形体的元素,碳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和机械特性在电化学器件、场发射器、新能源材料、传感器、多相催化、生物和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碳纳米材料特定性能的提升往往采用异质原子进行修饰。在众多的碳纳米材料中,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非堆积形态、开放式多孔网络等独特结构的垂直石墨烯纳米片(VGs),极大地拓展了传统石墨烯的用途。在环境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