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对牙科钴铬合金疲劳性能影响的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pz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钴铬合金铸造可摘局部义齿具有坚固,固位力和支持力强,设计灵活,美观、轻巧,化学性能稳定,异物感小等优点而深受患者欢迎[1]。但义齿在使用的过程中,常发生疲劳断裂;导致修复体报废[2]。故有必要研究提高牙科铸件的抗疲劳性能。金属在铸造时由液态转变为固态,固态金属组织通常是固溶体晶体。晶粒形状,大小和化合物的分布等极大地影响金属的抗疲劳性能[3]。金属内固溶体越多;晶粒越细小,抗疲劳性能就越好。目前,工业铸件在常规铸造后,常采用一定的热处理工艺,均化金相结构,细化晶粒,清除杂质裂纹等措施来提高铸件的机械性能[4]。但是现阶段牙科铸件一般是常规铸造后空冷出炉,没有经过任何热处理就直接应用与临床。因此本次研究是根据金属热处理原理,研究热处理对牙用钴铬合金铸件抗疲劳性能的影响。实验目的研究热处理对钴铬合金铸件疲劳性能的影响以及探索提高其疲劳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实验方法:分析钴铬合金铸造前后金相结构的变化,并结合金相图谱预设相关的热处理工艺;然后将试件分别按不同的工艺进行热处理后,和常规试件在相同外载条件下进行疲劳测试,统计疲劳寿命值,并结合金相检测,分析其疲劳机理。实验结果:1金相检测结果:原材料基体主要为奥氏体、少量ε相固熔体,晶粒直径平均为25μm;铸造后基体主要为残余奥氏体、大量α相固熔体、少量ε相固熔体以及σ相固熔体,晶粒粗大,平均直径为51μm。热处理1组基体主要为马氏体组织、少量α相固熔体、少量ε相固熔体以及σ相固熔体;热处理2组基体主要为少量马氏体组织、残余奥氏体、少量α相固熔体、少量ε相固熔体以及σ相固熔体,晶粒直径平均为32 um。四组试件在显微镜下均可见大量杂质,气孔和裂纹,且热处理前后含量未见明显区别(P>0.O5),无统计学意义。2疲劳测试及统计结果:常规试件疲劳寿命平均为36458次;热处理1组平均为:41256次;热处理2组平均为37823次.统计分析结果:热处理1组疲劳寿命优于常规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热处理2组疲劳寿命优于常规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热处理1组疲劳寿命优于热处理2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P<0.01)。3结论1热处理能有效提高牙用钴铬合金铸件的疲劳寿命;2 1000℃加热,保温10分钟后,23度水冷,然后在700℃时效2小时后空冷出炉的固溶强化工艺更有利于牙用钴铬合金铸件抗疲劳性。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研究比较正畸治疗过程中带环及颊面管对牙周组织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14例年龄在12-16岁之间的固定正畸患者,每个患者选择下颌两颗第一磨牙及一颗第二磨牙作为研究对象,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享、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一要求,结合我的课堂教学实际,浅谈几点想法。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首先上课的导入很重要,要能够做到一上课就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营造一种民主、轻松、
目的:评价表面被覆TiO2纳米管涂层的镍钛弓丝以及经过热处理后的被覆TiO2纳米管涂层的镍钛弓丝的耐蚀性及机械力学性能。  方法:1.应用阳极氧化法在商品化镍钛弓丝表面氧化
1931年2月7日,距离大年除夕只有不到10天的时间。是夜,寒冷的风中,五位思想进步的革命青年作家迎来了他们生命的最后一天。在那个大战即将拉响,社会剧烈变动的时代,他们是为国为家牺牲生命的无数青年人的缩影。  怀着与五位进步青年作家共同的理想,鲁迅先生在两年后的同一天,写了一篇纪念杂文《为了忘却的纪念》,赞美他们伟大的精神与崇高的品质。文章虽是对烈士的追忆,同时也表达了一份坚定的信念和对未来美好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