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症疗效相关MRI表现及预测因素分析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god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与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症疗效相关的术后影像学表现及术前预测因素分析。研究材料: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至2018年08月期间以痛经为主要临床表现,在我院行子宫动脉栓塞(UAE)手术,并且术前、术后检查资料完整的44例子宫腺肌症患者。MRI评价时间为术后6个月,痛经疗效评价时间为术后12个月。第一部分研究方法:1基于术前及术后MRI,测量患者子宫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单位为厘米,然后按照椭球形体积公式(长度×宽度×高度×0.523)计算术前、术后的子宫体积,并计算体积的缩小值。2由两名放射科高级职称医师在磁共振增强图像上共同评价病灶的术后反应:将术后病灶无强化的区域大于病灶90%的患者归为完全坏死,无强化的区域小于病灶90%的患者归为未完全坏死。3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记录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的痛经评分。将术后VAS评分较术前减少≥50%的患者,定为痛经缓解组;将VAS评分减少<50%的患者,定为痛经未缓解组。计算公式为:(术前痛经评分-术后痛经评分)/术前痛经评分× 100%。根据患者的痛经评分确定患者的痛经程度,0-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4采用独立样本配对t检验分别分析术后子宫体积缩小、病灶反应(完全坏死或不完全坏死)与痛经缓解之间的联系。确定可以反映治疗疗效的术后MRI征象。第一部分结果:(1)44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12个月,39例患者为痛经缓解组,5例患者为痛经未缓解组,痛经缓解率为88.64%。(2)44例子宫腺肌症患者UAE术后6个月体积缩小,术前子宫体积为299.60±182.42cm3,术后体积为173.14±104.00cm3,总体积缩小率为36.64%。其中痛经缓解组(39例)的体积缩小值为107.75±108.63cm3,未缓解组(5例)的体积缩小值为44.48±57.92cm3,两组患者的体积缩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3,P=0.334)。(3)UAE术后,在MRI增强图像上68.18%(30/44例)的患者病灶表现为完全坏死,31.82%(14/44例)的患者病灶表现为不完全坏死,病灶发生完全坏死的30例患者中有29例患者痛经缓解,痛经缓解率为96.66%,发生不完全坏死的14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痛经缓解,痛经缓解率为71.43%,完全坏死和不完全坏死患者的痛经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第一部分结论:子宫腺肌症患者UAE术后痛经缓解与术后病灶是否完全坏死相关,病灶发生完全坏死的患者痛经缓解疗效更肯定。第二部分研究方法:第一部分的结论表明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病灶是否完全坏死与患者的临床痛经缓解相关。在此基础上继续搜集子宫腺肌症患者术前可能可以预测术后病灶反应(完全坏死或不完全坏死)的临床及影像因素包括年龄、痛经程度,痛经年限,CA125值,病灶范围、病灶部位及ADC值(水分子扩散系数),T2SR(T2WI序列腹直肌信号与腺肌症病灶信号比),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确定可以预测病灶反应的因素,并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确定各预测因素的预测价值。第二部分结果:(1)在预测术后病灶反应的术前可能因素中年龄、痛经程度、痛经年限、子宫体积、病灶范围、病灶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病灶完全坏死患者(30/44例)术前CA125测定值101.97±60.30U/ml,病灶不完全坏死患者(14/44例)的术前CA125测定值为178.32±65.87 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00,P=0.048)。(3)病灶完全坏死患者(30/44 例)术前 ADC 值为(1.012±0.271)×1 0-3 mm2/s,病灶不完全坏死患者(14/44 例)术前 ADC 值为(1.208±0.155)×10-3 mm2/s,两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7,P=0.044.)。(4)病灶完全坏死患者(30/44例)术前T2SR为0.582±0.198,病灶不完全坏死患者(14/44例)术前T2SR为0.397±0.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2,P=0.042)。(5)CA125预测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病灶完全坏死ROC曲线显示AUC为0.844(95%CI:0.363-0.957),P=0.048。截止值109.10,敏感性60%,特异性80%。ADC预测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病灶完全坏死的 ROC 曲线显示 AUC 为 0.760×10-3 mm2/s(95%CI:0.566-0.954)P=0.022,截止值1.116×10-3 mm2/s,敏感性80%,特异性65%。T2SR预测术后病灶完全坏死的ROC 曲线显示 AUC 为 0.760(95%CI:0.550-0.970),T2SR=0.479 为区分完全坏死和不完全坏死的最优截止值,敏感性80%,特异性70%。第二部分结论:术前CA125测定值、ADC测定值、T2SR有助于预测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子宫腺肌症病灶是否发生完全坏死。
其他文献
光照是真菌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一个环境因子,作为一种外界信号来调控真菌的生长发育,真菌一般通过光受体来感受光信号。桑黄(Sanghuangporus)是中国著名传统药用真菌,目前市场上销售最多的是杨树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其具有野生数量多、易人工栽培的特点,并且功效仅次于桑树桑黄(Sanghuangporus sanghuang)。但桑黄的栽培研究起步比较晚,尤其是光
学位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肠道致病性冠状病毒。仔猪感染PDCoV后出现呕吐、腹泻和脱水等症状,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导致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在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检测到了 PDCoV,在国内多个省份也有该病毒的相关报道。鉴于PDCoV在猪群中的广泛流行性及潜在威胁,本研究建立了检测PDCo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和细
本论文在密度泛函理论基础上主要对卟啉及卟啉类衍生物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在不同位置引入相同取代基、不同取代基卟啉及金属卟啉衍生物的结构及性质的变化规律,在一定范围内预测卟啉及卟啉衍生物的化学性质,为功能性材料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1.β位及轴向取代锌卟啉配合物的结构变化与光谱性质研究,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6-31g(d)水平上,对锌卟啉β位引入8个乙基得到的八乙基锌卟啉ZnⅡ(O
学位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选取北京市3所小学的144个家庭和3个篮球俱乐部的106个家庭儿童及家长进行家长体育兴趣对儿童篮球行为参与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了解家长体育兴趣观念对儿童篮球参与行为的影响。使更多的儿童参与到篮球运动中,为更好的促进和发展儿童篮球运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研究结果显示:(1)通过对儿童家长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篮球俱乐部的儿童家长学历是大学本科和研究生
学位
目的: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在使用药物过程中,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引起肝脏的损伤,强烈的毒性是引起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异鼠李素是从天
数控刀具是自动化加工系统的直接执行设备,由于在数控机床运行过程中工件和刀刃之间存在接触,产生磨损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刀具磨损程度直接决定工件表面质量甚至是机床性能,进而对制造业的加工效益产生影响,然而刀具材料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切削刀具耐磨性的研究已经达到瓶颈。因此针对制造企业车间机床损耗信息跟踪不及时导致的加工质量不稳定、成本高等实际问题,对刀具磨损感知数据获取方法、磨损预测模型构建、加工
学位
[目 的]研究芹菜素对体外原代培养的人良性胆管瘢痕成纤维细胞(Human benign bile duct scar fibroblasts,HBBDSF)的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和迁移的影响,以及观察对细胞中的TG
目的:对国产硼替佐米(昕泰)联合化疗治疗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评价。方法:收集了2018年2月-2019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的26例接受昕泰联合化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因此,本文研究设计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如何编写基于学生人地协调观培养的地理教学案例以及对如何结合教材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提供参考和借鉴,并丰富高中地理教学案例,提供课程资源。本文以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
学位
目前,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在环境保护、生物医学、微型传感器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一些静电纺丝设备,但这些设备的功能普遍比较单一。因此,本项目的目标是设计一台多功能的纳米纤维静电纺丝设备。该设备具备持续精准供液、给喷头提供精准高压、实现纳米纤维图案化以及批量化沉积、实时温湿度监测、照明、排气的功能。首先根据这些功能,对设备进行机械结构设计,在供液装置的机械结构设计中,利
学位